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数字出版产业基地主要是指由政府或民间组织、机构规划或自发建设,通过控制产业基地招商定位,吸引数字出版行业的相关企业入驻,在基地内产生行业集聚和规模效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2.
巫国义 《商》2014,(49):161-161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但在数字出版市场上仍存在结构不合理、产品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数字出版市场的分析,提出了培育数字出版市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数字出版是出版产业在技术进步、读者需求变化和产业融合下形成的新兴次级产业,属于出版产业,但是由于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准则以及进入门槛比较低,其他行业的企业竞相发展数字出版,这对出版业造成一定冲击。又加之数字出版拥有综合应用许多不断变化的技术和众多媒体形式的特性,对于缺乏技术研发的出版社有很大难度。所以出版产业要吸收不同行业的不同经验,积极进行行业间的合作,迎接数字出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2013年是国内数字出版的政策大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这种政策支持给我国的数字出版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也向传统的出版提出巨大的挑战。作为行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教育出版如何顺应数字化趋势,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使出版业发生深刻变革,探讨新媒体技术下的数字出版产业运营是传统出版转型发展的必然。从数字生产内容、体制机制、人才以及数字出版体系标准四个方面,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分析,提出数字出版产业运营策略:组建大型数字出版产业集团;建设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政策平台;优化数字出版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数字出版行业经历了迅猛的发展,数字出版基地在全国范围内落地。但在欣欣向荣的发展背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数字出版行业精品内容的欠缺,基地产业链不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都制约着我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数字出版基地的融合发展模式及对其动力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蕊 《全球化》2020,(3):91-101,134
“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数字出版业已经步入成长期,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走出去”步伐日益稳健,成为新闻出版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呈现出政府加强产业引导及监管、数字技术支撑结构升级、生活方式改变催生新的需求、媒体融合发展迈向更深层次的态势。“十四五”时期,促进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还需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构建数字版权保护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国际化进程、吸引和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当代数字化出版的浪潮正冲击着期刊出版产业的发展,期刊行业对数字出版及网络出版的参与度也变得越来越强烈,而不得不考虑怎样去应对。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期刊业界所面对的挑战,探讨我国期刊网络出版市场的赢利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春军  董凯 《商业科技》2011,(19):57-57
当代数字化出版的浪潮正冲击着期刊出版产业的发展,期刊行业对数字出版及网络出版的参与度也变得越来越强烈,而不得不考虑怎样去应对。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期刊业界所面对的挑战,探讨我国期刊网络出版市场的赢利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加大对物联网产业的支持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我国在无锡、杭州、重庆、福州与鹰潭建立了五个国家级物联网的产业基地,为国家在物联网产业甚至是数字经济的发展上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在数字化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物联网不仅面对着转折爆发的机遇还面对在国际上竞争程度每日剧增的挑战,更深层次地推动产业基地的完善建设是加快全国上下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在这个情景之下,本文提炼了产业基地在建设上的各种经验,给出了强调差异布局、强化网络基础、强化应用的牵引、提升政府在服务上的水平、推动部省的联动、在给予创新上的资金投入、激励创新创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方朋远 《中国市场》2013,(37):39-40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出版业一直与科技创新相伴而行。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出版业。数字技术经由生产流程、产品营销、产品制作层层渗入出版产业的机体。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形态逐步显现,产业链条日趋完整,产业融合度在逐渐加深,产业规模日益壮大。过去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数字出版年增长率接近50%,2009年总产值达到795亿元人民币,首度超越传统书、报刊出版物的生产总值。到2012年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人民币,仅3年的时间近乎翻了一倍。可以说,数字出版产业在高歌猛进,但在热闹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技术变革的席卷下,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如何进行有机结合、融合共生?内容产业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提升传播质量和经济效益?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推动产业的发展,需要热烈的激情,也需要冷静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促使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数字出版的发展既对传统出版产业带来了本文从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差异、数字出版的现状、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中面对的问题以及传统出版实施数字出版的策略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述.  相似文献   

13.
王伟民 《中国电子商务》2010,(2):138-138,140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成为出版界不可避免的议题。伴随着数字出版革命的快速推进,传统出版社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新一轮的数字出版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呢?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博弈要跨越多少困境呢?面对数字出版和其代表产物——电子书、e—book产业。我们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出版态势来看,研究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博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申玮 《商》2014,(28):42-43
在数字出版产业的转型过程中,数字出版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是以往的知识型人才,而更多的是需要知识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本文针对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信息科技的发展给各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传统出版产业也不能避免。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各种变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正确认识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改变传统出版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积极应用大数据指导数字出版,在未来的出版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传统出版产业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6.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产业规模化效益和产业内部链条的完善,但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完善的投融资模式一直是园区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并且结合北京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投融资模式的建设,通过研究硅谷科技园区的投融资模式,试图为北京数字出版基地投融资模式建设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这种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我国出版产业的新业态。目前,产业特征明显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模式已经形成,通过对我国不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模式的特征分析及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可以更为清楚地把握数字出版业态,更好地服务于数字出版发展,为产业管理和战略布局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摘要: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产业规模化效益和产业内部链条的完善.但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完善的投融资模式一直是园区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并且结合北京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投融资模式的建设.通过研究硅谷科技园区的投融资模式.试图为北京数字出版基地投融资模式建设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焱乔 《中国报业》2023,(24):140-141
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的引导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出版业融合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定调。技术创新、知识增值、跨界融合、产业聚集以及价值引领成为新时代数字出版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数字出版即将进入智慧出版时代,业内生态格局重构的速度不断加快。探索未来的发展模式,成为决定新时代数字出版发展质量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滕芸 《中国报业》2020,(5):72-73
就出版行业而言,数字出版是其今后发展方向。数字出版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与困扰,知识产权保护是其中最为严峻的问题。为保障数字出版行业健康发展,合法有序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必不可少,必须以战略高度来对待知识产权保护。本文分析数字出版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