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旅游对农民增收、就业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剑  黎彦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22-125
对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和就业,学术界缺乏定量研究,致使人们无法准确认识乡村旅游的作用与价值。文章利用浙江省三个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点的社会调查资料,运用回归分析法,探讨乡村旅游对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就业的比例以及乡村旅游收入与从业人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乡村旅游发展时期,可以促进农民增收12.17%,提高农村就业率13.26%,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多种矛盾与纠纷,文章以京郊一个自然村落为例,通过一个旅游纠纷事件的文本描述,从事件发生的具体场域中展示各利益相关者的行动策略,并进一步指出这种行动策略背后实际上反映了村民对旅游资源控制权的缺失,最后指出解决村民旅游资源控制权缺失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案例研究法,深度剖析国内外8个乡村旅游发展成功的社区,聚焦其创意经济开发的整体脉络与流程,探讨其基础条件、促进因素、创意模式和创意产出。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创意开发的过程中,乡村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资源、市场、政策和生态等基础条件能够影响创意开发的方向和高度;有力的领导与合作、绿色发展理念和有效的营销策略是创意经济形成的驱动因素。基础条件和促进因素的互动催生了两大乡村旅游的创意模式:构建特色创意集群和塑造地方品牌形象。乡村性的创意开发能带来积极产出,惠及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成熟的创意模式与持续的创意产出能够反哺创意开发的基础条件与促进因素,使乡村旅游的创意开发达到内在平衡。  相似文献   

4.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包括:接待设施供求错位,旅游产品单一且文化含量不高,营销观念及手段落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遭遇瓶颈,重乡村旅游经济收益轻乡村旅游文化及环境消极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接待设施的先进性;立足本土文化,开发丰富的乡村旅游文化产品;转变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手段;政府积极引导,建立社区参与旅游业的长效利益分配机制;重视方面影响,做好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5.
高霞 《中国经贸》2021,(19):1-3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展到现在,我国愈发重视对于农业领域的改革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国家战略来推行。同时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也将我国农业建设发展带到了新的高度,我国农业领域的改革从原本的生产结构调整开始向着供给侧结构方面变化。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就在于对于乡村产业的振兴发展,因为想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的相关战略就要求其基本的乡村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能够对于该部分地区农民朋友心理满足感有着极大提升。因此产业的振兴在我国总体的乡村振兴相关战略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关键位置。在此背景下怎样切实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就成了党和国家着重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各界讨论十分激烈的问题。本文就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展开分析和讨论,以推进忻州市乡村振兴总体战略得以深化实施。  相似文献   

6.
李俊梅 《特区经济》2012,(2):168-170
国际金融危机后为促进国内经济继续稳步增长,我国各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多种多样的旅游产业促进政策,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此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分别从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管理部门两大主体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可以促使乡村旅游业借此机遇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参与是社区及其居民发展旅游业的需要,也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需要。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是:提高居民参与度;对居民进行相关旅游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8.
辽宁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空间与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然而各个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情况却是各自为战,竞争多、合作少。文章基于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在对辽宁各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及地域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辽宁乡村旅游的区域合作发展问题,旨在为辽宁乡村区域旅游合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10.
11.
以"农家乐"为代表的湖州乡村旅游产品在满足消费者休闲游方面遇到了瓶颈,如何实现其转型和升级成为湖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新问题。日本和台湾地区在发展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总结提出借鉴台湾和日本的经验,分析了湖州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乡村旅游经过多年的开发和经营,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几种基本模式,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产品初级、服务粗放、经营管理不善和环境保护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要着力研究进行深度开发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连接城市与农村、农民与市民、产地与销地,是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的快速增长期,也是威海市乡村旅。游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各级各有关部门应顺应城乡居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围绕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以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为契机.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消费为核心,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品牌培育,强化公共服务,努力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了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资源概况,从黑龙江省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资源条件出发,推出依托不同资源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并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挥旅游管理部门职能、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突出文化内涵、强化设施配套、鼓励农民参与和重视旅游环境保护等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绍健 《乡镇经济》2009,25(4):63-66
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但在此过程中往往存在农民权益受损问题。文章在对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进行实地调查基础上,通过相关方法分析了乡村旅游中农民的基本情况及农民对旅游开发权益的总体认识,剖析了权益组成中各因素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提出了构建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内容是通过“工业反哺”、“城市支持”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乡村旅游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最佳突破口和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凌 《湖北经济管理》2009,(19):164-166
近年来,河南省农民收入增幅趋缓,增收难度加大,成为河南省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困扰。文章对1997年至2006年影响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六个主要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农民收入与农业总产值关系最为密切,其余依次是乡村从业人员、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GDP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比例等因素,本文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农地流转对盘活农村经济,改变农业小农经营模式,形成适度规模经济,促进农民有效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土地确权对农户生产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了我国农地流转现状,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农地流转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乡村旅游以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动力量。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表明:乡村旅游活动是由旅游者和提供旅游活动的社区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缺少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基于此,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可行性,各类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发展现状归纳出甘肃乡村旅游4大主要社区参与类型是城郊休憩型、新型城镇型、景区覆盖型、交通节点型。研究根据甘肃不同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参与的建议模式,试图为西部地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和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旅游影响因子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释了乡村旅游产品的概念、发展历程,以旅游影响因子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乡村旅游动力因子,乡村旅游应力因子以及乡村旅游规范因孚的发展现状,由此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对策:(1)加强网络营销,实现信息通畅,保证旅游流供应充足。(2)充分挖掘乡村旅游核心产品及辅助产品,提升旅游目的地应力系统质量。(3)规范市场秩序,探讨多种经营方式,实现乡村旅游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