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龚道沿 《乡镇论坛》2011,(32):36-36
华灯初上.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新坪镇兴坪村社区服务中心广场上.由村里30多名妇女组成的广场舞蹈队准时演出。她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吸引了百余名群众前来观看。如今。荔浦县已组建80多个农民业余剧团、30支腰鼓队和25支乐队。这是该县建立“文化联村”机制所带来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2.
肖剑 《乡镇论坛》2014,(36):8-8
每到周末,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新坪镇兴坪社区的数十名妇女便汇聚到“村民学校”,或学习文化知识、或做健身操、或跳腰鼓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村民们尽享“文化大餐”。近年来,由荔浦县县委组织部牵头打造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让不少荔浦县农民的脑子更活、生活更美、腰包更鼓。  相似文献   

3.
季子成 《乡镇论坛》2011,(14):43-43
4月26日,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秦剧团带着精心排练的文艺节目深入东洞乡。举行了“千台大戏送农村”演出活动,这也标志着2011年肃州区“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台上激情飞扬,台下热情澎湃。秦腔、歌舞、快板……一个个精彩的文艺节目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一顿丰富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4.
张亦斌 《乡镇论坛》2013,(36):48-48
财政部近日下拨2013年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46亿元。这笔资金重点用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运行维护和开展宣传培训等支出;“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及更新支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支出;建制村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支出等。同时,鼓励地方加大农村文化投入,支持开展农村特色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文化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方法手段,完善长效机制,实现了“三下乡”向“多下乡”、“常下乡”、“常在乡”转变。 “三下乡”活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不是简单地送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更不是一般地扶贫送温暖。“三下乡”活动是加强城乡联系,密切各级党委、政府与农民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加强创新探索,让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扎地生根。  相似文献   

6.
王昌卫 《乡镇论坛》2014,(24):48-48
近年来,“送文化下乡”活动成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目前,农村可供居民进行文化活动的途径、渠道仍然非常有限,而且形式也很单调。这一期就请您拿起笔和相机,记录你们村(镇)日常生活中的特色文化活动,让我们一起为“乡民们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出谋划策。另请注意,参与本期话题要求配发图片。  相似文献   

7.
曹德河  李超 《乡镇论坛》2009,(29):10-12
随着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建设农村社区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山东省茌平县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创新工作思路,试验推行了“吴官屯联村自治”试点工作,成立了“吴官屯农村社区”。  相似文献   

8.
《乡镇论坛》2008,(4):5-5
岁末年初,各地文化下乡活动如火如荼。然而,在这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同时,也有部分“草台班子”,假借“文化下乡”之名,以拙劣、粗俗甚至下流的表演,把一些不缝康的“三流”节目送到乡下,污染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在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呼吁各地宣传、文化、公安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下乡演出人员的审核整顿,严格审查演出团体及内容,给下乡文化过过筛子,严禁“文化垃圾”假借“文化下乡”之名扰民害民,为农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怎么样?目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期待是什么?不精细化调查了解诸如此类的问题,就开不出解决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精准药方。师正伟和仵建峰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为例,深入全县10个乡镇、30个村庄,通过与部分农民、文化专干和乡村负责人座谈交流,还通过现场问卷、个别走访,实地考察了当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状况,在这些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给出了调查的数据,给关心“三农”文化问题的人士以量化的数据参考。师正伟和仵建峰的调查分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当前农民最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加强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对策建议”三部分。这三部分既可独立成章单独发表,也可一次性发表。限于篇幅,本刊分三次发表。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2日至4日,河南省长葛市举办了“长葛市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16个乡镇、办事处的300多个文艺团体参加了文艺汇演、篮球比赛、书画摄影及小制作作品展、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成果展等活动,演职人员1万余人,展出作品680余件,版面180余块,观众逾20万人次。文化艺术节上既有传统的狮子、龙灯、竹马、旱船、唢呐、秧歌、腰鼓等民间文艺,也有书法、绘画、摄影等文化活动,还有篮球比赛、武术表演等群众体育活动。这次农民文化艺术节以“兴文化、展风采、聚人心、奔小康”为主题,为广大农民群众送上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群…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浙江省临海市依托在全市开展的“一月一节、一镇一品”乡村旅游文化活动,充分挖掘各地的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通过有意识的组织策划,打造了“百花文化节”、“山海文化节”、“瓜果文化节”等多个系列文化品牌,每年吸引200多万城里人到农村“文化赶集”,有力推动了新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到底怎么样?目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期待是什么?不精细化调查了解诸如此类的I"*-1题.就开不出解决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精准药方。师正伟和仵建峰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为例,深入全县10个乡镇、30个村庄,通过与部分农民、文化专干和乡村负责人座谈交流,还通过现场问卷、个别走访,实地考察了当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状况.在这些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给出了调查的数据,给关心“三农”文化问题的人士以量化的数据参考。师正伟和仵建峰的调查分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当前农民最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加强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对策建议”三部分。这三部分既可独立成章单独发表,也可一次性发表。限于篇幅,本刊分三次发表。  相似文献   

13.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怎么样?目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期待是什么?不精细化调查了解诸如此粪的问题.就开不出解决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精准药方。师正伟和件建峰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为例,深入全县10个乡镇、30个村庄,通过与部分农民、文化专干和乡村负责人座谈交流,还通过现场问卷、个别走访,实地考察了当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状况,在这些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给出了调查的数据,给关心“三农”文化问题的人士以量化的数据参考。师正伟和仵建峰的调查分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当前农民最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加强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对策建议”三部分。这三部分既可独立成章单独发表。也可一次性发表。限于篇幅,本刊分三次发表.  相似文献   

14.
10月10日晚.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西峰乡农民剧院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艺术演出,受到现场千余名农民欢迎。据了解,此次农民文化艺术节由酒泉农商银行冠名并赞助,历时9天分为9个专场演出.将成为西峰乡农忙时节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图为机关干部舞蹈队表演舞蹈。  相似文献   

15.
图片报道     
江西省万栽县文化和新闻出版局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3月17日起.组织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人员深入各乡镇,开展送文艺、送图书、送展览等文化“三下乡”活动.使文化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广大群众在活动中得到实惠。图为3月20日下午.该局在岭东乡兰田村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的情景。  相似文献   

16.
司双印,汉族,60岁,石家庄人,现任河北省会育美文化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调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民族民间艺术委员会副会长等职。他自幼受解放军“前线剧社”启蒙自学成才,编创文艺节目380多个,组织文艺演出队为工厂、农村、学校、部队及残疾人义务演出2800余场。育美文化室及司双印荣获省、市、区“盲聋哑人之家”、“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好事”、“市先进文化户”、“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等称号。  相似文献   

17.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三明市质监局深入农村开展“三送”主题活动,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农村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出力。一是送“安全”保农。认真抓好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监察“两个安全”工作,保证农民身体健康。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强化食品企业市场准入工程,对相关企业进行排查核实,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和市场准入要求的企业,  相似文献   

18.
农村文化匮乏,有关部门组织“文化下乡”活动,深受农民朋友欢迎。但也有些人搞假文化下乡,他们打着“文化下乡”的旗号,把“文化垃圾”送到乡下,骗取农民钱财,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一是演出垃圾。一些不正规的演出团体,经常打着“送戏下乡”的名义,在一些乡村剧场演出一些格调低下甚至不健康的文艺节目。一个没有演出许可证明的歌舞团,在某乡演出时,竟有几名女演员跳起了脱衣舞,直到派出所到场干预,这场丑剧才告结束。某马戏团为了招揽生意,竟让几名女演员穿着“三点式”在剧场门口亮相,丑态百出。二是书刊垃圾。一些不…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科技》2009,(5):79-79
司双印,汉族,60岁,石家庄人,现任河北省会育美文化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调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民族民间艺术委员会副会长等职。他自幼受解放军“前线剧社”启蒙自学成才,编创文艺节目380多个,组织文艺演出队为工厂、农村、学校、部队及残疾人义务演出2800余场。育美文化室及司双印荣获省、市、区“盲聋哑人之家”、“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好事”、“市先进文化户”、“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等称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文化大院、办农家书屋.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技、文化“三下乡”活动。文体“下乡”.极大改善了农村基层文化设施.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但是,很多农民在高兴的同时.总感觉到一些单位“文体下乡大餐”不对味儿.消化得不过瘾。具体表现一是很多农村文体设施陈旧.年久失修.体育设施种类稀少.文化信息更新慢.不能满足农民文体生活需要。二是一些地方政府认为文化建设周期长.见效慢.对政绩贡献不大.在推进农村”文体”下乡工作中.积极性不高.喜欢做表面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