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车之两轮和鸟之双翼,中国式现代化也不例外,但传统工业化、传统城镇化已步入死胡同,中国式现代化要通过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传统现代化不同,其实施路径也有差别。从工业化、城镇化和传统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对比分析的角度,阐释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等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策略建议。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扩大开放,通过国内国外双循环来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城镇与人类之间良性互动的一种新增长模式。现阶段我国的发展也非常重视产与城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并不断积极探索建设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以推进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文章尝试界定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然后探讨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耦合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秀萍  杜漪 《科技和产业》2014,14(10):53-57
基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研究区实际,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标准化评分法对绵阳市县域"两化"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显示:绵阳市9县域整体的"两化"发展水平较低,分异明显,涪城区"两化"呈现良好的互动发展,其他8县域总体上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在工业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新型工业化水平;各县域在表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传统"指标上得分差距相对小,但在"新型"要素上差距大;各县域应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新型"上下功夫,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求"两化"良性互动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王萱 《特区经济》2013,(9):101-103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展低碳经济,有必要且很可行的举措就是实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本文分析了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的定义与内涵,并进一步论证了我国实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李晓曼 《改革与战略》2014,(3):97-100,120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既是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也是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归纳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特征,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应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遵循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保护生态居首,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普  李峄 《中国经贸》2012,(24):78-79
摘戛由于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贵州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都经历了一个曲折而缓慢的发展过程,工业发展和城镇发展均相对滞后,目前,工业化与城镇化都处于初级阶段。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目的是想通过新型工业化增强全省经济实力,通过城镇化培育配套产业解决就业,出发点和着力点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解决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强有力支撑。本文对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背景下的工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就贵州城镇化发展要求的工业化发展路径选择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落实,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目前山东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城镇化率也突破50%的社会风险预警线,进一步了解当前山东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发展进程及存在问题,研究如何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形成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国外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瓶颈"。如何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的互动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大将"新型工业化"放在首位,突显了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性,新型工业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引擎。广西已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虽然与国内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但推动工业化发展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教训,避免或少走弯路,在一个较高起点上推进新型  相似文献   

10.
今年来,贤庠镇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入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强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产城联动、产城融合,全面建设现代化生态型临港装备工业中心镇。2014年主要预期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亿元,增长2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亿元,增长35%;农渔民人均收入15600元,增长18%。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没有证实二氧化碳排放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在我国呈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二氧化碳排放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但我国离拐点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很大一段差距;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能抑制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也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的动态变化和地区差异,利用时间序列数据(1952-2009年)和省际面板数据(1995-2009年),分别以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和碳强度等三类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使用多种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时间序列数据的经验估计表明,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显著地正的影响,弹性在0.10%-0.12左右。(2)静态面板数据的经验估计表明,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而动态面板数据的经验估计表明,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存在显著地负的影响,弹性为0.19%,而城市化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碳强度尽管存在负的影响,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3)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的经验估计均表明,城市化并非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因素,而人均GDP、能源强度、人口等对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显著地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产业互动发展有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单一及产业空洞化既不利于城镇化,也不利于人的发展。文章认为,应通过推进产业的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Urbaniza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intensity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re the important causative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South Asia. The present study has revealed this while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CO2 emissions and important economic variables in the context of five South Asian countries. Panel data are used for this study over the period 1974–2017. Panel co-integration tests and the Panel Autoregressive Distributive Lag (PARDL) model are applied for empirical analysis. Robust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indicate that urbanizatio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nd the intensity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re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carbon emiss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Dumitrescu Hurlin Panel Causality tes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bi-directional causal link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CO2 emissions and unidirectional causal links from GDP to CO2 emissions, from GDP to urbanization, and from the intensity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o urbanization. This study focuses on planned urbanization, eco-efficient income growth, and sensible use of electricity to control CO2 emissions in this region. Considering the nature of these developing economies in South Asia, collaborative measures and strategic planning are suggested on a regional basis to address the concerns in the above-mentioned areas that minimize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reby ai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5.
新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新蜀  贺坤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07-109
文章通过对新疆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得出新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结论。新疆城镇化的滞后性发展导致新疆的工业化发展缺乏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直接影响到新疆的经济发展。文章提出了以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工业园区进行要素的聚集,采取中心城镇突破的战略,在全面整合区域力量的基础上推动新疆城镇化的发展,实现新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分析1978-2010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因果关系,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表现均为负效应,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持续增强.因此,河南省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以工业化为主导,发挥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产业承接转移战略的实施,安徽省工业化,城镇化的速度近年来明显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土地被征,出现大量失地农民,文章在分析农民失地途径的基础上探讨了失地农民的现状和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进而对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工业化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农业发展对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起到了负面影响;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均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