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自学英语20多年.坚持每天用英文写日记,并6年义务给社区的老人讲英语课。10年前,她以优异成绩自考上了大学.是当时考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为教育后代,她写了一本自传,书名叫做《平凡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丁丑 《广东质量》2003,(5):94-95
当年,林彪家有一位不是家人、如同家人的工作人员,她就是王淑媛。如今她已届耄耋之年,然而精神矍铄,有时甚至透着天真。无论是在艰难的岁月中,还是在宽松的日子里,她都是一位快乐的老人。平时,同事们(包括年长的,年轻的)都亲切地称她老王或老太太。近年,一些媒体对老太太有过报道,称她是林家的保姆,老人对此十分反感。她正色地纠正说:  相似文献   

3.
有位年长的外国学者,专程来中国拜访一位作家,他们约在一家餐厅见面。这位老人步行赴约,路上特意到花店买了一束鲜花,新采的马蹄莲和绿叶簇拥在一起,显得格外清雅。老人熟悉这位年轻作家的创作风格,他清楚,她喜欢这样的花束。  相似文献   

4.
龚道沿 《乡镇论坛》2013,(29):26-27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要温暖每一个角落;如果你是一滴雨露,就要滋润每一寸泥土;如果你是一名护理员,就要孝敬每一位长辈。”这是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官亭乡敬老院护理员胡年珍的座右铭。她担任该院护理员以来,将一颗火热的心全部奉献给了78位老人。老人们都说:“她虽不是女儿,却胜似女儿,我们一刻也离不开她。”  相似文献   

5.
在河南省桐柏县的大制路上,每天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肩背编织袋、手拿铁钩子徘徊于肮脏的垃圾堆前捡垃圾。 老人如此辛苦,她生活困难吗?她是孤寡老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她的真实身份是离休老教师,月工资2000多元;她的孩子都是桐柏县的公务人员,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看完这些你可能会认为这位老人肯定精神上有问题,要不怎么放着清福不享,这么大年龄了还去捡破烂?  相似文献   

6.
郭军  柯玉根 《乡镇论坛》2014,(17):38-38
2007年3月,从小长在县城里的宋俏利,被选聘到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城关镇南长固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到村任职第一天,一个人都不熟悉的宋俏利,开始走家串户。她说:“这一关总要过的。一方面了解村情民意,一方面也是宣传自己。”在走访过程中,有十多位老人向她反映自己的户口簿丢了,想请宋俏利帮忙解决。宋俏利觉得事关老人们养老金的发放,一定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接下来几天,她一上班就往乡镇派出所跑,向民警详细说明情况,并陪同民警下村调查,经过几番周折,终于为老人们成功补办了户口簿。  相似文献   

7.
《中外企业文化》2007,(1):I0016-I0016
有位妇人走到屋外,看见前院坐着三位白胡子老人。她并不认识他们。于是邀请他们进屋吃点东西。“我们不可以一起进去一个房屋内。”一位老人指着他的两位朋友说:“他的名字是财富,他是成功,而我是爱。”  相似文献   

8.
牟哥  徐华 《乡镇论坛》2008,(5):38-40
在灯红酒绿、遍地繁华的沿海发达城市深圳,三年来,市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感人的情景:一个来自重庆的打工嫂,每天清晨都会背着一位双目失明又聋哑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去挤公交车到厂里打工:下斑后,又不辞辛劳地将老人带回出租屋,悉心照料她的饮食起居……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多雨的午后,一位老妇人走进费城一家百货公司,大多数的柜台人员都不理她,只有一位年轻的销售人员过来问是否能为她做些什么。当她回答说只是在等雨停时,这位年轻人并没有转身离去,反而拿给她一把椅子。雨停之后,这位老人向年轻人说了声“谢谢”,并向他要了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0.
《乡镇论坛》2009,(1):41-42
贵州省剑河县某镇一村党支部书记来信说:我村某组王氏夫妇,生前养有四个女儿,上世纪70年代初期相继嫁人,家中只剩两位老人。当时两位老人年岁已高,原生产大队在1972年将两位老人申报为“五保户”。1980年第一轮土地承包时,村里为照顾两位老人生活。将2.25亩责任田和一片山林分给老人耕种和管理。1994年王某去世。  相似文献   

11.
九月的一天下午,某物业管理处王小姐正在办公室忙着核对代收三费的帐目,突然走进一位白发长者,小王忙起身为老人让座,并递上一杯水。她热情地询问老人,家住哪里,有何事需要帮忙。老人说他是慕名远道而来,专门向管理处经理请教几个问题的。小王说小区经理不在,她让老人把问题和电话号码都留下来,等经理回来一定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相似文献   

12.
湘客 《乡镇论坛》2014,(12):19-19
阳光灿烂,春意盎然。近日,笔者来到湖北省石首市北河口村六组,拜访一位老人,她叫周长儿。老人今年95,耳不聋眼不花,十分健谈。周长儿17岁时,从湖南安乡嫁入北河口村,生育了8个子女。她从小就懂裁剪、精刺绣,凭着这双巧手养活一家十来口人,村里百来户人家,都穿过她纯手工缝制的便装。  相似文献   

13.
乔连军 《乡镇论坛》2014,(23):48-48
在甘肃省陇南市成县苏元乡水坝村一社,有一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包大娘”的老人,她叫包玉莲,她和家人用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庭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李婷 《房地产导刊》2005,(11):93-95
一位朋友前些年来北京旅游,当她拿着相机穿梭于北京的胡同拍照时,被一位老人指责道“你们这些人就知道拍北京破旧的照片,北京那么多好地方怎么不去拍!“其实这位老人不了解,正是这些陈旧的胡同才像陈酿的美酒一样,因为经历了岁月的沉淀,所以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5.
董悦今 《活力》2011,(23):33-33
思维敏捷、精神矍铄、翰墨为伴、学而不厌的张琢老人,是一位四代同堂、儿孙绕膝的离休老干部。原名张艳菊,1931年9月生于吉林省扶余县。她曾是教坛写春秋的教育工作者,后来调到机关工作,于1984年10月在讷河市劳动局离休。这位不让须眉的巾帼强人离休以后,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她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用生命质能高标准的全方位释放,耄耋之年再次实现了全新的人生跨越。  相似文献   

16.
江平 《乡镇论坛》2013,(33):23-24
在四川省仪陇县观紫镇几乎人人都知道在新旺村有一个孝顺的孙媳妇。一提起她的事,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大伙都说,这么多年来,见过妻子服侍丈夫的,儿媳服侍婆婆的,但是作为孙媳妇能这么贴心地服侍祖婆的,那就只有她一个人了!“更何况,她在黄家连续地服侍过两位老人,更是难得啊!”她就是人们称之为最美孙媳妇——王术芳。  相似文献   

17.
沈向农 《乡镇论坛》2014,(27):24-25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茶油村村民唐翠玉,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婆婆,并扶助10余位病残孤寡老人。如今,年近五旬的她,仍在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久病床前守候着她一颗悠悠孝心 1986年,唐翠玉从六也乡和平村嫁到相邻的茶油村上司屯,与青年教师蓝如川组成家庭。平时丈夫远在村中心学校教书,工作繁忙,唐翠玉便把家里的农活和照顾老人的担子揽在自己肩上。  相似文献   

18.
吉林 《乡镇论坛》2014,(17):26-27
笔者在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张村镇窑头“老年灶”见到两位老人正在开心地说笑,年长的老人叫赵晚晚,今年已经89岁了,已患老年痴呆症多年。另一位老人叫张更端,是老人的女婿,已经70岁了,他们一家三口入伙“老年灶”都两年了。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不会忘记:一位世纪老人,101岁的红军遗孀,她从电视上目睹了中华儿女奋起抗洪救灾的动人场景,老人夜不能寝,她从枕头底下,将积蓄多年的生活费损献出来……澳门回归之时,她的捐赠又在国内新闻媒介引起关注和报道.  相似文献   

20.
刘大妈在这个小区住了10多年了,小区的老人小孩没有哪个她不认识的。刘大妈又是个热心人,小区内谁家有事需要帮忙,大家都能看到她的身影。8年前,刘大妈下岗后就开始在小区莱市场卖鸡蛋。跟刘大妈一起摆摊卖鸡蛋的有好几个妇女,但每天刘大妈的鸡蛋卖得比谁都快,刘大妈收工也比谁都早。这天早上,刘大妈又推着小车上班了。刚支撑好车摊,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了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