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应该说,改革开放是渐进的和稳步推行的。不过入世以后,中国的改革和开放速度有所加快。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是举世瞩目的,GDP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几亿人口脱离贫困,贸易地位迅速上升,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相似文献   

2.
一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实践,同经济理论工作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改革以前几十年来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大缺陷,就是单纯地研究生产关系,而忽视生产力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研究。这种脱离生产力发展状况来研究社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发端的。18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是令世人瞩目的,它为中国农村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当我们回味改革成果时,不得不思考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现实问题: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有哪些?怎样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马敏 《中国工商》2003,(12):58-63
20世纪90年代初,在经济改革方向上,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BUZZ     
1 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每个有责任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该有紧迫感。  相似文献   

6.
万文华 《市场研究》2004,(10):43-43
发轫于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主导的经济改革,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不断完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使许多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在内都在研究、借鉴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但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对应的政府改革在世界上一些国家看来,未必会像经济体制改革那样成功,或者要么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走过的路——即全盘两化:要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象经济改革那样的新途径。我国《行政许可法》的颁行,就是我国探索政府改革过程中基本思路的体现,是具有中国特点的政府改革的一部法律性文件.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经过了十几年的改革索,目前已形成拥有7000余家各类外贸企业的局面,并且这个数宇还未将外资企业包括在内。如何 发挥这些企业的各自优势并做到相互渗透和共同参与?《申国对外经贸体制改革:90年代中后期趋势探讨》一文指出:在90年代的未来几年中,按照大经贸的战略设想,从转换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机制下手,提高企业素质,通过竟争实现企业的重新组合。而到2000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 一、中国建立开放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及展开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开放性的市场经济。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这个目标的确立,是长期探索的结果。中国对于改革苏联式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早在195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当时人们以为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病是权力和利益“过分集中”,损害了地方政府、生产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因而,经济没有活力。根据这种诊断,中国政府在往后20余年中,企图采取在计划经济框架之下实行“放权让利”的措施,“调动”各方面完成国家计划的“积极性”。结果是“一放  相似文献   

9.
《四川物价》2006,(5):33-34
阅读:《南方都市报》不久前刊登吴向宏的章说,张维迎在《经济观察报》写了一篇题为《理性思考中国改革》,引来评如潮,落得骂声一片。章认为,不管张维迎这篇章细节上有千般错,他却是勇敢地挑明了一个不能不挑明的改革问题:当改革被某些利益集团所阻挠、所扭曲甚至所劫持时,应该怎么办?张维迎提的方案,就是“赎买”,  相似文献   

10.
街道经济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为了解决社区就业和提供社区服务而设立的一些小型经济实体。这些经济实体在实际经营活动中的种种非理性行为导致了很多弊端,使其在城市改革背景下既无法实现过时的功能目标,也不能满足新的功能定位。新型社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是社会效益最大化,能够更好地满足社区需求。因此,当前需要重构社区经济理性,实现传统街道经济向新型社区经济的转化,以促进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田彬 《商》2013,(15):328-328
李觏认为所有的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以国家利益为重是李觏的经济伦理原则,富民是这个原则的根本基础。李觏经济伦理的目标就是希望其经济主张能够使经济和谐发展,从而利国富民。李觏提出的一系列经济思想主张,都是为了实践他的这个经济伦理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已经走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差阶段,复苏态势渐趋稳定。但由于海外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且国内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提醒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13.
樊纲:中国经济已有了过热的苗头,出现了朝过热发展的趋势。现在的投资增长速度应该说是历史之最了。胡祖六: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年增长幅度达到10%左右是可能的,也是正常的。郑超愚:当今中国正处在扩张的高速发展时期,所以保持住这种势头,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扩大我国的经济规模,争取使经济上一个新台阶。汪同三:在中国宏观经济总体过热的表面现象之下,是结构问题的恶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并存的现象。文章认为:人口红利、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改革,是造成中国经济“三高”的实体经济因素和体制因素,这些因素并不能由宏观经济政策予以调整。文章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最近,恒源祥刘瑞旗董事长,邀请了五位中科院院士,一起议论“中国制造”问题。当我们沉浸在“中国制造”的美丽光环中陶醉在这份快乐时刻,刘瑞旗却以自己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中国制造”不能为中国经济带来高增长;不能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带来稳定的快速提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他以“自主品牌”的崭新理念,为中国工商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历史性的命题。现将刘瑞旗在这方面的论述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别国的现成模式可以照搬。为了避免引起社会经济的大的波动,任何改革措施都必须经过试点。这些年,改革的成功往往益于试点,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不可否认,很多改革失误也往往可以从试点中找到原因。“一试点就成功,一推广就走样”并非个别现象。试点成功,推广走样,原因还是在试点上,很多改革措施在试点阶段就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7.
刘亭 《浙商》2013,(15):44-44
中国的经济很显然不能再这样走。前面就是危机,就是万丈深渊,必须迷途知返、悬崖勒马。从一般的意义上,我不看好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当然,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前不久我和一位北京来的大家在演讲结束后私下闲聊,他说经济下来点好啊,因为可以倒逼改革。日子过得很好,谁会想到要改?而当下中国的问题,用得上小平同志当年说过的一句话:不改革,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18.
吴敬琏 《财贸经济》1999,(9):F003-F003
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已历时20年,其间涉及价格、税收、财政、金融、贸易、农业、企业乃至社会保障改革等各个方面。整个转轨的过程是一个错宗复杂而又庞大无比的经济系统的逐步演变、走向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建立新的有效率的激励体系过程。回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过去20年中所走过的历程,我们目睹了为改革所做出的一次又一次痛苦的抉择和艰险的闯关。然而,在此背后,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和思维转变更是一个艰难和痛苦的过程。中国经济改革的开始阶段,采取的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20年来,在全会精神指引下,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财政改革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20年来中国财政改革大体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979...  相似文献   

20.
在经过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投资环境的改善之后,中国有可能变成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大国。但如果中国不能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金融中心之一,中国难以成为真正的一流经济大国。在此,我想先讲一下全球金融中心的含义,并进一步阐述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