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调整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概况 当前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主要体现在美国巨额的经常账户逆差和迅速上升的净对外债务,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和迅速累积的对美国的债权.2004年,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为6681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逆差为6654亿美元,占GDP的5.7%,可见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主要体现为商品贸易逆差;净对外债务余额为2.54万亿美元,净对外债务余额与GDP的比为22%.与此相对应的,是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2.
从结构与制度视角解释中国汇率政策和外部经济失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中国和世界经济在贸易和资本流动中的失衡已经众所周知:美国在近25年一直保持与全球其他经济体的经常账户赤字.在2006年,经常账户赤字达857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5%.美国巨大的赤字主要通过日本、中国和其他石油输出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来支持及获得融资.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羞与美国经常账户逆差说明了两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而且失衡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但是作者认为两国的国际收支在结构上是一种均衡的关系,存在着均衡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美国统计的中美两国问国际收支入手,分析两国相对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应对全球经济失衡视角看东亚经济金融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加剧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以美国为一极的发达国家经常项目逆差急剧膨胀;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张。由于经常项目赤字滚雪球般地急剧膨胀,加上美国储蓄率过低、财政赤字高涨,导致了美国对国际资本的巨大需求。而东亚地区由于汇率体制和对美经济依存等原因,被动地持有大量美元资产并向美国提供大量资金。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不断向主要几个国家和地区集中,从中长期来看这种不均衡现象是不可持续的,东亚国家面临极大的风险。这一背景下,加强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最近,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0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该表显示,2001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保持双顺差,国际储备平稳增长,国际收支总体状况良好。2001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74.05亿美元。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出口2660.75亿美元,货物进口2320.58亿美元,顺差340.17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333.35亿美元,支出392.66亿美元,逆差59.31亿美元;收益项目收入93.90亿美元,支出285.63亿美元,逆差191.73亿美元;经常转移收入91.25亿美元,支出6.32亿美元,顺差84.92亿美元。 2001年我国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47.75亿美元,远远高于上年同期19.22亿美元的顺差规模。其中,资本项目逆差  相似文献   

6.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2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披露,2020年,外资来华各类投资5206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81%。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2020年,我国国际收支延续基本平衡的发展格局,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2万亿美元左右。经常账户顺差有所增加,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项下资金有进有出,总体呈现逆差。  相似文献   

7.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现状、原因及适时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1年开始,美国结束了83年的经常账户顺差局面,除1973年、1975年为小额顺差外,由此进入长期巨额的逆差时期。1980年以来,按官方公布的数据,平均每年有1000亿美元左右的经常账户逆差。1981~1987年和1991~2000年为两个高速增长的时期,1987~1991年经常账户逆差有所减少。从1992年开始至今,美国经常账户余额已持续15年呈逆差状态,特别是在2000年后增速加快,  相似文献   

8.
从1994年到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征是“双顺差”结构不断强化。1994年-2006年,我国连续13年出现了经常项目顺差,并且顺差规模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尤其是2005年和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达到1608亿美元和2499亿美元。2007年前7个月,仅贸易收支顺差就达到1368.2亿美元。资本账户除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过一年逆差外,也都是顺差状态,主要源于直接。投资账户外资的持续不断流入,2006年资本和金融帐户顺差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数据     
资本外流凶猛2月3日,外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经常项目达到2138亿美元,高于2013年的1,828亿美元。2014年国际收支平衡的顺差收窄至1,178亿美元,仅为2013年4,313亿美元的三分之一。尽管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贸易顺差达到1,49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经常项目顺差在第四季度却收窄至611亿美元,低于第三季度的722亿美元,主要是由于同期中国服务贸易出现逆差。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也录得912亿美元的逆差,  相似文献   

10.
《广西经济》2009,(10):6-6
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15日公布了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仍呈现“双顺差”,但顺差规模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345亿美元,同比下降30%。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1190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16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4,(10):B001-B002
2004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74.7亿美元,同比下降32.8%。经常项目顺差的缩小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逆差大。幅下降。同期,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68.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0.4%,其占国际收支总顺差的比重为89.9%,成为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铸币税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基超  沈建荣 《特区经济》2008,228(1):62-63
在美国通过经常账户逆差收取铸币税的情况下,逆差回流的美元涌向美国购买美元资产,一部分次级抵押贷款违约,改变了市场对美元资产收益率的预期,引起了大范围的金融市场调整。  相似文献   

13.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收支失衡是21世纪初期全球宏观经济的重要特征。从一般均衡的视角出发,当前国际收支失衡是由美国的投资储蓄缺口以及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的储蓄过剩共同导致的。从经常项目账户赤字将导致一国净对外债务上升的视角出发,当前的国际收支失衡是不能持续的。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路径主要有政策协调主导和金融市场主导两种,而后者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情景分析的结果显示,各国主动实施国内政策调整,并就调整成本达成实质性的分担协议,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而言都是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4.
怎样正确分析美国经常项目逆差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近年来,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一直在以显著的幅度扩大。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统计,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由1996年相对温和的1202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急剧扩大到2004年的665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美国净对外债务余额也因此由1996年的3600亿美元不断攀升至2003年的2651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4.6%猛增到2003年创纪录的24.1%。美国巨大且不断增长的经常项目逆差和庞大的净对外债务余额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不确定因素,因而引起了全球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们的广泛关注。为什么美国经常项目会出现如此巨…  相似文献   

15.
根据美国政府新公布的数据,美国去年12月资本净流入数值为156亿美元,为近年来资本净流入数额首次跌到200亿美元以下,而当月的经常项目逆差则高达612亿美元。由于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需要由资本净流入来弥补,资本流入额与经常项目逆差之间的差额。必然会动摇美元资产持有人信心,成为在未来一个时期美元加速外流和美元贬值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在引入特定的宏观经济、金融和政策变量等控制变量后,本文尝试检验东欧、东亚和拉丁美洲三大主要新兴经济体的资金流动方向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东欧地区收入水平与金融深化程度仍然偏低,但随着发展程度提高,未来将由资金流入转为流出。东亚地区的超额外汇储备、贸易顺差与资金流出,被指控为造成美国巨额经常账户赤字与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该地区若能够持续进行金融深化,资金可能回流并使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现象得以缓解。至于拉丁美洲地区的宏观经济、金融和政策变量,对资金流动方向并无决定性影响,财政与货币政策仍是决定资金流入能否有助于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最后,本文对解决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6,(40):34-36
【英国《金融时报》9月27日】今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增长更为强劲,全球经济失衡前景无疑已有所改善。以美元计算,美国每年约8500亿美元的经常帐户赤字似乎正趋于稳定,而且随着美国增长放缓势头的确立,其经常账户赤字也许还会逐渐收窄。  相似文献   

18.
赵婉 《北方经济》2010,(13):90-91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及原因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 目前,全球失衡已愈加明显.一是全球经常项目的失衡.1995年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占全球总逆差的33%,2007年上升到65.1%.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的“全球失衡”定义就是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包括贸易收支和经常账户收支),并据此开出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和鼓励人民币汇率浮动之政策药方。奥巴马政府所谓的平衡增长政策框架和美国国会议员指责人民币升值的政治闹剧,其理论依据都是美国财政部的“全球失衡定义”。  相似文献   

20.
全球领导人一致同意,要把减轻全球失衡作为一件优先考虑的事。在实践中,这意味着美国的5000亿美元经常项目赤字和中国的3500亿美元盈余都必须降低。与这二者相比,其它经常项目失衡都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