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郭倚铭 《商》2014,(18):138-139
城中村作为我国二元经济体接结构下农村向城市过渡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与旧式农村的一种结合体。它是我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地域现象。它的存在,在城市内部形成独特的城乡二元化格局,在经济、社会、环境、景观、文化等方面导致一系列问题,给城市面貌、建设管理、土地的集约利用、城市的精神文明等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各地政府纷纷开展城中村改造工程。但是,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并由此引发了学界对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探讨。本文将从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出发,以武汉市"江堤模式"为例,探讨城中村改造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广州城中村改造的困境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广州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因此,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已成为政府重视、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城中村改造的对策。一、广州城中村形成原因1.土地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是城中村形成的直接原因。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土地承包制后,城市已不可能借助行政手段无偿或低偿获得近邻农村土地,为了降低补偿成本,也为了避免处理与城中村相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城市在征地中有意避开城中村,村镇也就保留了原有的居住方式与社区关系。2.征地遗留问题目前对城…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根本形成原因是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结构,"城中村改造"只有解决了土地二元所有制问题,"城中村"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而要解决土地的二元所有制问题也只有通过征用途径来完成。  相似文献   

4.
《商》2016,(10)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乡二元管理结构体制的变革和政府有关部门市政管理方式以及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等诸多因素而产生的社会现象。本文以"城中村"改造的基本现状阐述以及出现的矛盾解决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目前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是我国城乡融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除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多层次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市内部城乡融合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城镇化质量提升工程。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在实践中形成了政府、民间、企业等多种主体和开发模式。应遵循因城施策、激励相容的原则,结合城市自身特点、问题和方向,有的放矢制定城中村改造与整治措施,应以城乡融合理念引领城中村改造;以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破除发展瓶颈;以机制优化保障改造的顺利实施;以模式创新成为驱动城中村改造的引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循因城施策原则。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不断扩张的产物,城中村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深圳城中村违法建筑现象进行研究发现,城中村违法建筑的形成与城中村的土地供求、土地权属、地价等因素息息相关.其中,土地供求关系是人地关系最直接、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而土地价值则是土地供求实现的基础.为更好地推动深圳城中村改造理论与实践研究,应针对城中村制定完善的土地、规划、建设等管理制度,充分运用法律、市场、社会、文化等各种手段,综合管理城中村;应针对历史遗留土地和房屋产权问题,彻底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制定相关处理政策和程序,及早理顺历史遗留的土地和房屋产权不清问题;应针对城中村土地管理问题,加大政府监督管理力度,健全完善城中村土地和房屋产权流转制度,加强对城中村村民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应健全城中村管理机构,派驻专业队伍到社区基层进行一线监督和管理;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使用机制,严把土地供应关,加快出台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村集体经济以各种方式进行城中村改造,消除城中村存余的空地、危房等城中村问题.  相似文献   

7.
苏颖 《商场现代化》2007,(22):54-55
<正>城中村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中国二元体制下城乡间不同土地所有制、户籍保障、人力资源等特殊因素碰撞产生的另类社区。城中村坐落于具有商业升值价值的城市区域,村内聚集的大量外来流动人口,使其逐渐形成以物业出租、工商零售、餐饮及其他服务业为主的特色社区商业。将城中村定位于市场角色,培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5,(8)
城中村是在城乡二元体制下,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近年来,太原市作为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在城中村改造方面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因此分析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在总结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模式的实践经验的同时,也为今后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政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城中村",城中村的村民与城市的文化存在着滞后的现象。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的现象,它融入城市是自然规律,而传统的"城中村"物质形态改造并不能解决"城中村"的问题,"城中村"的城市化是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等多元转变的综合过程,必须提出基于文化融合的"城中村"改造路径,以推进"城中村"的健康城市化。  相似文献   

10.
外来务工青年从农村来到城市,面临着城市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及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矛盾。其身份、工作与收入、生活环境、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研究外来务工青年融入城市社会的路径问题,并重点探讨融入城市社会的计划,包括融入城市社区的信心建立、物质支持、服务支持等,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哈尔滨市首家村镇银行,巴彦县融兴村镇银行的介入为区域金融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力化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矛盾。但该行在经营过程中也面临着社会认知度较低、竞争压力较大、吸存能力较弱、机构设置单一、盈利能力有限等问题。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竞争能力,做好存款营销工作,尽快实现机构扩张,拓宽盈利多元化渠道,以加快村镇银行这一新兴金融业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 《北方经贸》2003,(11):18-19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必须解决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局性问题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文章阐述了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特点 ,着重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社区社会资本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五大目标的顺利实现。尔德井村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村庄外部网络的链接、内部关系的整合及规范秩序的重建,既获得了社会资源,又增强了发展能力。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组织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分化与转型,都为村落社区开发、利用社会资本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村级社会管理实效.对村级社会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确定了村级社会管理绩效评估的主干指标,在创新平衡记分卡的基础上,构建了村级社会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对部分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是当今社会矛盾最集中和突出的地方,土地问题是农村社会矛盾冲突的根源。近年来,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不断,其表现形式是先弃后取、毁约、土地分配不公、新生儿的不断出生、自然灾害增多、村委会单方随意提高承包费标准等。导致土地承包纠纷的关键因素是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完善。我国应在不断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土地公有、稳定家庭承包,保护土地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平等保护等原则。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工作的组织领导;搞好调查摸底,把握工作方法;全面落实政策,兼顾各方面利益;落实好管理制度,对可能出现的纠纷做到超前防范。  相似文献   

16.
以布迪厄的资本再生产为理论视角,在徽村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场域中体制精英的资本转换过程。研究表明,老葛书记作为体制精英,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迅速将政治资本与社会资本转换为经济资本,成为当地最有权势的乡村精英,实现了精英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7.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农村教育存在"空洞,"农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发展经济;振兴教育事业;加强社会治安;整治村容村貌;创建精神文明;塑造先进典型;健全长效机制,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农村教育存在“空洞”,农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发展经济;振兴教育事业;加强社会治安;整治村容村貌;创建精神文明;塑造先进典型;健全长效机制,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太仓农村老人养老状况及意愿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苏省早在 80年代中期就进入了老年型社会 ,而位于苏南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太仓市则是江苏省最早进入老年型社会的县级市。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状况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太仓市归庄镇农村老人的养老状况及意愿进行深入调查分析 ,以期对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现状及意愿有一个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和把握 ,并对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村寨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四川省汶川县照壁村、萝卜寨村选择的两种不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给各自村寨带来的收益不同,两村应克服制约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因素,不同条件的乡村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