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 《中国市场》2012,(25):60-61
<正>"现在的朝鲜就像30年前的中国。根据我们的接触,相信朝鲜在未来会更加开放和自由。"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表示。鲜有人知的是,素有"农民企业家"之称的鲁冠球,正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其中就包括在朝鲜投资。夜色中的交易2012年2月初,中国吉林延边。一辆东风小康面包车慢速行驶在鸭绿江边,此时天色已黑,鸭绿江结成一块平整的冰面,连接着中国和朝鲜。在沿江慢行  相似文献   

2.
决战特斯拉     
正以1.492亿美元收购特斯拉的竞争对手菲斯克,只是鲁冠球实现汽车梦的最新一步。早在20年前,万向集团已经开始在美国布局。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说过,他有汽车梦,即使自己不能实现,也要儿孙去实现。2014年开春,鲁冠球的汽车梦看起来有一个"大跃进":他领衔的万向集团,曾经的乡镇公司,一家去年营收超千亿元的中国民企,收购了美国濒临破产的电动车企业,一度被电动车新贵特斯拉视为敌人的菲斯克(Fisker Automotive)。万向这个以汽车零部件制造发  相似文献   

3.
许鹏 《商界》2005,(2):70-71
“我们此行的目的,是试图在中国企业投资朝鲜的热潮来临之前。描绘一幅真实的、全景式的投资朝鲜的财富地图。”  相似文献   

4.
马宇 《大经贸》2001,(6):12-15
中国是吸收外资大国,又是对外投资小国。累计吸收外资已突破3500亿美元,而累计投资仅76亿多美元。仅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量的0.1气我们一边鼓励企业"走出去",一边却使"障碍"让企业难以"走出去"。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对朝鲜投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今淑 《国际贸易》2005,(10):18-22
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南方的企业为先头,以中朝边境地区为中介,开始了对朝鲜的投资。面对企业的对朝投资,有些学者认为,目前是我国进入朝鲜市场的最佳时期;但也有些人认为,朝鲜社会基础设施落后、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小、购买力低, 尤其核问题等原因,投资的完全度低,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应投资。尽管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但企业界已经开始了对朝鲜的投资。2005  相似文献   

6.
正自2008年中德之间的经贸关系进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德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项目也不断增多。截至2012年底,中国累计从德国引进技术项目17995个,投资金额达595亿美元;中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7820个,累计投资金额197亿美元。中国的德国商会发布《2012年德国在华企业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德国跨国企业在华投资面临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中国企业常青树的鲁冠球见证了三十年里所有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更重要的是,30年风雨之后,鲁冠球获得了博得下一个30年的深厚实力  相似文献   

8.
2008年之前,中国在欧洲的投资额平均每年不足10亿美元。经济危机之后,中国投资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2012年达到126亿美元。债务危机导致欧洲企业急需资金,催生了众多投资机会,是中国对欧洲投资激增的重要原因之一。几年过去了,中国投资者更加理性和老练,他们已经不再热衷于"抄底"全接管的投资方式,获得先进技术和品牌,进而拓展欧洲市场,才是真正的投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苏靖  应建勇  程为民 《浙商》2009,(1):30-33
今年开始,本刊将推出一档新栏目“访谈”,对话世界与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民营500强企业的董事长或CEO,以及经济学家或者高官。访谈将呈现他们在管理企业、体察商业动态等方面的智慧,从一个侧面展示中国经济生态的变化。 本期对话的是素有商界“常青树”之称的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他把一个乡镇企业塑造成了一个现代的跨国公司。他说,“万向”经历的困难一点也不比别人少。 这家企业的40年,其实是不断经历危机的40年,也是不断突破创新转危为安、持续发展的40年。在当前,鲁冠球应对危机的信心,以及在纷繁的经济环境下展现的生存智慧、面对暴利诱惑时所体现的克制精神,无不给当下的企业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WTO经济导刊》2007,(9):29-29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07年6月底,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1万多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7500亿美元。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80多家在中国投资设立了企业或机构,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已达980多家,地区总部近40家。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现状、阶段与特点 (一)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现状 中国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上的,没有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中国跨国公司是发展不起来的.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4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36.2亿美元,其中股本投资25.06亿美元,利润再投资11.16亿美元,当年经商务部核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投资企业共计829家,中方协议投资额37.12亿美元;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近370亿美元,累计批准设立境外投资企业8299家,分布的国家和地区达160多个.伴随对外直接投资的逐步增加,中国跨国公司从无到有发展起来了,中国的跨国公司已初具雏形,发展潜力巨大,这是一件积极的有历史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陈力 《国际贸易》1998,(6):37-38
现状与问题 截至1996年底,我国非贸易性海外投资1997个,中方投资金额21.77亿美元。其中,在非洲投资项目221个,中方投资1.76亿美元;分别占我国海外投资总量的11%和9%。1996年,我国共批准在非洲设立海外企业26家,中方投资金额6267.95万美元。其中,贸易公司6家,投资额700余万美元;工业企业7家,投资额400余万美元;资源开发企业5家,投资额2400万美元;援外企业5家,投资额2500余万美元;建筑承包企业1家,投资额200万美元;其它企业2家,投资额30余万美元。1997年,  相似文献   

1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投资额累计已超过500亿美元,这一数额仅相当于德国、法国等国一年的对外投资额。即便是对外投资最多的2005年,中国对外投资额也仅有69.2亿美元,而去年国际资本流动总量达到8600多亿美元。在投资形式方面,发达国家对外投资主要是跨国并购,而我国企业更多还是“绿地投资”。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商务部研究院外贸研究部金柏松研究员如是指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取得一定的进展,截至2010年底,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超过了3100亿美元,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600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租赁、商务服务、金融业、采矿业,中国对外投资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在周边地区,大概70%左右在亚洲国家和相关地区。  相似文献   

15.
《浙商》2010,(11):66-66
鲁冠球与刘永好、张宏伟被称“中国民营企业的三巨头”。与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民生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和民生保险的股东之一)、张宏伟的东方集团(民生银行和新华人寿保险的大股东)相比,鲁冠球的“金融帝国”规模也不算小。2003年以来,他率领旗下的万向集团就已一步步深入金融领域。  相似文献   

16.
《商界》2008,(12)
把鲁冠球比喻成中国企业界中的“忍者神龟”再恰当不过。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不久前去拜访万向集团的鲁冠球。这位打铁匠出身的农民企业家已经办了39年的企业了。63岁的他问吴晓波:“我孙子说我是忍者神龟,这到底是好还是坏?”吴晓波连忙告诉他忍者神龟很好,这比喻很形象。试想若没有像乌龟那样的外壳,怎能度过严冬呢?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表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下降后,2004 年比 2003年增加了 2%,达到 6,480亿美元.虽然发达国家仍然是 FDI的主要输出国,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从 1980年的几乎为零,已发展到 2004年的 830亿美元.截至 2004年底,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 10,000亿美元,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的 11%.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企业(特别是亚洲企业)进行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跨国并购,这说明它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对外直接投资对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企业要进行国际化成长,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和优势,以下笔者就在发达国家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条件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赴阿根廷投资现状分析 自1980年中阿签署经济合作协定以来,中阿双方就在多个领域广泛接触与合作,中国企业在阿根廷的投资亦大幅增长,2004-2010年,中国对阿直接投资年均增速达9%,2011年中国对阿根廷直接投资额为1.34亿美元;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阿根廷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为3.53亿美元,跃居阿根廷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在阿累计签订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约32.1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0.13亿美元,共向阿派出各类劳务人员超过1.5万人.  相似文献   

19.
蔡恩泽 《大经贸》2011,(2):70-71
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中美经贸关系又成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坊问对中国企业投资美国也多有期待.1月6日,正在美国"探路"的中国外长杨洁篪在出席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午餐会致词时披露,截至2010年11月底,中国企业对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44亿美元,为美国经济复苏和保障就业作出了贡献.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眼下中美日益增多的...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万向2.56亿美元购美国A123经过近半年的时间,万向集团"迎娶"美国A123系统公司(以下简称A123)的计划终于如愿以偿。日前,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已同意万向集团收购A123系统公司破产后剩下的大部分资产。对此,万向集团表示,"目前万向集团已和A123达成最终收购协议,正在进行相关资产的交割,这项工作将于近日完成。"据介绍,此次万向集团以2.56亿美元的价格将A123收于囊中。"此次收购A123,通过与这个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的领军者合作,将进一步提升万向集团电池制造水平和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