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21世纪以来,风险成为高校经营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在反映高校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事项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者经营管理中存在重大舞弊时,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且发表不正确或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2003年5月1日起施行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九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履行的职责中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也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当反映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事项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者经营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时,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或未报告,且发表不正确或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在新形势下,应当怎样防范内部审计风险呢?我们认为,应当:  相似文献   

3.
周原 《财会通讯》2008,(9):19-21
随着审计任务的加重,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因素相应增多,增加了审计风险。本文从高校内部审计视角出发,结合审计风险的相关理论,在深入分析高校内部审计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对如何防范和控制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高校内部审计资源分配的层次高校内部审计资源分配包括如下两个层次:(一)审计项目之间的资源分配方案《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规定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时,应当考虑组织风险·管理需要和审计资源,以确定具体审计项目。这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在制定年  相似文献   

5.
提高内审质量 防范审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师未发现导致财务报表或内部报告错误或弱点,则可能没有达到审计目标,导致审计失败,这是在实施审计时审计风险的最佳定义。正是由于审计风险的存在,才会影响到审计的质量;内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是当前内审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应当引起企业各管理层和内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银行业务处理电子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内部审计广度、深度、力度的加强,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正由注重内部审查的“控制导向审计”向注重内部控制的风险分析、评价风险管理机制的“风险导向审计”转变。在新形势下,应当怎样搞好“风险导向审计”呢?笔者认为,应当在做好有关工作的同时,注重:  相似文献   

7.
(一)客观性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审计人员如何努力,都不会将审计风险控制到零的程度。内部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项目过程中,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也同样存在以上阶段。新颁布的内部审计准则第8号——后续审计准则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后续审计,以督促、帮助管理人员对审计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处理,这使内部审计在空间和时间上大为扩展,同时也加大了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8.
庄彦 《现代审计》2005,(4):39-40
所谓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弊端和漏洞,而审计人员认为财务报告是合法、公允以及经营管理是健全有效的,并因此提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在新形势下,企业应如何防范内部审计风险呢?笔者认为,应当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高校物资采购管理审计是指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对高校内部有关职能部门(单位)使用学校资金获取物资的真实性、合法性、经济性、效益和效果性进行审计监督的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价格的控制逐渐放开,尤其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出现了名目繁多的促销手段,其中部分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高买高卖、高估冒算、暗箱操作、收受回扣、变相回扣、变相折让、贪污受贿等不良现象,使得物质采购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包括外因型风险和内因型风险。  相似文献   

10.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部颁发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规定,高校应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促进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规,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廉政建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范风险,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高校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内部人员来控制风险。高校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对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独立监督、评价的行为。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经济往来和资金额不断增加,学校资金来源日益多元化,经济管理日趋复杂,这些在客观上对内部审计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1.
张强 《现代审计》2006,(6):16-17
一般说来,单位内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对本单位以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及职工较为熟悉,发现问题不好深究.情况调查不够深入:对本单位以及所属企事业单位以往的情况了解或比较了解.容易产生麻痹思想而简化了相关程序,或形成思维定式.对已发生的变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单位以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对固有的审计步骤和方法已十分了解.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使调查取证增加了难度.以及其他一些不可控制的风险。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呢?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防范高校内部审计风险.避免审计失败,在实施审计过程中。除严格执行审计规范中对审计内容、方法、程序等的有关规定外,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3.
应宏亚 《工业审计》2004,(4):24-25,23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是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或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无意地对存在重大的错报或漏报的会计报表以及对具有重要影响的经营活动审计后发表的不恰当的审计结论,造成审计对象和与之相关方面遭受损失或损害,并由此引起审计主体承担责任的风险。明确这一概念必须清楚,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或人员是审计风险产生的主体,审计风险的本质表现为无意地发表错误审计结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在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要有效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就必须在认识审计风险的含义和类型,剖析其产生审计风险成因的基础上,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其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5.
试论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的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诉讼审计职业养的事件不断发生,晏然,许多诉讼案件都是针对民间审计发生的,但作为世界审计职业界三大组成之一的内部审计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已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内部审计风险,无论是对内 审人员本身坯是对内部审计职业的发发都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1.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够,这是我国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首要原因。内部审计产生的内在动因是基于管理的需要,但在我国,许多单位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并不是其领导真正认识到了内部审计对管理工作的作用,而是迫于行政法令或上级命令,于…  相似文献   

16.
强化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有利于控制组织的经营风险,有利于规避审计风险.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作用。为此。本文拟就如何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谈些看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当:  相似文献   

17.
化解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各种经济活动的日趋增多,高校内部审计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风险逐步增大.从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因素着手,文章提出探索高校内部审计模式的新框架,健全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追究体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对审计计划的控制等措施,来防范控制高校内部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8.
化解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各种经济活动的日趋增多,高校内部审计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风险逐步增大。从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因素着手,文章提出探索高校内部审计模式的新框架,健全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追究体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对审计计划的控制等措施,来防范控制高校内部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是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或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无意地对存在重大的错报或漏报的会计报表以及对具有重要影响的经营活动审计后发表的不恰当的审计结论,造成审计对象和与之相关方面遭受损失或损害,并由此引起审计主体承担这种责任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例如现有的“内部审计”概念存在什么缺陷、按什么标准组建风险管理审计队伍、风险管理审计中内部审计应当怎样定位、建立什么机制以获得风险信息等等。只有清楚地认识了这些问题.才能正确地把握风险管理审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