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最终追求的是幸福,道德也就是为了维护幸福而逐渐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在解决个人幸福与整体幸福的关系中产生了各种有关幸福的理论,尤其是在当前的转型社会下,如何正确把握幸福就有着特殊的意义。分析儒家的道德幸福说,对在新形势下探讨道德的新内容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从伦理学上说,人具有着一种自成目的性,即对幸福的追求。可人在本性上的自私使其产生无穷的物质占有欲望,然物质上的富有只是给人提供了一种生存,远不是生活,更不是幸福的生活。因此幸福的实现必然要求人性的转向,而教化良好的契合了人对幸福及幸福能力的渴望。  相似文献   

3.
论市场经济的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满足人稀缺需要的属性和人体由自利基因构成、操纵,决定了人是追求自己利益的利益人;市场经济界定、保障了利益人拥有、支配自己利益权利的行为准则,他们通过自愿市场生产、交换分配收入,获得利润,通过利人达到利己;这种行为准则与人们自由交往、习惯的道德行为规范在本质上的一致,说明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  相似文献   

4.
阅读史怀泽的《敬畏生命》后,笔者认识到:人的幸福离不开道德;完美的道德人生是道德认知进一步深化的体现;生命教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慈善活动以爱心为道德基础,以有余扶不足为其实现方式,以社会和谐和人的最大幸福为其价值追求。《道德经》强调圣人不积、为人、与人、损有余补不足,倡导慈爱众生,唯善是从,广积德行,济物救世。这些思想对现代慈善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对银广夏事件分析入手,得出企业能够并应该对其行为负道德责任的结论.认为企业作为一个团体具有象自然人一样的行为能力,因而是道德责任的载体.企业的道德责任并非一般意义的道德责任,是在承认其有追求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要兼顾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要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作者进一步强调,道德责任不仅是企业的职责,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幸福生活的追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教育不仅指向未来,更应该关切学生当下的生活,关涉学生的幸福体验。学校生活是一种有意义、有生命力的幸福体验。教学中幸福意义的建构,应本着师生间交往,从批判技术主义和权威主义两个维度展开。学校中的非教学生活,更应凸显向善的人文关怀,超越现实,追求幸福。  相似文献   

8.
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寄予极高道德期望的“计划经济”.因被误解误用而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付出代价,造成崇高的道德理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之间、道德的人性预设与人的物质存在之间、先进的政治理念与官僚主义极权现实之间的重大落差。重新思考计划经济的道德代价得到如下启示:先进的理论不能脱离现实的实践.不能不顾现实任意修订或者恶意篡改理论;不能放弃计划经济理念的道德理想意蕴,应充分发挥“计划”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的引导作用;要借助于经济体制的完美设计,而不是用政治意识形态的理想化宣传来解决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9.
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就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几个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解决人生和谐问题,即个人身心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大自然和谐等问题,从而获得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10.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企业道德经营策略制定的意义,并重点论述了企业制定道德型经营策略所涉及的注重社会责任、考虑社会整体、利益相关关系、尊重人,为了人、突出伦理思考、强调企业自律、崇高价值导向、追求卓越成就八个要素,阐述了八个要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