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有两个途径: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本文从碳排放强度的视角,运用因素分解法,将碳排放强度分解为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测算了1996 ~2011年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技术进步是推动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作用较小;在各个产业部门中,对整个国民经济碳排放强度降低贡献最大的部门是工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因此,将来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还有很大的空间,通过技术进步降低碳排放强度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根据湖北省1991—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城镇化、工业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工业化水平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水平落后于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导致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取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20年相关数据,构建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指数、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并分析了三个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来分析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效应和影响机制,从而克服变量之间因互相影响所导致的内生性的问题。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整体呈现出向好发展趋势;从互动关系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有效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但新型城镇化建设未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二者之间的整体耦合协调度还较低。鉴于此,本文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布局;强化自主创新,促进省际间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强产业分工合作,构建以核心城市为引领的协同创新的产业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4.
以"十一五"以来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南通市产业结构演变和城镇化进程。结果表明,南通城镇化进程与第一产业的变动为显著负相关,与第二产业呈现弱负相关,而与第三产业呈现强正相关关系,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要通过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行新型工业化来推动南通城镇化进程的步伐,也要通过科学规划以高水平的城镇化促进各种高级要素的集聚,为南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6.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我国1978~2010年三次产业数据,采用Moore结构变动指数,测度出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动指数,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动与碳排放量波动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碳排放量波动的原因,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碳排放量波动的影响稳定,并有较强的滞后效应。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研究基于我国1990年~2017年的时序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VAR模型对人口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双向互促共进效应;短期内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口城镇化互为彼此的格兰杰原因,且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具有显著推动作用;长期内城镇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而产业结构升级并非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且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强度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8.
当今城镇化已成为影响产业结构和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市场结构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来分析城镇化如何对产业结构和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并以我国1994年至2014年的经济面板数据为例,分析它们之间影响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基于2003-2011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本框架,探讨我国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对环境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产业结构与我国各地区的环境污染之间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尤其是产业结构与工业污染排放物之间都呈现较强的正相关.随着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我国环境所面临的压力正变得越来越大.东部地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工业烟尘污染之间也呈现正相关,但二氧化硫的排放对环境污染影响不显著,说明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对二氧化硫等废气排放有所控制,同时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等措施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与新型城市化互动关系文献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整理产业结构与新型城市化的相关文献,探讨了薪型城市化的内涵以及产业结构与新型城市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无论从劳动力结构还是城乡二元经济方面两者之间都具有互动性关系,但由于存在区域结构差异,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起始条件的不同以及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差异性,得出应该强化以区域视角分析两者互动性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凸显。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能源与资源供给不足、利用效率低下及生态环境恶化诸多问题的困扰,严重影响着发展的可持续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节能减排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基于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产业结构演进与节能减排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伴有相应城市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依托城市化,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内容。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相似文献   

14.
论文首先计算了2000年—2012年甘肃省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接着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各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计量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城市化和产业结构间发展协调程度较低;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速率相比较快;城市化发展与第一、二产业的就业结构存在协整关系,与产值结构没有这种关系;城市化水平和第一、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城市化发展有利于就业结构的优化,但由于两者之间协调不佳,就业结构优化没有良好地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应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并采取合适的宏观策略以保持甘肃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良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以河北省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方法,构建河北省工业碳足迹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在通过对于模型的验证之后,分别设定三种低碳发展情景,对比其模拟结果,并将适合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界定于情景2和情景3之间。最后,结合系统的模拟结果,针对碳足迹系统的制约因素,从产业优化升级、低碳能源开发、人才技术和财税政策支持等方面,对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我国48个老工业基地37个工业行业2006—2012年的数据,核算其碳排放量及变化趋势,并运用LMDI方法从区域和行业两个层面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工业基地能源消费还是以煤炭消费为主;从地区层面看,行业规模和能源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拉动因素,行业结构和行业能源强度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制约因素;从行业层面看,行业规模对37个行业的碳排放均表现出拉动作用,能源强度对7个行业的碳排放起到拉动作用,能源结构对28个行业的碳排放量具有拉动作用。应适度控制工业行业规模,优化行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7.
利用基于弹性测度的脱钩模型,对1998-2010年我国各省区工业碳排放与产出的脱钩关系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工业整体处于相对脱钩的低碳发展阶段,但不同省区工业低碳发展进程差异较大;近年来,四大区域工业碳排放的产出弹性平稳下降,工业脱钩弹性的区域差距不断缩减.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工业资本深化、所有制结构变革与我国工业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本深化整体上促进了工业碳减排,而FDI显著推动了工业碳排放增长;“国退民进”的工业产权结构改革促进了工业节能减排,但民营企业比重提高所带来的减排促进效应并不显著.因此,应该保持和加强工业节能减排与结构调整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并防止地方分权体制下地区工业资本扩张的环境“竞次”行为.  相似文献   

18.
如何构建广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增长效应已初步显现。然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广东省可能将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与摩擦性失业问题;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外来劳动力对本地人员所产生的就业替代效应与挤出效应问题;外部劳动力的进入所导致的产业“滞移”现象等。本文运用相关的数据资料分析了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