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淑慧 《黑河学刊》2010,(11):102-103,119
诚信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但由于农业社会条件下人的主体性的缺失,传统儒家诚信在传统社会中形成了某些带有时代烙印的特点。现代中国的社会伦理生活经验表明,儒家诚信伦理虽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资源仍有价值,仍具有合理的可借鉴的成分,不应当被简单抛弃,经过合理的转化、更新必然能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岳甜甜 《魅力中国》2009,(15):79-80
在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被重新审视和评估,并在理性的根基上逐步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其思想范式从通过反传统来深化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在反传统的过程中激活民族的文化自觉,并在现代化的背景下逐步实现汇通古今中外文化资源,建构过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文化体系的雏形。从而在继承传统、汲取外来文化养分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何强 《理论观察》2007,(6):74-75
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诚信思想,其要义为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之本和诚信是国家长治久安之基两个方面.在汲取传统诚信思想的精髓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培育公民诚信人格、推进政府信用建设,建构和谐社会的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诚信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人伦诚信,西方诚信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契约诚信.我们在吸取西方法律文化中契约诚信特点的基础上,实现中西方诚信文化的互动整合,建立一种以法律制度为保障的现代社会诚信文化体系,将有助于人们提高对诚信的信仰,有助于克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诚信缺失现象,从而切实解决好我们面临的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5.
刘永锋 《发展》2013,(11):96-97
几千年的中华传统信用文化在农村地区根深蒂固,正视传统道德诚信并予以合理扬弃,是农村信用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信用状况的阐述,明确传统道德诚信在农村信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村信用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视野下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先在前提"。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从继承入手将其发扬光大;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必须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糟粕,在批判的基础上实现其负面价值的现代转换。传统文化的意蕴和精髓在扬与弃的过程中必将得到充实与锤炼,传统文化的理念和思想必将因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获得新的生机与力量。  相似文献   

7.
诚信原则与现代信用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诚信自古即为修身立国之根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一个人不讲诚信,就不能立身处世。诚信原始的、表层的意思是对人讲信用,但其成熟的亦即根本的意义则是外不欺人与内不欺己的统一,是相信自己和相信他人的统一,亦是相信人事与相信天道的统一。所以《说文》讲:“信,诚也。”朱熹认为,诚就是世间万物那种本然如此的,实实在在的性质,即“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中庸章句》)诚信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安身立命的基础,只有“言忠信,行笃敬”,才能取信于人,取信于社会,才能同他人正常的交往…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包括“天人合一”思想、道德至上思想、民本思想、整体观念、爱国主义以及“和合”等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国家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对它们有碍现代社会发展的落后的腐朽的因素予以扬弃,并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对其进行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诚为本,以和为贵,以信为先"的诚信文化传统。这种诚信文化传统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使内涵更加深邃。加强对传统诚信文化内涵的深入诠释,深度挖掘民族传统诚信文化的理论价值,对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体系中的诚信政府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主体行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诚信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会计诚信问题是当前会计理论与实务界谈论最多的话题,本文指出会计诚信在市场经济中首先是一种道德要求,更重要的是一种经济要求,道德要求是软性要求,经济要求需要有经济及法律制度上的硬性安排,并对这两个方面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其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多样,并渗透到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之中。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念在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价值,其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当前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文化内源,有利于生态的保护和生态产业的发展。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行现代转换,以便与现代生态伦理相契合,从而使生态保护的方式方法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养老文化的核心即是孝文化,它要求子女在物质赡养的同时,还要孝顺和孝敬父母,为其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和赡养。受传统孝文化的影响,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社会养老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在传承传统养老文化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的社会养老环境,也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议题。  相似文献   

14.
政府诚信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诚信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 ,它是社会诚信的定心盘 ,是社会规范有效运作的根本保证 ,是社会交换特别是市场交换的主心骨。我国当前部分地区和地方政府存在着政府失信行为 ,其表现有 :政策多变 ,浮夸造假 ,地方保护主义 ,在其位不谋其政 ,权大于法等。我们要构建诚信政府 ,应使政府成为严于律己、勇于纠错、公正无私的服务型的政府  相似文献   

15.
一、诚信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无欺,讲求信用,构成人们做人上世的根本道德准则.从法学上讲,诚信是道德的底线;从伦理学上说,诚信是道德的最高准则.诚信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一,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如果一个企业里里外外都讲信用,就会赢得创业和发展的机遇.如果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相互诚信,就会形成企业内部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得益于上上下下真诚相待,以信为本.反之,如果不守信用,不讲信誉,践踏道德,漠视法制,即使再知名的企业也会轰然倒地.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诚信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缺失行为的本质是利益侵害。无论是在市场交易领域还是在公共物品供给的政治过程,不守信行为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与遏制,其巨大的负面示范效应必然会扩散开来,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导致社会诚信的生态危机。社会诚信建设至关重要的是利用人类自身对利益的理性衡量和评估,构建利益约束机制。我国应有效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特别是健全社会行为主体的信誉制度、完善公共权力运行的问责制度、强化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诚信体系涵盖了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和政府诚信三个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层次。从我国社会诚信的现状看,虽然在个人层面、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上都做出了一定努力,但是诚信缺失仍广泛存在。由于诚信缺失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诚信缺失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诚信缺失的根源于: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和细化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社会各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中介组织发展不健全;政府监管缺失和乏力;社会风气不正。因此,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过程中应该加大信息披露和公开制度,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加失信者的机会成本;健全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形成企业间的自我监督和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发挥政府宏观引导作用;加强社会诚信宣传教育,共建文明诚信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8.
19.
"孝"是传统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华伦理文化的基础与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本而备受推崇。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的变化,传统"孝"观念必然包含着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因素。因此,在吸取传统孝德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建设新时代的现代孝文化对于我国当前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要求尽快建立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建设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而价格诚信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的治本之策.国家发改委已于2004年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经营价格诚信建设工作的意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是市场价格管理的行政机关,推进价格诚信体系建设,重塑价格诚信品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