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克俭 《农机市场》2011,(12):31-32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大约7亿吨,主要由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等组成。秸秆经过加工处理,可用作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等,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和积极推动下,各地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青贮、秸秆固化、秸秆生物反应堆等项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水平低、效益不高等问题,各地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农民受益,把秸秆综合利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2.
5月9日,2008国际秸秆综合利用高峰研讨会暨秸秆新技术新产品推介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秸秆综合利用批示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会议的要求,以及宣传推动秸秆产业化发展,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正牵头制定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工作方案。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华环保联合会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中国农学会秸秆综合利用分会共同举办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全国秸秆养畜现场会提出,农业部将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四大措施,把秸秆养畜作为农业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首选途径全面推进。一是科学指导,制定秸秆养畜中长期发展规划。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立足区域特点,抓紧制定秸秆养畜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每个省都要确定秸秆养畜发展重点县和重点地区,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照顾倾斜。二是争取政策,加大秸秆养畜扶持力度。尽快  相似文献   

4.
制作工业板材、进行秸秆还田、青贮畜牧饲料,以农机为纽带,将农作物秸秆广泛运用到工业、农业和畜牧养殖业,是近几年山东省莱州市发展秸秆循环经济,进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涌现出来的三大新兴产业。按照“1+X”的处理模式,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结合畜牧饲料化、工业原料化等其他多种形式利用秸秆,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5.
李刚 《农机市场》2023,(9):67-69
秸秆机械化打捆离田是一种利用拖拉机配套秸秆打捆机,将秸秆进行机械化打捆、输送、收集、打包等处理的技术。其利用了机械打捆机进行秸秆打捆,可将收割的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再进行打包,以便于运输和储存。近年来,传统的秸秆还田技术逐渐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需求,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机械化打捆离田技术是十分必要的。采用秸秆机械化打捆离田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农田中秸秆的堆放问题,减少焚烧现象,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充足的肥料来源,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每年可生产农作物秸秆6亿多吨。历时七千多年的中国农业发展史.人们一直把秸秆看作是农业的副产品,存在重粮食利用、轻秸秆利用的传统观念。传统农业和简单再生产对秸秆的利用,仅仅是烧火做饭、饲养牲畜、盖房、取暖和肥田等。随着现代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农作物秸秆的认识已有了根本转变,加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对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朴哲 《消费导刊》2012,(1):125-126
秸秆气生产是以粉碎的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易燃易爆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和中毒的危险性。本文针对秸秆气化站在建设、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关锐捷 《农机市场》2008,(11):33-34
农业生产在获得农产品的同时,还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等产出物。以新疆为例,包括小麦、大麦、豆类、高粱、油料、玉米、甜菜等秸秆和农区杂草、防护林草、青贮、苜蓿干草等(不包括棉花秸秆)在内,2006年总产量就达约3638万吨,是2000年的1.48倍。这些秸秆资源能供给2067万个羊单位(50千克活重)的维持需要。按1吨普通秸秆的营养价值平均与0.25吨粮食相当,  相似文献   

9.
《农机市场》2013,(10):64-64
9月9日,山东省农机局在潍坊安丘市召开全省玉米收获及秸秆还田机械化现场会,落实全省玉米机收及秸秆还田工作推进会精神,安排部署进一步推进发展的任务和措施。现场会上,来自省内农机生产企业的20余台玉米收获机、秸秆青贮和打捆机、深松整地机、免耕播种机进行了演示作业。  相似文献   

10.
《销售与管理》2007,(3):I0011-I0011
烧柴禾取暖做饭的时代已过去,而煤碳、液化气的价格又连续暴涨,令人望”煤”叹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能源在严峻市场的激励下应运而生。周口市开发区帝森秸秆煤球厂经济师陈红伟,在上海生物专家的帮助下,投资4万元,研究开发出一种不用煤,也不用泥土,仅用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壳等各种作物秸秆,就生产出了与传统蜂窝煤完全相同的秸秆生物蜂窝煤,这种热值高、成本低的秸秆蜂窝“煤”球,被人们赞誉为“地面煤矿”,为我国农作物产区辟出一条新财路。  相似文献   

11.
《农机市场》2011,(8):63-63
7月26日,由中收集团组织举办的饲草捡拾揉切装袋机演示会在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举行。演示会主要展示了中收新疆9LRZ-3.6型饲草捡拾揉切装袋机和方捆机现场作业,饲草捡拾揉切装袋机可对小麦收获后的秸秆进行再一次切割、捡拾、揉切和装袋作业,这种机型适用于小麦秸秆、玉米收获后秸秆及棉花秸秆的捡拾和粉碎装袋或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12.
6月12日,由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主办的全秸秆覆盖地复式耕种作业技术示范推广活动在天津举行。由南机所创制的全秸秆覆盖地免耕播种机在示范现场得到了观摩人员的高度赞誉。该机在小麦收获后秸秆未作任何处理的田块上,通过秸秆粉碎清理装置将地表秸秆粉碎、捡拾,经横向推送及气力提升后向后端抛撒,同时,反向浅旋装置进行破茬破土,完成苗床整理;播种装置趁秸秆未落下、地表无秸秆的空档进行洁区施肥播种;粉碎后的秸秆再由抛洒装置均匀覆盖于播种后的地面上,一次性完成了碎秸清秸、苗床整理、施肥播种、播后覆秸等作业工序,作业顺畅可靠、高效高质,株距、行距、播深、播量有序精确,完全符合当地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
饲草加工机械现状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达5.7亿吨,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占全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目前,国内农作物秸秆用于饲料部分还不足10%,在我国6%~8%的肉食由草转化而来,大量的秸秆被当作燃料造成资源浪费。发达国家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情况比较好,如美国约有20%的秸秆被用作饲料,约  相似文献   

14.
胡明 《销售与管理》2007,(11):I0012-I0012
河北邢台金太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培训为一体的专门开发农村新能源的高新企业。其前身是邢台临西金太阳秸秆气化炉厂,创建于2003年,是国内较早研究生产秸秆气化炉的厂家。拥有铸铁钢板式气化炉生产车间、新型复合材料秸秆气化炉生产培训基地、农村新能源科研中心。拥有自己的专家研发团队和知识产权。其秸秆气化炉产品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金太阳”商标。  相似文献   

15.
刘澜 《致富时代》2011,(12):172-173
随着作物秸秆产量的增加,大家对能源的充分利用越来越重视。尤其是作物秸秆的利用研究较多,多集中在用作饲料,发展养殖业;用作肥料,改善土壤结构;用作原料,生产食用茵等。利用玉米秸和小麦秸等作物秸秆为原料用于食用菌的生产在许多地区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刘澜 《致富时代》2011,(11):163-164
随着作物秸秆产量的增加,大家对能源的充分利用越来越重视。尤其是作物秸秆的利用研究较多,多集中在用作饲料,发展养殖业;用作肥料,改善土壤结构;用作原料,生产食用菌等。利用玉米秸和小麦秸等作物秸秆为原料用于食用茵的生产在许多地区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小型铡草机是直接用来铡切青、干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草及其他畜牧用饲草的,同时还可以用于农业生态建设的秸秆还田。然而,由于部分操作者不会正确使用与维护,在作业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的问题。本文以9Z—2.5型铡草机为例,谈谈常用小型铡草机的正确安装。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秸秆自古以来就是农村的燃料和肥料,但原始的利用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污染严重,这也是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不佳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主人公祝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平时喜欢钻研科技的他查找有关科技资料。经过反复的论证和试验后,发明了一种秸秆气化炉。该气化炉利用农村秸秆一、二公斤即可做一顿饭。效果与液化气一样,既安全又方便、卫生,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厨房的环境。目前,气化炉投放市场后用户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19.
《农机市场》2011,(4):64-64
2010年,常发集团建成了常州地区规模化秸秆回收无害化处理的示范点——沼气、秸秆气发电示范基地。项目运行以来,日平均发电2500度,日消耗秸秆2000千克,处理生猪粪便3吨左右,生产生物有机肥3吨。据估算,基地全年可消耗2000亩农田的秸秆,使10000头生猪产生的粪便得到循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以秸秆及残茬覆盖、免少耕施肥播种、病虫草害的药剂防治、机械深松为核心技术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各地的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机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如何提高秸秆还田机的使用效率、保证良好的技术状态成了广大机手普遍关心的问题.其关键就是了解和掌握正确的秸秆还田机的使用与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