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艳 《魅力中国》2010,(6):305-305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系列相反相成现象的浅析,以及对具有代表性的儒家文化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相似文献   

2.
作为对江忆恩战略文化研究的回应,作者在对中国明代战略文化与儒家文化的一致性问题进行重新验证后认为,明代战略文化是否反映中国儒家文化取决于明代决策者对儒家文化的内化程度。具体验证环节有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儒家文化的战略倾向;第二步检验明代决策者对儒家文化的内化程度;第三步考察明代决策者的战略文化倾向。虽然作者同江忆恩一样主要使用了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但是其研究结果却表明,中国明代的决策者不仅高度内化了儒家文化,并且表现出与儒家文化一致的战略倾向。这个研究发现说明江忆恩在对中国明代战略文化的定性中,从片面的文献选择和分析中得出一般性结论是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3.
余丹  罗平  潘东 《魅力中国》2010,(32):315-315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力量且辐射到亚洲各国乃至整个世界,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现代企业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中国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塑造时可以借鉴和吸收中国儒家文化的精华。挖掘儒家文化宝藏,发挥儒家伦理思想的合理内核,对构建儒家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企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刚  雷雨 《上海改革》1998,(11):23-24
当今中国正处于大转型之中,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社会变迁加剧,文化冲突激烈,价值规范重组;行政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必须具有精神支撑——现代的行政文化,才可能成功。而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之久的传统行政文化,对行政体制改革将不可避免产生影响。克拉孔(CIvcle Klukhohn)指出,一个社会要想从以往的文化中完全解放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离开文化传统的基础而求变  相似文献   

5.
团队法则     
团队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正是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团队精神的培育与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可以说团队精神正是扎根于儒家文化这片沃土才更加根深叶茂。  相似文献   

6.
方文  朱瑜  张莹莹 《黑河学刊》2008,(5):110-113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和人文精神。这些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与新时期大学德育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成为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所强调和重视的教育原则是我们搞好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韩国医药企业成功发展与儒家文化作用密不可分。儒家文化通过医药企业的人才选拔、教育职业培训、高层身体力行、内部文化运行、社会土壤影响药企文化。儒家文化对韩国医药企业的正面促进作用是主要的。儒家文化对韩国医药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弊端给中国的医药发展很多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郝世英 《魅力中国》2013,(17):120-120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千百年来潜移默化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家庭道德伦理思想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儒家学说主张家庭和睦,而维系这种亲和关系靠得是家族威望、家长权威下的孝悌观。这种思想极具代表性地体现在中国的四合院建筑中,形成了具有浓郁儒家特色的民居习俗文化,探讨传统民居中蕴涵的儒家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阴秀文 《走向世界》2011,(18):68-69
儒家文化是最光辉的文化。它不但是中国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书画仅是儒家文化的一方面。我们要相互结合,让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张子良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两千多年来影响中国发展的不是儒家文化,而是权力本位。权力本位是统治者借文化传达的主要政治理念,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使今天的中国社会在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后依然没能使人本真正回归。要使人本真正得到回归,必须对权力本位进行根本性解构,即进行文化与体制上的双重解构,从而实现人本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11.
香港和台湾的企业管理文化都融合了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华,具有非常相似的一面,但又因地制宜,异趣发展,各具特色。本文拟就港、台企业文化的异同点作比较分析,希望能对我国大陆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透过日本文化看日本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日本有两千年的交往历史,但在对日本的认识上还存在着盲点。崇拜强者文化、等级制度文化、武士道文化影响着日本,使之形成了恃强凌弱的外交、军国主义的外交。  相似文献   

13.
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从一定意义上说获得了成功。他的传教策略是把基督教的教义与中国的儒家文化相融合,找出两家的相通之处,成功地进行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利玛窦首先熟悉中国的文化,从心理上感化中国人,融合两种不同的观念,使基督教中国化,并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玛窦的传教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交流,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学习,代表了不同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刘晶 《魅力中国》2010,(35):278-278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将文化与设计理念融入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与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设计师要完成创造具有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就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结合历史文化和时代文化,扬长避短。文章利用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为着眼点来阐述中国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冯志珣 《魅力中国》2013,(29):294-294
中国文化的主流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情绪调节思想有着很丰富的内容,并且对西方文化的情绪调节思想作了补充,有助于扩宽本土文化的情绪调节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潘侠 《发展》2009,(11):111-111
中国吉祥文化伴随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并贯穿始终,具有丰厚的底蕴,本文通过对中国吉祥文化观念的阐述,揭示了中国吉祥观念的起源与发展的趋势,深入论述吉祥观念对吉祥物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悠悠华夏五千年辉煌文明,历史的厚重从不曾让人失望。为何只着眼名山大川的壮丽风景,却不深入体会其承载的文化之魂?文章概述了文化旅游的相关概念,浅析了影响文化旅游的因素及中国文化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从而得出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远大的前景,文化旅游在中国是值得坚持不懈推行的产业。  相似文献   

18.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是以培养和塑造具有中华民族品格的人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思想和文化体系,其本质上是一种人文素质和精神品格的再教育,属通识教育的范畴。十八大以来,重育儒家文化信仰,将传承和创新儒家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不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凭借儒家文化特有的价值内涵和行为感召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育良好的品格,解决其意识形态迷茫问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静态的,其更强调的是一个具有逻辑的历史过程,动态的.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难以避免要与长久以来本国土壤生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尤指几千年来占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即具有儒家文化色彩的意识形态发生冲突、对话与融合.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已是当前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关键和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价值     
《走向世界》2012,(4):14-15
在中国思想文化最高峰岿然不动站立了2500年的孔子,他的儒学在很长的时间里,代表着传统文化的主流,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格,形成了中国人基本的生活方式。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儒家文化需要的只是革新与流变,而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