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影响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内部与外部因素 (一)从公司内部分析 1.业绩压力。公司的业绩压力分别来自于内部与外部。外部压力主要来自于资本市场。因为证券分析师和股东所重视的是短期的获利能力和营业收入的增长,这就使管理层不得不明哲保身,投其所好。此外,管理层还必须对董事会及股东负责,董事会常常施加压力要求管理层完成财务及其他目标。在这种环境下,财务报告失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造成目前财务报告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公司内部分析主要有: 业绩压力。公司的业绩压力分别来自于内部与外部。外部压力主要来自于资本市场。因为证券分析师和股东所重视的是短期的获利能力和营业收入的增长,这就使得管理层不得不明哲保身,投其所好。此外,管理层还必须对董事会及股东负责,董事会常常施加压力要求管理层完成财务及其他目标,为激励管理层,公司还经常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将个人韵绩效及薪酬与经营或财务目标相连接。在这种环境下财务报告失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3.
于树静 《时代经贸》2006,4(7):56-57,62
管理层持股是一种公司内部的激励机制,目的是为了减轻代理问题降低成本,协调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的关系,达到股东利益最大化。本文是对已证实的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关系进行再次证明。  相似文献   

4.
年度股东大会为股东提供了一个表达他们对公司经营绩效关心的机会,这使得经理们设法表现出良好的经营业绩。为了回应股东的压力,经理们往往会在年度股东大会之前披露积极消息公告。具体来说,在年度会议日期前40天的平均累积异常报酬显着为正。尤其当股东对公司经营绩效越不满,会议前回报越是显著较高。如果股东对管理层的压力过大,如机构持股高或者高管薪酬较高时,过去的业绩不佳的公司就会表现出更高的股东年会前回报。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在正式公布定期报告前对公司未来业绩情况所作出的预测,属于一种内部预测性信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凸显.由此.一方面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这种内部信息的需求逐步增加;另-方面,为了降低相伴而来的高额代理成本、防止"柠檬市场"崩溃,公司也需要公布这种内部信息.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会选择管理层业绩预告这-方式向市场传递信号,这一问题也引发了国外学术界的在此问题上的争议.  相似文献   

6.
龚晓川 《经济论坛》2001,(22):41-41,44
公司管理层也即公司的董事、经理作为公司经营者的同时,其自身也是一个经济人。管理层在追求公司利益、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也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维护自身利益,管理层有可能采取措施去防止和挫败一场对公司股东有利的收购,收购与反收购就不可避免地引发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利益的激烈冲突。既然很难指望处于利益冲突中心又拥有控制权的管理层在收购与反收购之战中能忠实地履行公司、股东的义务,那么从法律上对目标公司管理层的行为予以规制就是非常必要的了。一、国外的管理层规制立法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多属公司内部机构主导…  相似文献   

7.
合谋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是目前经济学和财务学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因为股权高度分散而导致的管理层与外部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比如Berle和Means(1932)的开创性研究以及Jensen和Meckling(1976)的研究等等,这为“第一类代理问题”——管理层如何保护不是所有者的股东的利益,而是怎么去为自己谋福利——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现代公司治理环境下,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业内公认,它与董事会、高管层、外部审计共同构成公司治理"四大"基石。内部审计功能不仅限于对公司管理层负责,同时承担了对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以至外部社会的受托责任;内部审计对象不仅限于财务方面,而是向更多的管理领域延伸。基于此,内部审计的功能必须向适于现代公司治理环境拓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9.
代理成本、管理层持股与审计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导致了股东和管理层之间严重的代理冲突。上市公司降低代理冲突的主要途径是激励与监督,其中,管理层持股和审计分别是内部激励和外部监督的重要方式。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审计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质量。文章基于代理成本的角度,采用2005-2009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Logistic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和稳健最小二乘法研究了代理成本、管理层持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代理成本高的公司会寻求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倾向于聘请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层持股能起到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作用,减少代理冲突,从而降低公司对外部审计质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冬荣  杨阳 《经济师》2005,(12):40-40,42
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在外部审计得以加强的同时,内部审计并没有真正受到重视,对于内部审计风险,人们更是认为,审计不存在什么风险。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尤其是上市公司,受到股东、管理层、潜在投资者、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内部审计工作难度加大,再加上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公司经营风险加大,内部审计的风险也加大。  相似文献   

11.
钱赛星  陈漭 《经济论坛》2007,(3):122-124
一、上市家族企业的代理问题 (一)上市家族企业的代理问题 资本市场公司上市制度的显著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由此衍生出公司治理框架下双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其一是股东与经理的代理问题,表现为管理机会主义,即管理者在企业利益的幌子下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其二是控股股东与搭便车的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一股一票”的制度使控股股东有机会全面控制公司财务和经营决策,或者任命公司的最高管理团队。在参与决策和对管理层的监管过程中,控股股东可以获取大量的公司内部信息,当控股股东与其委任的或者聘用的高级管理层合谋就可以借用这些内幕信息牟取收益,为此不惜牺牲中小投资者,乃至社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证明了稳健性也来自于股东的需求,会计稳健性和管理层持股一样,是股东-管理层契约中的利益协调机制,当管理层持股较低时,就产生了对另一种协调机制——会计稳健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企业数字化转型完善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拓宽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了资源赋能的作用。那么,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通过资源赋能作用增加管理层激励呢?本文从管理层股权和薪酬激励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管理层激励的资源赋能作用。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了管理层股权和薪酬激励,这一效果主要是通过缓解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和提高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来实现的。当管理层权力较大或者CEO具有高学历背景、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较为薄弱、公司专业性股东话语权较小和公司所在省份制度环境较差时,上述结果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加管理层股权激励显著促进了公司创新投入,提高了公司的投资效率,即有效缓解了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此外,本文还排除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确保结论的客观真实性。本文的结论表明,数字化转型作为新经济时代的重要战略变革形式,可以赋能公司管理层激励,进而缓解公司的代理冲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公司股权结构集中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实施盈余管理并进行股权再融资后会引起公司利润回调,并可能对公司长期经营能力造成影响。本文以沪深两市实施股权再融资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导致公司股权再融资后业绩下降。进一步地,在热发市场中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幅度更大,引起股票错误定价的程度更高,导致股权再融资后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下滑的作用更为明显。此外,在发生控股股东股权稀释的公司中,盈余管理引起公司股权再融资后业绩下降的程度更为严重,这表明控股股东利用股价高估的“机会窗口”侵占外部投资者利益的动机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15.
银行管制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敏 《经济评论》2006,(2):125-130
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不仅受国别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治理模式,而且受行业特征的影响而呈现出差异性。银行业严格的市场准入、产品及经营范围管制既限制了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机能,也削弱了外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存款保险、中央银行担保和资金援助等危机预防和救助机制不仅增强了银行股东和经理层的风险选择倾向,而且对管理层的报酬激励补偿机制产生影响。管制下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股东与债权人、股东与监管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非常有限,内部治理是其核心。管制和监管作为外部治理的替代机制在银行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严格的银行管制并非有利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主要考察了作为内部治理机制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治理机制的外部审计制度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制约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有助于抑制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并且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公司聘请高质量外部审计师的动机越大。研究还发现公司选择高质量外部审计师的概率越大,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越小。说明无论是内部控制制度,还是外部审计监督制度,均具有一定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7.
《经济研究》2017,(11):150-164
本文基于2009—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和分析师盈利预测数据,从管理层信息披露和分析师预测的角度研究融资融券交易的信息治理效应。通过比较分析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与非标的股票,以及股票加入融资融券标的前后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差异,我们发现融资融券交易同时具有内部信息治理和外部信息治理的作用。其中内部信息治理效应表现为,融资融券交易的推出有效促使了管理层对非强制信息和坏消息的披露,提高了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融资融券的外部信息治理效应体现在显著降低了财务分析师对目标公司盈利预测的偏差与分歧。在控制相关因素以及通过双重差分模型控制内生性后,以上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通过影响管理层和分析师的信息行为进而影响公司的信息环境,这为融资融券交易改善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和市场质量提供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美国现行企业治理模式失灵是其经济难以真正复苏的主要原因之一。外部大股东介入公司运营非但没有带来理想中的效率提升,反而干扰了管理层的正常决策,加重了对劳动者的盘剥。金融资本家大肆攫取公司资源,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创新能力。股东治理模式误解了股东与经理人的经济关系,高估了股东投资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错把股东视为唯一的风险投资者与关键的创新推动者。此外在分析时所采用的同质化抽象处理也不利于普通股东。股东至上的观念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倾向于大股东的利润分配方案根植于以交换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不能据此来指导企业经营。我国下阶段的公司改革需要以适合我国国情的、专注于提升企业生产创新能力的新型公司治理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毛建文 《时代经贸》2011,(4):241-241,244
现有的管理层业绩评价和激励的实证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在设计管理层激励机制时,做到一要选取价值型的单一业绩评价指标,体现价值导向,形成价值创造的企业文化。二要使薪酬设计与价值创造挂钩。管理人员的薪酬随所创造的财富的多寡而显著变动,迫使管理层向股东那样思维,利用强烈的交易动机驱动管理者把精力投入到为股东也是为自身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20.
前言 美国国会于二零零二年七月三十日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强化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该法案素以条款严苛而著称,其中的404条款要求所有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公司管理层每年需就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评估报告,并要求独立外部审计师对管理层的报告发表声明,其内容包括建立和维护有效内部控制的责任声明、内部控制评估标准、管理层评估结论和外部审计师意见等,是此法案中最难操作、最复杂、耗费成本最高的一项条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