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经济失衡与调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逐渐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争论与战略博弈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内涵及其成本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全球失衡的国内调整与国家间调整,认为寻求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平衡和主要相关国家之间失衡调整成本分担的平衡是决定全球经济失衡调整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王波 《中国市场》2011,(20):1-1
<正>经济再平衡已经成为全球经济调整的重要议题。经济再平衡的提出,首先源于经济失衡的存在:一是不同国家之间经济的失衡,如赤字国与盈余国之间的经济失衡;二是一个国家本身经济发展的失衡,如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着眼于推动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在失衡指标、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促进共同发展等问题上加强了协调与合作,达成了解决全球失衡问题必不可少的新共识.但是,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作出持久的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4.
杨勇  胡渊 《商业时代》2011,(31):30-31
全球经济失衡一直是国际经济领域内的研究重点,金融危机导致了经济失衡的强制性调整,但调整的持久性备受关注。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方法考察美国经常帐户赤字的变化趋势,为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持续性提供证据。结果表明,美国经常帐户赤字有持续削减的趋势,这为经济失衡的持续调整提供了契机。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利益攸关方,必须做好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冯炜 《消费导刊》2009,(7):44-46
本文从中美国内失衡的国家因素、并利用国际政治经济学揭示的"市场-国家、财富-权力、经济-政治"三对关系的国际因素两个层次分析近年来的经济失衡现象,指出世界各国经济对美国国内市场的依赖正是此次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并认为这也是一种世界经济的动态均衡。最后希望"和谐世界"这种国际合作共赢模式可以为协调此次经济失衡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言论     
《中国对外贸易》2009,(1):10-10
“全球国家风险水平正向高风险偏移。全球经济失衡导致风险集中释放,经济全面波动;金融危机推动金融体系调整;贸易保护主义长期存在,中期内趋于升温等,这些因素都是国家风险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柴兴文  廖薇 《商业时代》2011,(25):54-55
全球经济失衡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刚刚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也深受其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中国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失衡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失衡现象也日益突出。现阶段,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全面影响的事态。引起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东亚储蓄率较高,美国的较低;美国经济的发展引起资产价格膨胀;美元在国际中的地位。全球经济失衡给世界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定要加快自身经济的发展,并对我国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以期提高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本文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措施,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于经济危机而言,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本的失衡,主要表现于资本失衡与全球贸易的同步产生,导致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获取了较大的利润。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很多的影响,并且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因此,本文针对金融发展状况与全球经济再平衡进行了分析,提出调整国家内部市场的结构与产业发展的措施,从而为促进中国市场的改革提供有利的依据,也为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经济失衡问题随着全球经济失衡的加剧和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化。经济不平衡不仅是国际经济领域的突出问题,也是一国开放经济运行的基础环境问题。在势态持续发展的刺激下,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在国内外经济学界收到了广泛关注,关于"全球不平衡"的形成原因、可持续性以及调整路径,众说纷纭,甚至对于失衡的定义也有颇多争议。本文先理顺失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然后对其形成的根本机制采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角度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1.
新贸易模式与世界经济失衡——基于NITP-GEM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贸易问题既是世界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球经济模型(GEM)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一个基于新贸易模式的全球经济模型(NITP-GEM),以此为工具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演变出的新贸易模式在当前世界经济失衡中的作用,及在此背景下汇率调整、贸易保护、财政政策等对世界经济失衡的调整效应。研究发现,在新贸易模式下,世界经济失衡是稳态解的必然内涵,是一种特殊的均衡,其他领域的政策和调整方案在世界经济再平衡上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2.
全球经济失衡的加剧引起了国际的担忧。文章首先采用类比先进经济体的方法,构建了中国1997~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数。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数以2004年为临界点,呈"倒U型"趋势,前期快速相似于先进经济体,后期进入缓慢调整期,降低了与先进经济体的相似度。计量分析显示,总体上,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得愈发相似于先进经济体,全球经济失衡程度加剧,但2004年之后,中国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探索,有助于改善全球经济失衡的程度。在未来的调整与治理中,中国需权衡好产业升级与人们生存发展的关系以及国内发展与国外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影响全球经济失衡的因素目前被归结为金融发展和国际分工优势上的差异。但这些因素并不完全是外生决定的,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这些因素之间的彼此联系也完全不同。基于这些经验事实,我们构建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模型分析框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理论和国际分工优势理论在解释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方面都存在着缺陷;一国技术与金融创新能力、所处的国际竞争位置和其在治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中的政策选择有着紧密的关系。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和所属阶段,中国在治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方面应采取以技术创新为主、以有助于技术创新的金融创新能力提升和国际经济组织治理为辅的模式,而不能仅着眼于治理金融失衡或分工失衡。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框架构建包括异质性生产率冲击的经常项目跨期理论模型,并采用1991—2014年65个国家(地区)的数据检验了两类生产率冲击对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特定生产率冲击会增加经常项目逆差,世界生产率冲击会提升经常项目顺差;国家特定生产率冲击的永久性和世界生产率冲击的非永久性是造成生产率冲击对经常项目产生异质性影响的主要原因。全球经常项目失衡主要归因于各国国内和国际实体经济,各国除了要加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平衡本国经常项目外,还需通力合作来调整全球经常项目失衡,而非盲目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一个借贷消费的失衡结构,而中国是一个高投资和净出口的失衡结构,两者单边倾斜式的发展通过国际贸易与资本市场平衡来支持了全球经济金融结构失衡,并在"金融恐怖平衡"下暗藏着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巨额财富的掠夺.中国应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以内需为主的产业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减少对出口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依赖,逐步加大黄金购买量,谨慎地购买美元资产,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样才能管理好巨额的外汇储备,摆脱"金融恐怖平衡"的枷锁,以保证国家利益和经济的长远发展与安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以及全球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实体经济、财富分配严重倾向美国等。本文认为,美联储连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造成这一系列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同时认为,美国贸易逆差的调整是必不可免的,美元必然贬值。中国面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失衡带来的风险,要主动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调整,即改变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策略,扩大内需,分散外汇储备,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同时要稳妥谨慎开放资本账户,保证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罗辑  黄丽君 《中国市场》2008,(40):27-28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全球经济失衡是长期形成的,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调整是一个极其困难和缓慢的过程,然而它已经并将长期影响到世界及各国的均衡性和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日益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一方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另一方面,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全球经济失衡是长期形成的,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调整是一个极其困难和缓慢的过程,然而它已经并将长期影响到世界及各国的均衡性和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日益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调整经济结构,主要是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五大失衡问题:一是储蓄与消费失衡,储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二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于倚重第二产业;三是投入结构不合理,物质资源消耗太多,技术进步贡献率低;四是人与自然不和谐不协调;五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文章提出,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明确三个问题:第一,转方式、调结构内涵会随着经济增长和矛盾积累而有所扩展;第二,转方式、调结构,就要适当放缓经济增速;第三,主要着力于深化改革和调整政策,推动转方式、调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