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调查研究报告》2003,(12):1-22
从产业基础、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体制因素和政策环境以及战略与目标等方面,分析了它们对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出路进行了探讨.要加强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加工贸易向高科技术产业方向发展;促进国内配套产业发展,延长加工贸易的价值链;加强基础研究,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加工贸易正呈现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加速转移的新趋势,这给内陆地区发展带来了机遇。文章以湖北省为例,通过对其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进行SWOT分析,提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和模式,构建了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江苏加工贸易产业升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江苏省的加工贸易的产业分布和产品性质进行了动态考察和调研分析,指出江苏的加工贸易目前已进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换代的阶段,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已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对影响加工贸易升级换代诸因素和产业升级效应的分析,本文对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球生产网络中山东省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越  曲建忠 《山东经济》2007,23(4):132-135
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方式。全球生产网络为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计量分析表明,FDI、劳动力素质、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和服务配套设施对山东省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何龙斌 《特区经济》2011,(11):225-226
本文通过区位商分析法,研究了陕、川、渝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最后提出,为促进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西移,三地要积极争取国家加工贸易西移的政策倾斜,要多途径降低物流成本吸引加工贸易产业西移,要立足区位优势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7.
产业内贸易对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要优化产业内贸易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升级,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跨国公司发展战备的转变,加工贸易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升级的捷径,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梯度升级,对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出口急剧萎缩.然而加工贸易确是当前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文章对造成加工贸易顺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进一步调整加工贸易政策:通过建立健全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完善加工贸易产业评价体系;利用出口转内销政策,将加工贸易内销和外销都作为政策的导向;利用加工贸易平衡的调节器--内外销弹性调节机制,促成加工贸易发展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加工贸易现状及转型升级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坚  孙荀 《特区经济》2010,(1):38-39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加工贸易现状的阐述,表明江苏省加工贸易处于转型期的事实,在对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行了SWOT分析后,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加工贸易对一般贸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王军英 《特区经济》2009,(9):278-280
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的加工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大,进出口额增长迅速,尤其是在1995年加工贸易出口在对外贸易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一般贸易。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加工贸易对一般贸易的影响途径,然后通过协整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一般贸易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姜丽  黄庆波 《特区经济》2013,(12):79-82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外贸易是影响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外部因素。出口贸易能够获取产业规模经济效应并改善资源结构、拓展国际市场和增加国民收入;进口贸易可以弥补国内产业结构失衡、提升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改善要素资源的存量和结构、有助于观念变革和制度创新,这些最终都将推动一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国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目前我国可以通过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与升级等措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新疆发展加工贸易的必要性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帼力 《特区经济》2007,(8):206-207
新疆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基础十分薄弱,加工贸易量与内地差距很大,长远看新疆加工贸易前景好,潜力巨大。新疆本地产品出口比重较低,加工贸易量明显不足,随着新疆整体设施环境的优化、贸易的整体转型升级,以及逐步承接的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新疆加工贸易对外贸增长的支撑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新疆应紧紧抓住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机遇以及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良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引导加工贸易在新疆落地生根和转型升级,提高新疆加工贸易在外贸进出口额中的比重,优化新疆的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推进新疆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邵金菊 《特区经济》2008,228(1):43-45
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从宁波市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出发,动态地考察和分析了宁波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水平,进而深入探讨了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加工贸易已成为上海市对外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上海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促进了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等。本文通过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率、加工贸易对上海市GDP的贡献率和拉动度、协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上海市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加工贸易增值率高于全国水平;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呈增长趋势;加工贸易出口对上海市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崔凯  孟令岩 《特区经济》2009,(10):87-89
近年来辽宁省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辽宁省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内涵加以分析介绍,结合辽宁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特征,对辽宁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崔鸽 《特区经济》2008,(7):236-237
从加工贸易的概念入手,分析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查找其在我国发展遇到的问题,并从多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试图探索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新模式,以使这一贸易方式被更理性化认识。  相似文献   

18.
肖丹丹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14-17
文章探讨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与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关系,分析山东省加工贸易相关要素比较优势的变迁。认为应该根据比较优势调整山东省加工贸易产业布局。建议将山东省加工贸易基地分为高端制造基地、技术研发基地、普通制造基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物流金融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等层次,并采取适当的引导性政策,从而促进山东省加工贸易产业布局的优化,更好的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林文斌 《特区经济》2011,(11):110-111
加入世贸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平衡由顺差变为逆差,进而成为常态并不断扩大,国内财富流失的负面效应日趋加剧。本文基于农产品贸易逆差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结构和农产品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和潜在风险的研究,比较了日本和澳大利亚保护本国农产品贸易的政策措施,提出完善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严重滞后于加工贸易的发展这一现状,接着从产业技术水平、政策、体制、外部因素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最后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