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目前我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 1.对工程成本管理认识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有些企业的经理一提到成本管理就想到这是财务部门管的事情,有些工程项目经理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造成技术人员、工程组织人员以及材料管理人员各自为政、妨碍企业整体目标成本的实现。工程成本管理应是—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目标成本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财务人员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2.
一、实施本土化战略的主要原因随着跨国公司之间、跨国公司与本土公司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考虑高级管理人员的本土化聘用。本土化战略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减少雇用费用,降低公司营运成本。跨国公司向其派往海外的高级管理人员支付的薪金及各种补贴待遇费用较高,如需支付不低于其国内水平的正常薪金、频繁往来的交通费、驻地住宿费、异地生活补贴等,欧美一些国家的跨国公司还在香港等地购置用于这些外派人员的周末度假屋。相比之下,雇用本土管理人员的支出较少,尽管其薪金水平已足以令这些人员成为中国的“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前倾向于纵向一体化的跨国公司越来越愿意将采购、运输、生产、销售等一系列价值增值过程进行分解,进而控制产品价值链中稀缺的战略核心环节,而将非核心的环节转移到具有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或区域。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的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对全球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有效治理,获取了巨大的利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人身上的社会财富的创造力,亦是人类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体力、技能和知识的综合反映。与传统的人事管理比较,人力资源管理更具有战略性。人力资源是国际竞争、市场竞争的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已成为组织管理方面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成功的大型跨国公司,其人事管理已发展成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的人事部门已上升为人办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战略部门。  相似文献   

5.
内部一体化作为跨国公司的一种经营战略模式,就是要将中间产品交易(特别是知识产品交易)尽可能地限制在跨国公司体系内部进行。跨国公司体系内的总公司与分支机构之间、分支机构与分支机构之间,以股权为基础、技术为核心、投资与贸易为载体。形成协同运行的有机整体,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由总公司加以全面控制和统一协调。长期以来,内部一体化是跨国公司成长壮大和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快的市场环境,要将目前广为采用的成本中心向责任中心转变,实行分权管理,按照管理民主化、职权分散化原理充分调动企业职下的主观能动性。管理会计不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行为,已经变成企业中每一个人员的自觉行为;管理会计突破会计师提供信息,管理人员使用信息的旧框框,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家提供工程仿真软件的公司,他们的产品已经被摩托罗拉等许多跨国公司和国内的大中型企业所应用,更主要的是他们从国外产品代理到自主产品研发,开发自有技术的发展模式,值得许多国内公司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通称代工或贴牌生产)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典型形式。在当前国际分工格局下,传统的国际间产业转移正相应地演进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与全球化配置。跨国公司将一个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而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的建设,将制造活动尽可能以OEM方式外包给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  相似文献   

9.
民营企业多是中小企业,有些企业的产品占据了市场的很大份额,在这个领域里承担着“老大”的角色,于是老板产生了无所不能的虚浮,甚至不愿将自己列入中小企业。正是这种“大企业管理幻觉”,导致企业的老板或主要管理人员从创业时的自信转变成自负,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管理组织架构,刻意体现层次管理而降低了效率,盲目追求规模而增加了隐性成本,过度贪求市场效应而增加了广告宣传费用,不切实际的多元发展分散并耗费了企业有限的资源,结果企业和老板的知名度更大了,效益却降低了。一旦资金断链,这些企业就面临着发展停滞甚至倒闭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市场的国际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迫使跨国公司不断调整它们的R&D机构,在R&D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应该采取何种R&D组织模式。文章详细分析了R&D国际化的五种组织模式,并揭示了当前跨国公司R&D国际化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民营企业多是中小企业,有些企业的产品占据了市场的很大份额,在这个领域里承担着“老大”的角色,于是老板产生了无所不能的虚浮,甚至不愿将自己列入中小企业。正是这种“大企业管理幻觉”,导致企业的老板或主要管理人员从创业时的自信转变成自负,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管理组织架构,刻意体现层次管理而降低了效率,盲目追求规模而增加了隐性成本,过度贪求市场效应而增加了广告宣传费用,不切实际的多元发展分散并耗费了企业有限的资源,结果企业和老板的知名度更大了,效益却降低了。一旦资金断链,这些企业就面临着发展停滞甚至倒闭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的许多名牌跨国公司纷纷收缩之时,数以百计的中小型公司正在国外蓬勃发展。这些微型的跨国公司被称作“小巨人公司”,是美国的一批有冲劲和进取心的公司。它们通常集中力量生产一种单~的、自己擅长的产品。它们比许多小型出口商要大而且先进,正在世界各地开设工厂、研究实验室和销售点。这些“小巨人公司”成功的秘密是:它们的产品在技术、设计或成本方面往往是独一无二的,这有助于使它们免遭变幻莫测的商业周期和货币波动的影响。一些专家们甚至认为,这些微型跨国公司正在重新塑造90年代以及90年代以后的全球性公司的形象。由…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技术研究与开发全球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企业竞争从产品竞争、生产竞争转向技术竞争,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技术竞争能力,跨国公司将研究与开发推向全球,本文对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模式进行研究,这对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道国腐败是影响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面临的腐败分为官僚腐败和政治腐败两种类型,从东道国政府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利益博弈入手,考察不同类型的东道国腐败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用2007年39个国家和地区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类腐败都会使得跨国公司倾向于选择非股权进入模式,随着腐败程度的增强,其边际效应逐渐减小,并且官僚腐败时跨国公司进入模式影响的程度高于政治腐败.  相似文献   

15.
内部转移价格一般系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相互提供产品材料或劳务在转账结算时所选用的价格。制定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必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是成本中心相互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以及有关成本中心之间责任成本的转账,一般应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二是产品或劳务的内部转移,只要有一方涉及到利润或投资中心,则应尽可能采用“市价”作为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基础。本文仅就内部成本中心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进行内部转移时成本计价如何制定进行探讨。为了分清供应单位与耗用单位的功过责任,加强各自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我们认…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以目标成本管理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中,本量利分析方法已成为目标成本管理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模式,这种分析的模式,提供了一是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划分,二是计算产品的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三是确定产品保本点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符其大栅会.拉为个\过的经营决策和控制提供了一些很有用的方法,同时,如将这种分析模式加以扩展可为目标控制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将本量利分析模式用于目标控制,首先必须对本量利分析模式作适当扩展,也就是将企业的目标(主要是利润目标)引入本量利分析模式,使本量利分析的扩展模式能反映实…  相似文献   

17.
蒋晓萌 《企业世界》2005,(2):16-16,13
多元化经营战略又称多样化、多角化经营战略,是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长期稳定经营,开发和发展有潜力的产品,或通过吸收、合并其他行业的企业,以充实系列产品结构,或者丰富产品组合结构的一种经营模式。它是一些大中型企业或跨国公司在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处理如下:①发放非货币性福利,借:基本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福利),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福利),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相似文献   

19.
黄静 《四川会计》1997,(5):30-32
作业会计的设计实施及问题探讨黄静○中国煤炭经济学院作业会计以产品或提供劳务的作业为归集成本的中心点,将成本归属到各项作业,再经由作业将成本归属到产品或劳务。它是“通过作业进行动态跟踪、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方法”。作业会...  相似文献   

20.
曹远光 《四川会计》2001,(12):19-21
乎所有的组织和管理者都对成本感兴趣,并表示极大的关注,对过去、现在及将来成本的控制是每个管理工作者的一部分主要工作。对于营利性质的公司而言,成本控制直接影响公司利润总额———掌握产品成本和劳务成本是定价决策或产品与服务组合决策所必不可少的。对非营利性组织而言,成本控制影响所提供劳务的水平,并影响该组织未来的生存能力。成本会计系统是管理者的重要信息来源。由于这个原因,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明白成本会计系统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评价、改进成本计量和管理体系。但是,在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后,他们发现完全依靠会计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