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员你我他     
《当代陕西》2001,(4):32-33
"法轮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充分暴露了"法轮功"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同时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全社会倡导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知识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任务艰巨而迫切.  相似文献   

2.
郭爱兰 《发展》2011,(6):128-129
教育转化"法轮功"练习者是中央的既定方针和解决"法轮功"问题的治本之策。邪教由于它存在的历史性以及社会客观性不是在短时期内能消亡的,但是应该把邪教的危害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3.
要想在反邪教斗争中取得根本性的胜利 ,就必须把数量可观的邪教痴迷者转化过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根据邪教受害者的不同情况 ,采取分类教育、情感式教育、启发式教育等方式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转化工作 ,使他们认清邪教的唯心主义本质 ,从而辨明真伪 ,放弃错误立场 ,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念。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在全社会持续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科学精神,提高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铲除各种伪科学、反科学的愚昧迷信活动滋生蔓延的土壤.这不仅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现代化建设,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彻底清除"法轮功"及其邪教本质的影响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轮功"活动此起彼伏,其危害罄竹难书.我们应拿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武器,深入揭批"法轮功"的荒谬无稽之谈.黑格尔在其著作<大逻辑学>中说:"对一个民族来说,哲学的作用就在于塑造民族精神,没有先进哲学思想的民族,就没有先进的民族,一个没有哲学的民族那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笔者以粗浅之见透过"法轮功"的现象,揭示"法轮功"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反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2006年,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区委政法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法工作全局,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综治、禁毒、防邪三项责任书为载体,以建设"平安平川"为主线,主攻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打整治斗争、禁毒斗争、防范邪教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六项任务,大力夯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推动政法综治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曾几何时,李洪志编造的“法轮功”邪教就象洪水猛兽肆疟全国。这个非法组织对国家和人民所造成的危害是触目惊心的。李洪志通过“法轮功”组织,极力宣扬他编造的“法轮大法”,蛊惑人心,愚弄群众。不仅从精神上操纵练功者,鼓吹“地球爆炸”,“末日来临”,只有练法轮功“才能消灾避难”,“度人去天国”等歪理邪说,而且从组织上进行控制,竭力发展全国性组织机构,争夺群众,甚至打入我们的一些党政机关和要害部门,试图发展成为同我们党和政府相抗衡的政治势力。谁不赞成他们那一套,谁要揭露他们造成的危害,他们就横加责难,进行围攻,冲击新闻单位,骚扰党政机关,甚至组织大规模的非法聚集活动,向党和政府示威施压。李洪志所编造的“法轮大法”,宣扬唯心主义、有神论,否定一切科学真理。宣扬有  相似文献   

8.
后进生作为现代"教育病理"的最明显的征兆之一,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社会问题.后进生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尽管我们很不愿意针对正在发展、成长着学生提及"差生"、"后进生"这样的字眼,但我们确实也回避不了这类学生的存在.既然我们不能回避他们的存在,我们更不能排斥他们,那么我们就必须关注他们,更需要寻找有效的教育转化他们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所谓"双差生",即思想品德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这类学生稍不重视,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和不幸.因此,做好"双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抓好"双差生"的教育转让工作呢?文章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更喜欢把"中国富豪"称呼为"中国新富阶层",他们幸运地在经济转型期横空出世.然而,他们的形象却似乎从未高大过,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日前在一次理论研讨会上,就痛斥了山西煤炭富豪的挥霍浪费行为.我们也习惯于骂他们"为富不仁"、教训他们要有"社会责任感".问题是眼下的我们,谁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危险的"多米诺":越是疯狂解构"财富原罪",越是难以建构起中国富豪的道德与责任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郭华东 《黑河学刊》2011,(10):24-25
天主教教徒进入美国后,长期处于新教徒主导的文化氛围与社会环境之中,其发展经历了颇多曲折。新教徒的态度与行为成为左右其发展的一大因素。在内战前的几十年,天主教教徒在美国的处境尤为艰辛。这期间天主教教徒与基督新教徒摩擦不断,冲突时有发生。梳理这一时期天主教教徒的处境,有助于认识当时美国的宗教格局,也可在较微观层次上,加深理解天主教在美国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2.
王慧 《新西部(上)》2009,(7):28-28,14
对高校班级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养要有科学的规划.应立足于"五早",即"早重视、早发现、早培训、早规划、早过渡".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既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开展工作的能力,又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13.
1日: 川沙镇的五好文明家庭代表及各界人士20多人联合向全镇人民发出了“抵制邪教从我做起”的倡议。 由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办,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发局承办,上海浦东游泳馆协办的2001年全国游泳春季分区达标赛在浦东游泳馆举行。 2日: 浦东新区科协召开科协系统深入揭批“法轮功”座谈会。与会者表示一定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新区的科普工作,反对迷信愚昧。 4日: 工商浦东新区分局为方便企业参加 2000年度企业年检,在市工商张江办事处设立年检受理处,对注册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企业实行网上…  相似文献   

14.
<0-6岁是孩子精神胚胎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正处在"吸收性心智期",他们要环境中吸收一切物质来建构自己,从环境中的人那里获得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如果跟他在一起的沐口人他开始就对他的行为关注过度,对他的行动限制过多,那么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这就是没有安全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李后强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题目叫《做有"契约精神"的社会人》,我以为,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契约精神"和"社会人". "人而无信,不知其何",这个"其何"就渐渐成了"契合" "契约"的必然产物,并且立定"契约"的双方应是平等的、公平的,否则就无法达成共识.因此,李教授讲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诚信、法治、规则、伦理"等,应是统一的集合体,它们各自阐述的是现代公民素养的一个方面. 而"社会人",主要是针对"学生"这一相对独立和封闭的整体而言的,当学生离开校园融入社会之中,整个生存法则和立世之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嚣尘上的厚黑说、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等思想都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很容易令人迷途其中.整个社会是大系统,作为"新人"身处其间而无力扭转,就需要有新的定位,需要适应新的环境,需要确定新的规则——这样,代表着最广大利益的"契约文明"就有了用武之地,成为所有人恪守的底线,而渐渐发展为现代的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16.
技术享乐主义,是指实践主体痴迷于技术所带来的无限的精神享受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与行为范式,是享乐主义的技术形态。受当前高校技术享乐主义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遭到了严重的消解。它主要从环境、政治性功能、渗透功能三个方面消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其消解的本质在于解体人的主体性与殖民人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民族性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方由于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诸多缘由,在各自漫长的民族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特色各异、风格独具的文化体系,这种历经数千年演化,继承,趋于稳固的文化传统,在人们浑然无觉之中,浸润、渗透了他们的灵魂,使其在社会变革和历史转折关头表现出迥然有异于其他民族的态度和行为反应,这种缘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特色思维"和"特色行为",不论用当今时代的价值标准衡量是否"科学"、"进步"、"合理",它都将在现实生活中,以一种令人难以抗  相似文献   

18.
张筠 《中国西部》2014,(32):52-57
讲台谢意人生,立德树就良才。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学校不仅是教育的主阵地,更是师德建设的主战场。"其身正,不令而从"。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师德建设上的制度设计、路径策略、文化培育,犹如师德建设之土壤,须精耕细育,方能修成"正果",正所谓"根深者叶茂,欲流远者必浚其源"。  相似文献   

19.
<正>"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他们认为,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  相似文献   

20.
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剖析西昌市"青年彝族移民"的日常生活.处于都市场域中的"青年彝族移民",一方面或多或少地继承着传统,信仰和宗教仪式成为父辈生活的象征符号,而家支和血统观仍在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在和主流文化的互动中,"青年彝族移民"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他们具有群体特色的社会生活,甚至影响了城市原住民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