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周圆圆 《物流科技》2005,28(12):I0001-I0001
ERP进入中国已十年有余,可是始终没有给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以亲近的感觉——先是高昂的价格,然后是混乱的概念之争,最后是让人沮丧的实施成功率。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从事大型ERP项目的实施和开发工作,丰富的ERP实施经验以及对国内企业的深刻了解使博科人认识到:只有让中小企业ERP自主,才是普及ERP最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7,12(12):70-73
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92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和自主平台软件供应商之一。博科帮助国内十余万家企业(包括3PL企业)成功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从低端到高端、从财务软件、企业资源计划(ERP)、商业智能(B1)到物流供应链管理系列规范的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3.
就在国内管理软件业界关于ERP是否过时的争执稍稍归于沉寂的当口,被人称为“变革ERP”始作俑者的上海博科忽然在为人所不看好的财务软件上大做文章,宣布推出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智能型财务软件。此举能否引发中国财务软件市场的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上ERP:科学管理为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国企业的"信息年",企业信息化被摆上了各位老板的桌面,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也成为行内的热门话题. ERP进入中国已有一段时间,但多是用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因员工人数少、运作流程简单,很多人认为ERP与他们无关.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中小企业面临如何利用资讯科技、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问题,上马ERP也进入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实施ERP问题与解决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ERP在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实施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实施ERP的可能选择方案,并对如何有效实施ERP系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ERP不仅是一套软件,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本文在分析广西中小企业实施ERP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即明确企业需求与目的,明确企业类型,理解和选择ERP,做好基础数据准备工作,制定详实的实施规划,分层、分步骤实施ERP以及加强培训工作等策略.  相似文献   

7.
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人治"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信息化工程在中国的全面深入展开,越来越多的企业信息化咨询和实施厂商,将目光投向了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他们希望凭借庞大的消费群体,再掀信息化狂潮.中小企业信息化浪潮能否给信息化厂商和企业带来新的腾飞和机遇呢?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呢?国内许多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有效的研究.本文将结合信息化的"人治"误区,谈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技术领先成绩斐然--访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付勇 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管理信息化为经营核心,以软件研发、咨询服务、教育培训为主要业务的股份制高科技企业,是中国自主软件版权最多的管理软件厂商之一,也是中国首款平台化管理软件和中国首款企业管理集成套件的拥有者,该公司的管理软件实施成功率、物流软件市场占有率都居同行业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ERP是集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信息管理管理系统。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都实施了ERP系统。介绍了ERP系统在国内医药企业实施的现状,介绍了ERP系统在医药企业生产系统,在医药商业企业及财务系统的应用,提出了在医药系统尤其是中小企业实施ERP系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嘉陵集团(以下简称嘉陵集团)不仅是国内第一家生产民用摩托车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个把中国摩托车推向国际市场的企业。今年以来,嘉陵集团实施“蓝海”新战略,以自主品牌为核心竞争力,以差异化产品抢占新市场,分别对东南亚、南美洲、非洲、欧洲等地实施不同的战略决策,促进了企业的较快发展。目前,  相似文献   

11.
冯巧根 《会计之友》2022,(6):96-103
"双循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必然,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一定阶段实施后的具体反映.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政府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情境所采取的主动应对,也是"制度型开放"背景下的一种战略配置.从宏观层面看,"双循环"是依法治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从微观层面考察,"双循环"借助产业集群这一载体重塑供应链体系,吸纳回归的广大中小企业."双循环"增进了管理会计的权变性,为管理会计制度博弈、行为优化,以及产业集群自主治理等提供了政策依据,并引导管理会计进一步向广度与深度拓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中小企业》2005,(2):51-51
据称,全球500强企业的80%已购买了ERP软件,目前正在推行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技术和敏捷化后勤系统. 在中国,面对市场竞争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国内企业纷纷握手ERP.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应用ERP系统是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需要.目前全国工商注册中中小企业占企业注册总数的90%以上,约1100万个,与此对应的针对中小企业ERP的市场规模被估计到10亿元人民币,到2008年,有望增值至55亿元.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国内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实施了ERP项目,ERP项目是否能真正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通过对30个中小企业样本的调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中小企业引入ERP的效率和规模收益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小企业ERP运行效率不高,且与企业规模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ERP(企业资源计划)低谷的时候,曾有人高喊:“ERP实施成功率为零”,一句话吓得多少企业领导视ERP为洪水猛兽。但据统计,近两年来,国内ERP实施成功率已达到20%,其中又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居多。占社会企业总量99%的中小企业,在资金、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等方面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提并论,反思它们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正在上马或将要上马的信息化工程的中小企业大有裨益。实践证明,中小企业要想取得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ERP不仅是一套软件,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本文在分析广西中小企业实施ERP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即明确企业需求与目的,明确企业类型,理解和选择ERP,做好基础数据准备工作,制定详实的实施规划,分层、分步骤实施ERP以及加强培训工作等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玉溪市中小企业掀起了实施ERP的热潮.虽然ERP系统的实施给许多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竞争力,但在这些企业实施ERP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甚至相当严重,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对此,我们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改善ERP在玉溪中小企业中的实施状况.  相似文献   

17.
左艳 《集团经济研究》2007,(19):311-312
能否成功实施和应用ERP是企业实现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等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关键所在.对于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国企业来说,ERP的复杂性使得企业在进行ERP选型和实施时面临种种困惑,而超过50%的ERP失败率更让决策者进行ERP投资时举棋不定.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多目标评价决策,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推行ERP的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RP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工具,是世界500强中80%企业的管理方法的一个共同点,受到了众多中国企业的关注和推崇--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众多企业争先引入.然而,国内企业实施ERP的成功率并不高,近年来,更是一度受到质疑.文章对企业推行ERP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究,以期对国内企业ERP项目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中国实施MRPⅡ、ERP系统状况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ERP实施中的相关问题,得出"最先进的系统不一定是最合理的"结论,试图通过全面总结我国企业实施ERP的经验,为ERP的成功实施提供借鉴,寻求ERP实施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实施ERP的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谦 《集团经济研究》2006,(35):139-140
通常认为,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既是从MPRⅡ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又是以这种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从一个更宽泛的层面上讲,它还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人力物力、计算机软硬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是企业在信息化社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直接面对在管理信息化方面走在前列的国外同行的竞争,严酷的竞争环境决定了中小企业引入ERP的必然性和紧迫性.但在我国大中型企业早期上马的ERP项目中,完全达到预期目标的不到20%,完全失败的达到50%,ERP的实施一度陷入困境.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逐步成为ERP的主要实施者,清醒地认识中小企业实施ERP面临的主要困难,认真思考相应的解决策略,对我国中小企业顺利实施ERP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