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当代青年出现迷茫、消沉以至于堕落等现象,根本原因在于道德信仰缺失,道德信仰缺失恰是道德信仰危机的具象化。要拯救迷茫的青年,就要重建道德信仰。首先,是对青年的道德人格进行重塑;其次,要加强制度伦理建设;第三,重视社会舆论引导,强化舆论监督机制;第四,创新道德信仰教育,使之成为常规道德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2.
道德信仰是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幸福本身就是道德信仰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人与组织道德匹配是从道德的角度分析员工与组织间的匹配问题。文章探讨了人-组织道德匹配的概念、模型及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认为当人与组织的道德匹配度高时,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及行为有积极影响,建议从增加违约成本、加强舆论监督、改进企业领导者道德标准等方面提升企业道德。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社会主义转型时期,一些地方的某些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进一步审视,就会发现是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信仰出了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分析其表现,阐述其原因,并从中寻求解决之路,使其顺应时代而重建。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11,(10):4-4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可在酒驾这件事里.酒似乎战胜了命,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以身试法者前赴后继.要酒不要命?对生命都不热爱了,不同情了.不敬畏了.又怎么有幸福、有道德.有信仰?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中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的今天,道德迷失、信仰缺失、信用危机随之而来,精神建设层面建设的相对薄弱和失衡已变得十分突出.面对诸多道德困惑,人们纷纷寻求加强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略论企业管理中的道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征 《企业经济》2003,(12):36-37
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协调活动,而道德也是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因此二者的结合———道德管理,则不失为企业管理中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道德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道德管理的局限性。最后,为其实施提供了一些简单建议。  相似文献   

8.
忏悔的勇气     
陆新之 《英才》2010,(10):132-133
对于老板阶层而言,他们自身的忏悔固然很重要,但是要获得真正有效的救赎,并不能仅仅靠信仰和道德。  相似文献   

9.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道德,这正是人类社会、人化自然与其他生命群体、自在自然的本质区别之一。那么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其实也生活在道德之中。我们在道德之中享受着所谓的该有的宁静的生活,享受着所谓的该有的稳定的生活。当然权利伴随着义务,同样我们受到道德的约束。人是伟大的,可以说创造了道德,但是也深深束缚在道德中,这时就产生对道德的反思,道德究竟是怎样起源的,道德的目的在于什么?  相似文献   

10.
企业道德资本已成为研究经济伦理的重要视角。本文试图将企业的人、事、物和由这三要素组织起来的企业管理制度与道德相结合进行研究,以期在道德力量的支援下,让企业运作更具效益,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将柔性的道德渗透形成企业的无形资本,即道德资本。  相似文献   

11.
隐士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群独特群体,但是隐士名称多样,内涵复杂,很难定义。从道德的角度探讨隐士内涵,隐士具有经济上的独立性和人格上的独立性两种特性,而这两种特性结合在一起表现为道德的高尚性。综上,对隐士的定义为纯粹的隐士是指轻视物质享受,注重自身修养,在经济上基本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具有独立人格,并且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的人。  相似文献   

12.
信仰与力量     
《中国企业家》2012,(18):35
19世纪"没有哪一个胜利者信仰机遇。"——尼采19世纪"享有特权而无力量的人是废物。受过教育而无影响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有些人在知识、道德、宗教信仰方面受过教养,但没有成为社会上行善的积极力量,这些人就对不起为培育和供养他们而花费的代价。"——亨利·戴克  相似文献   

13.
民间信仰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将继续长期存在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作为当今社会意识形态中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形态,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阐发民间信仰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寻找民间信仰与当前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之处,不仅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历史与现实的支撑,也是民间信仰随着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不断创新并时代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张莉  耿改智 《企业导报》2013,(1):127-128,30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关于善恶与是非的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是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系统。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利益的冲突产生了道德问题。企业的营销活动不可避免的会影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也就出现了营销道德问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传统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传统道德的断层及商品经济带来的享乐主义的冲击。使营销人员的营销观念产生了偏差,产生了假冒伪劣、贿赂、欺骗、虚假广告等不道德营销行为,不仅侵害了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利益,而且对企业长远的发展非常不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加速融合,我国企业营销道德的问题愈显迫切。本文旨在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企业营销道德缺失的原因,从而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做出理论上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公司道德与会计职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依存的基础是人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约束这种关系的规范依个体存在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一是作为独立个体人应当遵循的社会公德,二是作为某个组织成员,代表组织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它们分别应当是家庭美德、公司道德和职业道德。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道德建设应当重视和加强公司道德建设。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缺陷是过分强调职业道德在整个道德体系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公司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旗帜仍在飘扬,围绕党中央的领导,从各个方面思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十分重要,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将从道德角度思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冰 《民营科技》2008,(7):94-94
当前被教育者的道德问题以及由此而表现出的社会人的道德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了重视。同时,也注意到“去道德化教育”现象在我国已经露出端倪,它将越来越成为趋势而将影响教育方向和教育效果。从现象、方法、工具等不同角度,对道德教育的良性实现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8.
员工的道德能力是影响其伦理决策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285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从个体的道德能力角度剖析伦理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伦理型领导是否通过增强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勇气来减少员工非伦理行为。结果表明:伦理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勇气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文章最后总结了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并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德仁 《公司》2002,(1):6-8
求学道德经营,求效道德经济,是一种企业创新。进入新世纪,加入WTO,时代在呼唤道德经济。开发利用道德资源人是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现代企业经营,提倡以人为本。人力资源,一是劳动技能,二是人的道德素养。学历与能力相比,能力更重要;能力与品德相比,品德更重要。所以,道德是一种资源。决定先进生产力前进方向的是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就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首先,道德资源,决定自然资源的生态平衡。如为了“想要富,上山去砍树”,一片片森林倒下之时,就是条条江河泛洪之曰;为了“当大款,…  相似文献   

20.
随心理学研究的领域逐渐扩展和深入,其中有关社会道德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心理学研究的一大熟点(麻晓磊,2009)。现有的道德认知理论由儿童、青少年的道德形成发展历程角度出发,是道德理论领域发展较为成熟,地位较高的组成部分,主要阐述个体自儿童时期起至成年期间道德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定义内涵主要包括将对社会意义上的行为准则及执行准则的意义。皮亚杰多次强调了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逐渐向自律道德阶段过渡的一个渐进性过程,同时也首创了将实证研究方法应用于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领域,但皮亚杰未能对儿童道德教育所涉及的所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廖全明,2003)。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当时最系统全面的“道德发展的3水平6阶段理论模型”,通过对于当时既有的传统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加以综合考量,进一步构建了系统性的道德的发展理论,另外他还进行了一系列包含美国本土以及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被试在内的跨文化追踪研究(刘亚娟,吴荣先,2007),使得对于道德的研究更具有广泛性,也使得跨民族、跨文化背景下的个体道德差异受到了学者的关注。继科尔伯格之后,心理学家艾森伯格从亲社会道德情境方面入手,对于亲社会道德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个体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帮助的他人的利益间存在矛盾,把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罗鸿,2007),从独特的角度为道德研究打开了视野,就前人研究中有关道德禁令方面的缺乏进行了发展,但多是通过主观对于儿童的口头报告开展分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并不以科学数据形式呈现,其客观性、有效性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