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燕 《大众商务》2010,(2):239-239
为了统一规范解决东道国与外国投资者间的投资争端,1965年3月,世界银行制定了《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议公约》。我国于1993年1月7日正式成为《ICSID公约》的成员国,我国在许多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中都规定了解决投资争端的仲裁机制,ICSID仲裁机制的发展变化使我国开始面临一些新形势和待决问题,那么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利用ICSID仲裁机制的发展成果,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护的同时国家主权也免受侵害,是当前我国投资立法和条约实践中必然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ICSID仲裁机制在解决国际投资争端领域发挥的作用着越来越重要。在世界资本流通飞速发展的今天,国际投资的主体越发向企业、公司等大型资本组织扩张。伴随而来的是投资争端领域的当事人也越来越多的向以公司、企业等为代表的法人主体的转变。而其法人国籍便成为了能否适用ICSID中心管辖的决定因素。本文通过对ICSID仲裁机制下中心对法人主体管辖的研究,进一步说明法人投资主体的国籍界别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利用ICSID国际仲裁机制,从立法上,可将我国能作为ICSID当事人的机关规定为"中央人民政府及经其同意的其他政府机构";在ICSID仲裁的争议范围上,应将除有关我国法律有效性的争议和中国法律解释的争议和国有化合法性争议外,其他争议均可考虑同意ICSID仲裁解决;在协议仲裁要件上,我国除在有关的国际条约中约定ICSID仲裁条款外,还可在与外国私人投资者的投资协议中约定ICSID仲裁条款.  相似文献   

4.
WTO争端解决机制以其权威、高效、快捷、强制的特质及其国际性、独创性、专业性、复杂性和实用性,必将给入世后中国的争端解决机制带来巨大的冲击。在协商、斡旋、调解、调停、诉讼和仲裁诸多争端解决机制的具体解纷方式中,仲裁是常选的方式。检讨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仲裁制度,使之与国际仲裁制度对接与整合,将是我国入世后必须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投资条约仲裁是以国际商事仲裁为模板建立的,其不仅在具体规则中体现了"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特性,同时其实践中无不体现"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取向。投资条约仲裁在争端主体、争议事项、仲裁庭管辖权之基础等多方面存在特殊性。为避免投资条约仲裁与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等原则相冲突,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始了改革投资条约仲裁的努力,这些努力可以视为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成为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中美、中欧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的深入,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仲裁机制对我国的深刻影响日渐凸显。这就要求我国及时应对,对国内的相关法律机制作出适时调整,通过司法机制的衔接,国家豁免立法和对我国仲裁法的修改等举措,保护我国国家利益和我国投资者利益,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的仲裁机制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之间的比较,在争端解决机制上的不同,在其制度产生的背景的分析下,得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执行程序、常设的争端解决机构、惩罚制度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NAFTA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实践、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AFTA实施十年来,已有32件“投资者诉国家”的投资争端。在实际案例的仲裁中,仲裁法庭对传统的概念有新的解释,同时,各仲裁法庭对一些实质性标准的解释互有矛盾。这反映了该机制存在的问题,应在程序、机构和条款解释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下,国际合作与贸易壁垒并存,国际税收争议日益增加。传统解决国际税收争议的相互协商程序逐渐暴露出不效率、纳税人参与程度低、并不能必然解决税收争议等缺陷。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国际税收争议的仲裁解决路径上。一方面,在旧有的国际投资仲裁中,涉税投资仲裁已经颇具规模;另一方面,在投资之外的领域,OECD、欧盟、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德国等主要贸易国家也在力推税收仲裁机制。在仲裁机制逐步创新发展与税收争议解决需求日益增长的共同作用下,国际税收争议的仲裁解决路径逐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就我国而言,通过近年的经济增长,以及"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政策推动,正逐渐从被投资国向投资国、从次要贸易国向国际主要贸易国转型。在此背景之下,仲裁是更能保护纳税人与我国"走出去"企业纠纷的解决方式,应在适当时机审慎推动国际税收仲裁在我国的适用,构筑与国际接轨的税收纠纷解决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后半期以来,国际投资的重心开始从货物领域向服务领域转移。国际服务投资的大规模增长,给国际投资协定的组织结构、投资定义、投资保护、履行要求、争端解决机制等多方面的规范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当前的服务投资国际立法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推动并确立相关国际规则,发展中国家应保持应有的谨慎,在服务投资自由化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自身最佳利益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
ADR作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是一个总括性、综合性的概念,并且其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ADR这个术语涵盖了解决纠纷过程中的一个广阔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每种方法都是相对于诉讼的另一种选择,如:仲裁、调解、谈判等.这种新兴的纠纷解决方式深深地影响了我国的诉讼机制并且对传统的法律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在我国民事程序体系理论上被划分为解决纠纷程序和预防纠纷程序两种,而解决纠纷程序又可分为诉讼和非诉讼两种,在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中则包括调解、仲裁.所以本文在阐述ADR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仲裁与ADR的关系,并且试图给出在现行的ADR体制下如何完善仲裁制度,使其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投资日益成为与跨国贸易相提并重的国际经济支柱之一。对跨国投资的保护也成为当今社会各国间谈判的主要议题。国际投资协定在具体内容上已显现出与传统国际投资协定的很大区别,最惠国待遇条款作为其中的一个核心要素,在具体内容、适用范围以及投资仲裁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成为国际投资领域经济自由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体现了国际投资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世界贸易组织(WTO)体系与投资协定领域中的“国民待遇”条款存在差异,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仲裁庭在援引WTO规则时存在不同的解释方法,加上仲裁庭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国际投资仲裁的裁决存在不一致性,使ICSID等国际仲裁机构效力下降。投资仲裁中关于“国民待遇”解释的分歧,主要在于怎样用“竞争”概念来确定外国投资者与本国经营者是否处于“相似情形”。ICSID的权威性已经受到挑战,投资仲裁急需改革;应在WTO体系下建立统一的多边国际投资规则,使仲裁庭在援引WTO相关规则时能做出准确的、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何冰清 《全国商情》2009,(10):126-127,119
一些学者以及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指出,NAFTA争端解决机制授予了外国投资人直接挑战东道国国家主权的权力,公众利益和环境保护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NAFTA环境规则,并对Metalclad公司诉墨西哥政府案展开讨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与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贸组织继承和发展了关贸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其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解决争端的程序更加周密科学并更具操作性;解决争端的法律规则更为协调统一.它有效地解决贸易争端,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最惠国待遇条款在国际投资协定里十分流行,但是它并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在基本涵义一致的情况下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表述和适用范围在国际投资条约里各有差异和变化.对于具体的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要结合国际投资条约的具体条款,运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条约解释规则加以解释,才能够准确把握和恰当适用之.  相似文献   

17.
无论从仲裁发展历史、仲裁本质,还是目前国际仲裁实践、我国缺失临时仲裁弊端等来看,我国都应当承认临时仲裁.当前,缺少临时仲裁弊端日益显现和严重.应当从仲裁协议内容、临时仲裁协议认定、仲裁员资格和选任、临时仲裁庭组成和职权、仲裁庭与法院关系来构建我国临时仲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理解、掌握并合理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并制定有效的、符合<WTO协定>的对策,以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RCEP现行文本就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没有作出特别规定之情形,建构该机制在当下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既有的多边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和缔约国间双边投资协定所涉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对于解决RCEP下的投资争端存在力所不逮、制度缺位等不足,建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很有必要;同时,传统国际投资争端仲裁模式、区域投资法庭模式、争端预防模式和多元化争端解决模式等国际典型投资争端解决范式为该机制构建提供了可借鉴性,使该机制建立具备可行性。建立RCEP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原则应当包含最大公约数原则、融贯性原则、灵活高效原则和渐进性原则,以回应各国利益诉求、体现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改革趋势并反映RCEP文本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