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企业是一种“将资源变成财富的组织(杜拉克)”,那么,企业核心能力的最本质内涵在于创新,即为客户创造新生活。这是我们确定企业运行与发展战略的前置定位。从更直接意义上说,它乃以为客户创造新生活为主导、具体而有效地推进企业市场开发战略为根本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2.
微语录     
《山东企业管理》2014,(3):23-23
什么是成功?就投资而言,成功在于创造高回报率:就企业而言,成功在于创造更高利润和就业:就人生而言。成功在于你自己内心深处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3.
二十年前,大家非常陌生的一个名字——《中国企业家》横空出世;十年前我们响亮地打出了”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只有造就强大的企业才能造就强大的中国”这样的核心理念。我们杂志创办20年和二次创业10年来最大的价值,我们认为就是创造了一个共识.创造了一个有关于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价值在全社会的共识。但是也非常遗憾,近两年,尤其是2004年以来,这个共识在某种程度上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4.
谢付亮 《经营者》2004,(9):118-118
无论策划如何表现得“神圣”或“神秘”,策划的实质始终在于创造性的整合资源。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策划的实质,我们才会在实际策划中为企业或社会创造更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行企业财务报告价值相关性的缺失,价值报告提出的目的在于协调企业衡量其真正价值,重点在于报告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以及如何把这些创造价值的活动更有效地与市场进行沟通。本文根据企业能力理论,在对企业能力进行价值分析的基础上,透过企业能力的角度对企业价值进行透视,并提出企业价值报告应披露的内容及方式。  相似文献   

6.
如何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当代企业管理者的核心课题。激励的本源在于对职工学习、探索、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于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为此,笔者设想了这样一种激励模式:尊重(Esteem)-培养(Educate)-促进(Enhance),即“...  相似文献   

7.
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或在晚上入睡前,企业的管理者可以试着给自己提一些问题:我们每天做了什么?我们做事情的方式和态度是否能一直把我们带向正确的地点?我们工作的结果是否能创造价值并且能否持续创造价值?我们全力以赴,殚精竭虑,是否感到生命获得了平衡和快乐?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眼中只有价值,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创造价值的创新才有意义。换言之,创新的价值就在于价值创新、价值创造。 如果说利润是资本的冲动,那么价值就是企业的冲动,实际上价值也是企业创新的冲动。  相似文献   

9.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认为机会成本对决策极为重要,而沉淀成本根本不重要。由于在现实经济条件下,沉淀成本是否给予补偿具有重要的再分配效应,特别对体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而言,在改革过程中实行“有进有退”和“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情况下,必须考虑沉淀成本对国有企业存量调整障碍影响。在依据沉淀成本概念基础上,我们重新找到了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之间的界限。换言之,沉淀成本大的行业不具有竞争性,并且产业调整困难重重。而沉淀成本小的行业具有竞争性,并且产业调整非常容易。这样,我们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新的政策建议,在于政府有效地降低或补偿沉淀成本数量,以促进生产要素充分流动,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内部与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升、消费需求变化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得以生存和成长的关键就在于不断地创造新产品和改造旧产品。创新可以说是使企业永葆青春的唯一途径。为了使企业更具竞争力,每一个企业都应把开发新产品、创造产品的新价值作为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日本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造就了索尼、松下、丰田、YKK等著名企业和品牌。研究这些日本企业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深入研究顾客,不断满足顾客需求,用优良的产品和服务赢得顾客。日本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企业的商业行为。  相似文献   

12.
物资企业经营滑坡引起的反思董德信今年以来,物资企业销售额大幅度下滑,经济效益普遍下降,相当多的企业出现经营亏损或临近亏损边缘,企业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出现这种状况,固然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主观方面,在于我们物资企业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3.
项兵 《中国企业家》2006,(1):145-145
三年前借助中国企业领袖年会这个平台.我呼吁中国一定要反思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同时也要反思民族企业进入世界企业的思维模式。我们中国企业的思维模式一直是价格战,这个思维做下去一定是杀敌一千,自损一万。这是同归于尽的战略.树敌甚多。把别人的工作机会抢过来创造了我们就业机会,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将来还会持续地为中国创造就业机会,但是我们中国企业家如果都是这样的思维,政治家救不了我们,外交家也救不了我们.只有我们自己救自己。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前,大 家非常陌生的一 个名字——《中国 企业家》横空出 世;十年前我们响 亮地打出了“国力 的较量在于企业, 企业的较量在于 企业家,只有造就 强大的企业才能造就强大的中国”这 样的核心理念。我们杂志创办20年和 二次创业10年来最大的价值,我们认 为就是创造了一个共识,创造了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世界著名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创造了企业赢得市场的优势,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要培育和创造一种符合企业实际、催人向上、开拓创新、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魅力在于.利用荣誉感和其他精神动力,使员工自觉自愿地为企业枣献。  相似文献   

17.
逆向营销三要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创造性思维方式的一种,逆向思维的特点在于改变常态思维的轨迹,用新的观点、新的角度和新的方式研究和处理问题,以求产生新的思想,从而进行创造性活动。在现代营销活动中,将逆向思维的方法融入其中,就会创造出非同一般的业绩。美国著名企业家艾科卡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逆向营销的范例。60年代中期,当时在福特一个分公司任副总经理的艾科卡正在寻求方法,改善公司业绩。他认定,达到该目的的灵丹妙药在于推出一款设计大胆、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新型小汽车。在确定了最终决定成败的人就是顾客之后,他便开始绘制战略蓝图。以下是艾科卡如何…  相似文献   

18.
企业管理需要不断探索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生产资料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这些生产资料中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应用它们所创造出来的财富,推动着生产力更大的发展。我们现在一天所生产出的产品,无论从数量还是其所创造的价值,都是以前无法比拟的,“富可敌国”对于有的国家的一些人来说,已经不再是一句形容词。千千万万的企业在创造了无数财富的同时,也造就了许多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这些优秀的企业管理者的共同特点是善于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弱点,并且不断进行改进。企业管理不再是粗放型的管理方式,而是向着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陶晨 《企业世界》2004,(8):29-29
首先我们要理清思路。信息化的难点不在于“信息”而在于“化”,我们可以买到技术、买到产品,但如何挖掘其潜力,将产品和技术应用于管理生产的决策,始终是—个难点。因此,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十分重要。其次,我们必须关注我们的外部环境。信息化建设光靠一个企业显然是行不通的,建立起—个良好的价值链,必须要有—个外部的共同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企业应该持一种观望的态度、信息化的脚步就可以放缓了。因为信息化不仅提升了—个企业的竞争力,还是企业进入某些特定行业的敲门砖。从整体的角度来讲,一家企业的信息化对于其它企业的信息化是有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的战略盲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欣 《中外管理》2004,(11):42-44
在“执行”于中国大行其道时,我们的战略好像已经不在话下了,事实果真如此吗?长江商学院的齐大庆教授认为:非也!其实对于战略的理解,中国企业依然似是而非。我们过去的“成”,成在战略,我们现在的“困”,依然困于战略。我们未来的“盲”与“茫”,也还是在于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