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8,各大媒体都出现了一系列关于浙江制造业"倒闭停产"的报道,大部分报道都把这些"倒闭停产"问题归咎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新劳动法的出台导致劳工成本上升,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导致出口利润下降,银根紧缩导致中小企业投融资困难加大等等.  相似文献   

2.
任泽平 《山东经济》2012,(6):18-20,60
本次危机应对的成功之处,是吸取了大萧条的教训,通过大量投放货币以支撑商品价格和资本市场,恢复了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阻止了投资和消费的过度恶化,短期内平息了金融危机。但教训是,由于刺激政策时间过急、力度过大,供给未能有效调整,产能过剩未能有效削减,工资、福利和汇率未能有效降低,主要国家改革乏力,微观企业缺乏创新活力,从而导致实体经济竞争力恢复缓慢,"美债危机"、"欧债危机"等次生性危机不断反复。鉴于此,认真研究1929年大萧条和2008年次贷危机两大危机演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对于认识危机、总结教训、增加应对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叶丹丹 《北方经济》2014,(11):66-67
正温州自2011年爆发民间借贷危机以来,房价持续下跌,实体经济也受到很大冲击,很多知名企业出现倒闭。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对温州走出现阶段的经济困境,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向高端发展起关键作用。一、文化创意产业概念1998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创意产业是由个人的文化创意、技巧及才华来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开发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周汉民 《上海改革》1998,(10):39-41
此次亚洲金融危机的性质是两个危机的重叠发生。一个是货币危机,一个是金融危机。货币危机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的对外价值剧烈地贬值,这样的贬值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此次亚洲某些国家的货币汇率下挫最高是86%。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机构出现了流动资金困难和严重的资不抵债而发生的支付危机,从而导致金融机构的倒闭,并引发社会动荡。泰国从去年七月到今天,金融机构倒闭超过了三分之二.日本在未来的岁月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的金融脆弱性与生俱来,金融危机与银行倒闭是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从世界范围看,除了宏观经济恶化、金融监管缺乏导致银行倒闭外,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缺位引发其声誉急剧下滑、道德风险加剧也能够引发银行危机。从银行诞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1932年开始的中国棉纺织工业危机中,民族企业发生的"奇异"行为:产品大量积压、市场高度萎缩、大量企业停工改组以致倒闭的状况下,民族纺织工业在总体上不但没有缩减生产规模,反而在极力扩大。作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不止一端①,但是"九.一八"后,在已形成日本经济、军事对华全面侵略和控制的总格局下,民族纺织工业丧失对国内市场的自主权;为应对在华日本纺织势力的压迫,他们不能不谋求最后一线生存机会。这应是导致民族纺织工业行为奇异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张倩 《魅力中国》2009,(15):35-36
"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从洗劫华尔街开始,逐渐演化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断显现,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日益严重。我们应该从危机中吸取教训,在正视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深刻影响的前提下,对国际经济和本国经济的走向审时度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保持信心,从而应对和化解危机。文中笔者重读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结合该原理中的三大心理规律,阐明该原理对于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金融风暴正不断向世界蔓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透露,2008年上半年全国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面对危机,企业究竟应该怎样去做?本文从"增强创新发展的信心、把握好推进创新的原则、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企业应对危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品牌意识的增强,企业间的品牌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面对品牌危机的可能性也大大加强。文章主要以此前热门的"王老吉"品牌事件作为载体,通过对于"王老吉"事件的缘由进行详细描述,来分析此次"王老吉"品牌危机的成因。并在此前提下,提出几个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最后,通过对于"王老吉"品牌危机事件的总结,对此进行一定延伸,提出一些适用性更加广泛的应对品牌危机的方法,以此来给其他企业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东星 《特区经济》2009,(12):85-87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造成很多美国金融机构的倒闭,很快危机又蔓延到世界其他各国,引起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致使全球的金融资产遭受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对美国金融危机和1997年由泰铢贬值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进行对比,说明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并且指出这两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世界     
4756家上半年日本倒闭企业数量连续5年同比下降日本帝国数据库7月8日发布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日本共有4756家企业倒闭,比2013年同期减少10.4%,该数据已连续5年同比下降,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好状态。其分析师认为,企业倒闭减少的首要原因是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公共建设项目增加,建筑业企业破产相应减少;其次是政府提高消费税导致提前突击消费,企业因此订单增加、倒闭减少。  相似文献   

12.
债务危机是刺激政策负作用延续 如果说2008年金融危机的标志性事件是雷曼兄弟的倒闭,这次的标志性事件就是美国国债评级下降,所以上一次的危机叫做次贷危机,而这一次的危机叫做债务危机。从国际上来说,二者之间是有直接的内在联系的,因为美国应对次贷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去杠杆化。现在金融企业杠杆力有所降低,但实际上有相当多的杠杆是转移到了政府。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银行频繁发生危机的事实表明,银行危机对金融体系乃至实体经济都有着系统性及破坏性影响。银行倒闭事件所导致的成本会很高,有的仅占GDP的几个百分点,而有的则多达GDP的50%。为了避免和减轻银行危机的相似性及其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重创全球经济,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陷入深度衰退,一些转轨国家甚至同时出现了货币危机、股市危机、债务危机、实体经济危机、经济增长危机以及政治危机。面对这些危机及其所导致的金融动荡、经济下滑、居民收入下降、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时代,企业运行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企业组织结构、运作模式也相应日益复杂,而管理能力和资源条件却相对局限.企业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有陷入困境的可能,在危机来临时,企业往往应对失策而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倒闭.但是,有危机并不意味着不能闯过危机、化解危机.企业危机按照危机生命周期理论,裉据危机各阶段的特点提出应对策略,使企业在危机前防患于未然,危机时转危为安,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了解国外学界对新经济政策的看法,有利于我们坚定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心。国外学者主要从应对经济危机、应对政治危机、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以及资本积累的需要等视角,来论述苏联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形成了巨大冲击,导致众多企业发生财务困难,包括我国一些企业在内的许多企业面临倒闭或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  相似文献   

18.
《天津经济》2012,(6):17-24
欧债危机目前形势十分严峻,债务危机至今仍在发酵,直接风险是希腊可能会退出欧元区。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国的转移,关联全欧甚至全球,如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形成"后浪更比前浪高"的海啸波及效果。欧债危机由于政治、财政政策及内部救援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不断发酵,使得中国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应采取警惕地方债务风险,稳定外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等措施来积极应对。同时,天津市也应发挥其现有优势,沉稳做好应对功课。  相似文献   

19.
这次金融危机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已一年多,大量分析研究已经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危机的成因、性质及其通过金融衍生品方式所形成的危机转移和扩散方式。然而,对这次危机的最终涉及面到底会有多广、持续时间会有多长、对实体经济的伤害程度会有多深,目前在经济学界还没有取得共识。因此,通过对经济长周期的剖析来考察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处在经济长周期中的什么阶段,将有助于我们判断世界经济今后的走势,研究中国经济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并走出自己独立的经济增长行情。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并度量了危机传染过程中的多米诺效应。它是引发金融危机传染的多种渠道之一。我们通过描述性统计和Logit离散选择模型考察了多米诺效应的存在性,并利用离散型贝叶斯模型刻画出多米诺效应的路径,同时借助样本内预测分析了其对实际数据的解释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危机向亚洲新兴市场传染的过程中,中国香港和日本市场是形成多米诺效应的重要媒介,它们对美国金融事件做出的剧烈反应,最终导致了亚洲新兴市场"自促成"形式的危机传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