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糊语言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糊语言学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基本特征,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人们认识到利用语言的模糊性能很好地提高语言的表现力,这是由模糊语言自身的美学特质所决定。模糊语言作为审美客体能给审美主体以精确美、含蓄美、朦胧美、幽默美和意境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语言可以分为语言技能和语言成分,人们运用这些语言技能和语言成分的能力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语言交际模式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支际策略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学说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对语言教学的传统看法。传统教学观念最大的弱点和缺陷就是忽视了对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专科院校公共外语教学中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笔者经过多方面调查和思考总绍出其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3.
作为语言研究领域的一种假说,语言相对论有关语言决定或影响思维以及语言表征对现实世界相应感知的论述触发的是语言本质问题,体现了对语言本真意义追寻的思维轨迹,并系统、拓展和深化了历史上的相关理念。  相似文献   

4.
绘画是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感情的艺术,它通过光、色彩、线条等等独有的视觉语言唤起人们的审美感情。其中,色彩作为最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艺术语言是画面结构的重要元素和表现,是诸多绘画形式中给予受众视觉神经反应最快速、有效、最具张力的视觉表现。由此而引发出一种内在的精神感受,传达出作画者与欣赏者对客观物体美的感受的契合与共鸣。体现出色彩作为艺术语言的独立性,而产生独特的艺术美感与感染力,同时为艺术氛围的  相似文献   

5.
中西思维方式与语言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是英语学习中提高语言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本文概述了语言与思维方式的关系,探讨了中西思维方式对各自的词汇、句子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提出有意识地增加学习者对思维差异的敏感性,可以使所写英语句式更地道,更纯正。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在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幼儿园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训练至关重要。本文就幼儿语言能力培养训练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能为提高幼儿语言能力培养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使之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指导学生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倡导学生创造美。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散文的语言教学要反复诵读品味语言,认真推敲、揣摩语言的表现力,正确体察语言的情感感受和认识了解散文家的不同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言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模糊语言,其结果不是使表达的意思模糊,相反它能大大丰富其表现力.本文首先对模糊语言的先行研究和功能作一个简要的介绍,继而以散文、诗歌和小说的实例(主要是《红楼梦》这部作品中使用的模糊语言)分析阐述模糊语言的美学功能,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习语是语言里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单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是历史流传下来的精炼语言,有着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文章通过探讨英汉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的影响,提出几种有效的翻译方法,旨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达到清晰、易解的目的,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隐喻语际迁移在语言学习中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隐喻语际迁移认知层次的划分及其理据性分析反映出,语言相似性和语言相近性的认知关系是从一个源域向另一个目标域发展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不断的感知变化以达到对目标域的认识.语言相似性和语言相近性不仅标示出事物的相互联系,而且是语言学习据以运作的重要机制,这对语言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心理语言学中影响较广的语言感知的五种理论模型:肌动理论、合成分析理论、模糊逻辑模型、轨迹模型和交股理论。各种模型之间有类似的理论,也有互补。通过对比研究,本文指出了五种理论模型在解释语言被感知的过程中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为主导资本,信息为主导资源的崭新时代,新的社会需求使人们对话言能力有了新的认识,该文结合时代对人的语言素质的要求和浙江方言区非师范院校学生的普通话实际情况,探讨了普通话训练要以语音层级为主,兼顾词汇和语法层级,精心设计训练方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语言学家对交际语言能力的界定,重点介绍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的理论框架,阐述交际语言测试的特征及英语测试的基本原则,指出交际性语言测试是语言测试的理想模式.为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本文作者提出英语口语测试要采用主观性测试和直接性测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澄清人们对于“交际能力”这一概念的片面理解入手,参考《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并联系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新看法。作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语言输出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亦即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言测试是测量语言能力的工具。语言测试学与诸多学科有着很深的渊源,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其中,语言学研究与语言测试有着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从西方语言学发展中出现的比较有影响的流派及其主要理论着手,主要探讨结构主义语言观、功能语言观及交际语言观对现代语言测试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语言有三大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新词语能让人感知到社会生活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睛雨表”。在对英汉新词研究中,差异对比研究较多但对两者共性的研究较少。通过对比,找出英汉新词在理据、构成等方面的相同点,探讨英语和汉语的共性,提出语言发展中语言和文化趋同的趋势,对二语学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语言测试越来越强对语言交际能力的测试。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是国家目前大力推行的考试模式,该考试体系以考查语言交际能力为核心,不仅测试语言知识,而且把测试重点放在运用语言能力上。本分析了交际式语言测试特点,指出PETS中对语言交际能力测试的内涵与交际式语言测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语言的人力资本性质,引入语言"Q值"量化其经济价值,并以此修正Grin模型分析小语种语言存在的必要性.分析结果表明:(1)语言的Q值越大时,也即这种语言的生命力越强时,人们投入这种语言的时间就会越多;(2)基于文化和政治上的原因,在小语种语言有必要保护的前提下,刻画出小语种语言存亡边界、改变小语种语言的语言态度以及小语种语言的使用人数,可以使小语种语言从死亡区进入生存区;(3)在对小语种语言保护的制度安排中,持久增加使用小语种语言的人数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交际语言观认为,语言学习者拥有交际能力就是同时拥有语言知识和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于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各级外语教学的共同目标。论文探讨了交际语言观的内涵和交际语言教学法,交际语言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最大目标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接受,交际语言教学也逐渐成为一种公认的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