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两大重要的调控手段之一,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提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确定性,接着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有效性问题,并通过总结货币政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规则、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转型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央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梳理和归纳,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变动因,以及如何发挥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良性作用,最终推断出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变的动因是:数量型货币政策逐渐失效,利率传导机制逐渐完善以及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等。  相似文献   

3.
周光友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11):141-144
本文将电子货币引入货币政策的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电子货币降低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削弱了传统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效用;增大了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论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深化,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并逐渐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由于市场规模有限、金融一体化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制约。我国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低下。因此,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理论和成功经验。通过扩大股票市场规模、调整和优化市场结构、疏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渠道等途径,构筑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基础条件。同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后,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应确定适当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改革货币政策运行机制。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同时关注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从而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相似文献   

6.
受2013年6月美联储表态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行为及其预期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剧烈地动荡,而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步伐却并未由此止步.这不仅会作用于美国的经济增长路径,同时也必将会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遭受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外溢性风险.文章就当前美联储退出QE预期及步伐加速的背景下,分析了美联储退出QE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从实体经济传导和金融市场传导层面探讨了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认为美联储退出QE对我国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并最终提出了以“保持稳定”为目标的防范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溢出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建筑行业及其产业链为例,研究疫情防控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疫情冲击下经济复苏的传导机制及政策效果。(1)为捕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信息,本文采用LDA模型对中国资讯行数据库中26568篇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新闻建模,首次构建了中国疫情防控政策指数;(2)选择复杂网络因果模型对CSMAR数据库中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1743家上市公司进行传导机制分析,准确识别出疫情防控政策对经济复苏的影响途径与作用力度。研究发现在疫情冲击下中国疫情防控政策有效阻止了新冠病毒传播,通过货币政策的配合,疫情防控政策对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房地产业、租赁业是正向因果影响而对房屋建筑业和建筑安装业是负向因果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柏 《工业技术经济》2008,27(3):153-155
宏观经济框架下不同经济指标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颇受关注.本文通过离散选择模型,分析检验了利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外汇储备增长率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状态的概率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根据现实经济状况,具有一定的内生属性.外汇储备增长对我国货币供给量具有重要影响,建立和完善与开放经济相适应的货币政策调节机制才是实施有效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外部财富的作用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本文从贸易传导渠道及金融传导渠道出发,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并阐述了双渠道传导下,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外部财富的作用机理,同时运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贸易传导渠道对外部财富起正向积累作用,并从金融传导渠道对外部财富进行负向削减,两者存在抵消效应。且我国第二产业产值比及第三、二产业产值比的扩大对外部财富存在区别影响。当下正处于全球产业链重构关键时期,本文期望从调整外部财富角度助力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的区域异质性效应是指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形成的差异性效果。与大多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首先运用AD-AS模型梳理出了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应的形成机理,然后采用中国31个省域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指出了货币配给机制与外汇管理机制是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应的主要因素。本文建议:为消除异质性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实施区域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改变银行信贷资金纵向管理和区域分割等体制、增强要素的跨区流动性,并重新设计央行的大区行体制组织架构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外溢效应是否存在差异?作用渠道是否不同?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SVAR模型,同时纳入两国宏观经济金融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和美国货币政策的相互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两国货币政策的外溢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进一步地,本文充分考虑两国贸易结构、资本管制程度和金融市场摩擦程度的差异,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摩擦的两国DSGE模型,探讨非对称性的内在逻辑。具体而言,中国货币政策的贸易渠道溢出效应更为明显,即中国提高利率后,国内经济活动收缩,投资和产出下降,进而导致中国从美国的投资品进口下降,使得美国的产出下降;而美国货币政策的金融渠道溢出效应更为明显,即美国提高利率后,资本流出中国,进而导致中国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企业净值下降,在金融加速器作用下,企业外部融资风险溢价进一步上升,从而加剧中国产出下滑。在当前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背景下,本文研究旨在厘清两国货币政策的跨国传导机制,为实现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资源配置、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金融生态对外资引进、本地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影响了地区经济、人民生活的良性发展。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制度环境并不能满足发展需求,金融与信用方面的发展也随之受阻。未来农村金融生态的完善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完善金融机构服务体系,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村信用制度的建设,保障金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政策调控下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域和产业效应,运用1978—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共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检验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在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很强,主要表现为对第三产业的效应,而财政政策对第三产业的效应有待提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中部地区的产业调整效应很弱;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西部地区对第二产业的效应较弱,而对第三产业的效应较强;三个区域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搭配效应,都表现得不甚理想。据此,本文给出了实证结果的制度致因,并进一步从探索区域性差异化的货币政策、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和构建开发性金融与财政的协调互动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一直受到我国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中央银行针对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及房地产投机现象,多次运用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本文运用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并结合相关理论模型和统计数据,对1991~2010年期间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理论模型与实际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变动的拟合程度进行检验,从货币供需变动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货币政策是通过采用一定的政策手段和工具,调控中介目标来影响最终目标的。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用的政策手段,被称为货币政策工具。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我国从1994年开始,提出要在中长期之内实行适度  相似文献   

16.
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理论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依据该理论,中国政府选择了“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故放弃“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但是,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汇率稳定与货币政策自主权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追溯美元霸主地位的建立、油价形成机制的演变以及对“指数投机者”交易行为和美英期货监管漏洞的分析,可以勾勒出一幅国际油价上涨路线图:美元凭借垄断原油计价货币强化了其作为各国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国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大量增发美元,换取他国的资源和产品;资源和产品提供国积累的美元回流进入美国资本市场,助推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催生一个个泡沫;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为避免经济衰退,美联储大幅降息;通胀预期使大量资金通过英美期货市场监管漏洞,涌入商品期货市场,指数投机者一味买入多头头寸并长期持有,造成包括石油期货价格在内的商品期赁市场价格飙升。纽约商业交易所WTI原油和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贷合约价格通过世界原油贸易计价机制,带动了基准原油价格上涨,从而将美国金融市场积聚的破坏性力量传导至原油现货市场,并经由石油这一“工业的血液”传导至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8.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认为改革开放后,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周期呈现出波动性较弱、增长性和稳定性较强的特征。外部冲击是我国经济周期出现的初始原因,内部传导机制是我国经济周期具有内生性及持续性的原因。在分析外部冲击时,考察了对产出造成外部冲击的外生变量以及导致外生变量变动的实际因素。在分析内部传导机制时,利用乘数一加速数模型解释了我国经济周期的内生性及持续性,据此提出熨平经济周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一个美国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蓉  赵俊燕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7):156-160,F000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的传导更快且难以控制.美国金融危机蔓延至今仍未见底,且已经损害到实体经济.研究其传导渠道,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并减弱危机的影响.本文在总结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如何从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由国内传导至全球的路径.最后做出简要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用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的信息模型归纳总结出有利于提高二板市场效率的创新制度,并在分析二板市场微观结构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创业板的制度设计进行模糊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