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果树害虫的天敌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捕食性瓢虫、草蛉、小花蝽、蓟巴、食蚜蝇、捕食螨、蜘蛛和鸟类,后者包括各种寄生蜂、寄生蝇、寄生菌等。现就捕食性天敌(昆虫和蜘蛛)的保护和利用做简介。1、注意果树发芽前害虫的防治害虫在越冬后的活动期较天敌早。在果树萌芽前,害虫就开始出蛰,这时可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消灭。常用措施有剪虫枝,刮树皮等。此时喷药也是防治在树上越冬的害虫的有利时机。害虫出蛰后,大都暴露在外面,极易接触农药,而害虫的天敌此时尚未出蛰,喷药对天敌影响不  相似文献   

2.
1.推广生物防治方法 现广泛应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以天敌治虫、信息素诱捕等。如用赤眼蜂防治苹果小食心虫.用土蜂防治金龟子。要重视自然界的天敌资源保护和利用,创造天敌繁衍的生态条件,发挥天敌控制害虫的作用。如梨木虱天敌昆虫种类较多,有草蛉、花蝽、蓟马、寄生蜂等:苹果全爪螨和山楂叶螨也有多种天敌昆虫,如六点蓟马、小花椿、小黑标虫和草蛉等。  相似文献   

3.
害虫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害虫天敌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技术,通过天敌寄生或捕食作用,将害虫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阈值以下,可广泛应用于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中。使用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降低农药施用量,有利于保护田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冬季治虫不仅成本低,而且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清洁田园有些害虫常常潜伏在寄主植物的残枝落叶(果)中越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往往可以消灭大量越冬害虫。2、冬耕冬灌冬季通过深耕,可以改变害虫原来的生活环境,使土壤深层的害虫被翻至地表而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使深埋地下的害虫不能正常羽  相似文献   

5.
保护害虫的天敌是无公害果树栽培的一项重要内容。捕杀害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它们是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保护害虫的天敌,先要查明果园害虫天敌的主要种类和其生物学特性.摸清天敌的生态特点.即天敌与害虫、果树、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果园操作对天敌的影响等,然后再制定保护天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1.虫尸制剂,以虫治虫。将菜园中的菜青虫、地老虎等害虫收集起来,捣烂成浆,每100g加水50g浸泡1天,滤出残体,加水50kg,加少量洗衣粉,充分搅拌均匀后,配成“药液”。喷洒在受同类害虫侵害的蔬菜上,因气味忌避,害虫拒食,杀死率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7.
《农家之友》2004,(4):46-49
一、绿色食品的用药规则1.生产 AA 级绿色食品用药规则。允许使用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拒避剂和增效剂,如除虫菊素、鱼藤酮、烟草水、大蒜素、苦楝、川楝等;允许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动物,如赤眼蜂、瓢虫、捕食螨、各类天敌蜘蛛及昆虫病  相似文献   

8.
草蛉属于脉翅目蛉科,成虫和幼虫属捕食性,主要捕食蝽类、蚜虫类、螨类、介壳虫、粉虱等微小昆虫,如盲蝽、粉虱类、红蜘蛛类、麦蚜类、棉蚜、菜蚜、烟蚜、豆蚜、桃蚜等害虫。另外,还喜吃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卵和幼虫,如棉铃虫、地老虎、甘蓝夜蛾、银纹夜蛾、麦蛾和小造桥虫等。常见种类有:大草蛉、黄褐草蛉、多斑草蛉、牯岭草蛉、丽草蛉、叶色草蛉、中华草蛉、亚非草蛉、晋草蛉等。  相似文献   

9.
一、农药选择 1、尽可能选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 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农用抗生素)既能防病治虫,又不污染环境和毒害人畜,且对于天敌安全,害虫不产生抗药性。如hd青虫菌6号、井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职素、bt乳剂、农抗120等。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 2.人工捕杀与家禽捕食。 对钻蛀干、枝性害虫可采取人工捕杀的方法直接灭除。如天牛类成虫可人工捕抓,幼虫可用铁丝钩除等;橘园放养适当密度的土鸡能捕食多种害虫的幼虫、蛹、成虫;对病虫果、枝、叶以及自然、病理落果应及时人工清除;对蓑蛾类护囊、卷叶虫的虫苞可直接摘除或用竹竿拍打去除。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物防治科技的发展及其动因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如冰 《中国农史》2002,21(3):27-36
天敌昆虫的利用在我国至少有 1 70 0年的历史。 2 0世纪 3 0年代初 ,浙江省昆虫局设立寄生蜂研究室 ,我国近代生物防治科学研究从此发端。中国生物防治的主要成就是在 2 0世纪后 5 0年里取得的。从 5 0年代开始 ,中国从国外引进澳洲瓢虫等多种天敌进行害虫防治 ,60年代以来大量应用赤眼蜂、苏云金杆菌等天敌防治害虫。 1 975年我国明确了“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生物防治科技得到更快发展。 1 979年起开展全国性的农作物病虫害天敌调查 ,1 980年建立国家级独立生防研究机构。“七五”期间 ,生防科技首次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使我国生物防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生物防治科技的发展有其深层的动因。化学农药的使用及其严重后果、生态环境压力、经济利益、政府的宏观决策及近年来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都影响乃至决定着生物防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致富之友》2004,(2):34-34
在果园中,存在着大量的害虫和天敌。这些害虫和天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平衡关系。然而,人们在管理果园时,采取了许多违背自然规律的措施,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现象。如用药剂量越来越大,病虫害越治越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消灭了病虫的天敌,使其失去了自然控制而猖撅危害果树。  相似文献   

13.
麦蛾茧蜂是一种具有杂食性、群居性的外寄生蜂,寄生鳞翅目害虫幼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田间和仓库中鳞翅目害虫的一种重要寄生性天敌。由于寄生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基于麦蛾茧蜂种群繁育、寄生能力评价、蜂种冷藏、实仓应用、防治效果等方面的研究概况,阐述了麦蛾茧蜂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刘萍 《致富之友》2001,(5):39-39
害虫危害植物,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有人经过悉心研究,反复试验,找到了一种用死虫治活虫的低成本、高效益、简便易行的妙法。  相似文献   

15.
正五、指环虫病指环虫病是由指环虫属(Dactylogyrus)和伪指环虫属(Pseudodactylogyrus)的单殖吸虫寄生于鱼的鳃上引起。指环虫广泛寄生于鱼类的鳃,有些虫种能造成鱼类疾病,引起苗种的死亡。这种现象不仅在小水体,而且已发现有些种类可在大水面对成鱼造成危害。由于反复感染,频繁用药,导致伪指环虫产生  相似文献   

16.
正四、小瓜虫病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业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发布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将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列为三类疫病。该病是由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寄生于各种淡水鱼类的体表和鳃上引起的一种寄生原虫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在鱼体表形  相似文献   

17.
(2)纤毛虫病①车轮虫病(Trichdiniasis) [病原]车轮虫(Trichodina)和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属中的一些种类。属纤毛门、寡膜纲、缘毛目、车轮虫科。广泛寄生于各种鱼类的体表和鳃。我国常见种类:显著车轮虫、杜氏车轮虫、东方车轮虫、卵形车轮虫、微小车轮虫、球形车轮虫、日本车轮虫、亚卓车轮虫和小袖车轮虫等。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林业部门的专家最近在河北武安市的山区发现了一种害虫天敌新物种。据河北省林业病虫害防治站副站长牛敬生介绍,这种害虫天敌在我国是首次发现,它主要是红松树红脂大小蠹的天敌,也是天牛类和翎翅目害虫的天敌。这对丰富我国天敌物种、进行生物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酷暑气温高,害虫活动频繁,正是喷施农药治虫的高峰季节。在人们越来越提倡吃“绿色蔬菜,放心蔬菜”的今天,农药的残留残毒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20.
害虫进入冬季不食不动,是其生活周期中最为薄弱的时候。因此,冬季治虫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