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式基金作为一种高级投资工具,投资者可以根据业绩自由申购和赎回基金份额,一定的赎回压力可以激励基金管理人更好地管理基金,实现基金绩效和基金规模的良性循环。然而我国开放式基金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一种"异象",即业绩越好的基金越容易遭受巨额赎回。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这种"赎回困惑"进行解释,进而寻找出解决这种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的标准金融理论存在着假设缺陷。一个新的金融研究领域开始出现 ,这就是行为金融学理论。标准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存在着理论上冲突。从标准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学 ,是从研究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运行到研究金融市场“实际”是怎样运行的发展。这两种理论之间存在着互补性  相似文献   

3.
开放式基金“赎回困惑”: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雯  吴丽华 《生产力研究》2006,(2):83-84,127
行为金融学以投资者的有限理性作为前提假设,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上比传统金融学更有说服力。与国外基金业相比,我国开放式基金存在“赎回困惑”现象:即随着基金业绩增长,赎回率不降反升;相反有些业绩比较差甚至亏损的基金的净赎回率却相对较低。文章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困惑”现象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赵纪省 《经济师》2007,(4):32-34
行为金融学作为一种金融理论创新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金融理论研究前沿,对传统金融理论带来了巨大挑战。文章首先介绍了行为金融学产生形成的背景,接着阐明了其心理学基础和理论观点,然后介绍了几个行为金融学模型和行为组合理论,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期望理论:行为金融学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有效市场假设(EMH)为基础,以资本市场定价理论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石的标准金融理论确立了其在金融经济领域的地位。一般来说,现代经典金融理论有三个关键的概念性假设,即理性投资者、有效市场和随机游走。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的金融学理论相比,行为金融学具有不同的理论范畴和理论结构。文章尝试对行为金融学理论文献及其范畴和理论做了一个较完整而又简明的归纳,并说明其未来可能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房价预期对地价的动态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鉴行为金融学中的适应性预期理论和前景理论,在对开发商的土地竞买行为特征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房价预期对地价作用的非对称动态关系模型,并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研究结论:房地产开发商基于房价历史数据形成未来房价预期,并依据房价预期对土地价值进行判断。开发商的房价预期对地价的作用具有动态性和非对称性。开发商在优于预期时段更加倾向于风险规避,在劣于预期时段更加倾向于风险趋向。同时,在优于预期时段对土地价值评估的增加程度要高于在劣于预期时段对土地价值评估的降低程度。  相似文献   

8.
郭奕汛 《新经济》2015,(Z1):56-57
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是由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演变而来的。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弥补了传统金融学对个体行为研究的不足。风险管理理论作为金融理论的研究重点,将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风险管理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将首先分别阐述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并分别分析与对比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最后将探讨通过分析与对比两种理论的异同所获得的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心理学家和金融学家共同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越来越引人注目,它以前景理论和各种行为金融模型为代表性成果,能有效分析金融市场中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投资者失误偏差和市场异象,是现代金融学理论的有益补充。未来的行为金融学如想成为现代金融理论体系的中心,或作为一门单独学科而存在,必须形成统一的理论基础、严密的分析范式、明确的研究主线、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建立新的基于行为的核心模型。  相似文献   

10.
关于感觉效应的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oewenstein(2000)最近的研究认为,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的情绪和感觉会影响到投资者对股票的定价。另外,最近股市研究的两个领域提出了感觉对投资者决定的影响。第一个领域涵盖了心态错位(mood misattribution)因素,所探索的是环境因素(如天气)、生物节律以及社会因素对股价的影响。该领域是以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的,虽然一般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后期,Fama(1970)提出的有效市场理论(EMH)在现代金融学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认为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体现可获得的信息,股票的价格等于其“内在价值”,即预期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价值,价格对信息反映的任何滞后只是短期存在的。这一假说在其提出后的10年内,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证检验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事实上。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社会,行为金融学更重视人们的实际心理以及经济行为,所以在研究金融学方面,它更受到学者的关注.目前为止,由于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时间还较为短暂,学者研究的方向也各不相同,所以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根据目前研究的状况分析,大多集中在研究金融市场的异常以及投资者认知反面的偏差方面,但是由于行为金融学具有可预测性,所以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国有股减持的目标是形成“蜜月效应” ,但由于国有股减持定价存在框定偏差、减持目标有冲突、投资者心理预期被忽视 ,结果却引发股市暴跌 ,形成“离婚效应”。改进国有股减持方案的措施包括完善市场制度、明确减持主体、让利于投资者、稳定投资者预期等。  相似文献   

14.
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及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邹莉娜  赵梅链 《经济师》2006,(5):250-251,285
行为金融学现已成为金融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简要介绍了行为金融学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主要投资行为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行为金融学应用前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杨奕 《经济论坛》2007,(20):129-130
一、行为金融学理论中"羊群效应"的产生 行为金融学是新发展起来的传统经济学理论与心理和决策科学相结合的交叉边缘学科.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行为金融学的两位先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教授和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教授,行为金融学因此为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16.
王春  黄健 《经济研究导刊》2013,(35):141-143
行为金融实验教学是由教师应理论教学需要,选择实验教学方案、设计实验、组织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实验教学是行为金融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使用的实验教学方案包括演示型实验、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以及设计型实验,实验教学过程一般包括构造模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四个方面。教学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有效提升了行为金融课程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7.
传统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Markowitz为代表的金融学家共同努力下,传统金融理论成为一种“优美”而且实用的科学,有效市场、均衡、理性成为人们认识金融市场的“标准”观念。在这一市场中,信息完全且对称、等质的投资者只需购买并持有而无须再分析、研究、发掘信息。然而,金融危机和一些现代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金融理论存在严重的不足,更多的学者试图寻求理论上的突破,以建立更符合实际的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成为金融理论领域的一次革命。它打破了以期望效用最大化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为代表的传统范式的统治地位,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和新的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18.
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本文针对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选择行为提出一个新的可供研究的观点:人的非理性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理性选择转化而来的。文章首先简要评说了早期行为经济学的动物实验和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选择行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同构;继而,通过解析丹尼尔·卡尼曼等人创立的前景理论所蕴涵的理性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思想,构建了这种转化的抽象模型;最后,作为对本文分析观点的一种联系实际的论证,研究了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选择以说明这种转化现象的客观存在。本文的分析可视为对行为经济学非理性选择理论之深邃见解的一种挖掘。  相似文献   

19.
标准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沿袭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理性经济人、偏好不变、预期效用等基本假定,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和悖论。本文从行为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的挑战出发,对标准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中代理人完全理性和风险规避等基本假设所带来的缺陷进行了系统分析,探究了如何利用期望理论的价值函数替代期望效用函数、有限理性替代完全理性来构建新的委托一代理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新模型和框架考虑了代理人的心理特征和非理性行为,将增强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对现实制度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行为金融和计算实验方法建立包含三类交易模式的异质跨期人工金融市场,分别在期望效用和前景理论框架下描述投资者决策方式对资产价格波动特征的影响。其中,基于前景理论框架的情绪交易包含二维风险态度、参考点效应、主观概率扭曲等多种心理因素。通过与上证50ETF波动特征的对比,本文验证了该模型对于异象观测的有效性;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模型中市场环境和心理参数是价格波动特征改变的决定性因素。进一步,本文对不同参数取值下价格形成系统进行收益率横截面分析,发现系统环境和投资者心理因素对市场波动特征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系统环境的改变能够引起收益率极端值增加和市场尾部风险累积,而心理因素仅引发收益率围绕均值的波动增加。这表明投资者认知局限和决策偏好导致的有限理性对市场波动的影响较为间接和温和,维护市场稳定更重要的措施应着眼于市场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