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农业产业化是促使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农业的弱点和不适应日益暴露。一是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无法衔接,农产品"买难"与"卖难"交替出现,农业这个第一产业同第二、第三产业很难协调发展;二是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一旦产销不对路,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担不起风险,生产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三是从总体上看,当前农业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的,资源利用率低、成本高,农业比较效益低,整个农业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势必制约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是缓解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市场的引导作用,市场牵动"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2.
论市场农业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各项生产和全部经济活动都要围绕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农民长期生活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之下,商品意识淡薄,大多数农民不知道如何获得市场的信息和从事商品生产的经营活动。特别是现阶段,广大农村以家庭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势单力薄,与农业现代化管理,以及国内外大市场严重脱节。导致近年来一些地方农民在发展商品经济过程中,交替出现农产品“买难、卖难”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并明确指出:"希望供销合作社自觉履行这一历史重任,坚持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真正成为农村综合性的服务中心,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一、推动农业产业化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农业的弱点和不适应日益暴露。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无法衔接,同二、三产业很难协调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民承担不起风险。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势必延缓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正是在缓解这些矛盾的努力中应运而生。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供销社要积极承担这一重任,做好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生产的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对农村集体经济内部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进行了改革,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第一次大变革。这次变革促进了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但是,农村流通体制不适应商品生产发展的要求,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买难卖难等问题,因此,疏理流通渠道,改革流通体制,就成为当前农村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太仓县农村商品经济日趋活跃。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商品生产发展快了,剩余产品数量多了,交售产品对象变了,商品交换范围广了,在这种新形势下,为产前产后服务的商品流通渠道出现了五个不适应:一是领导思想不适应。过去,农村各级领导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生产上,产前产后服务没有摆上位置。商业部门又习惯于统一经营,农村商品流通渠道狭窄,环节繁多,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包干到户后,商品生产普遍分散到一家一户农民手中,有收购价、奖励价,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农村改革二十年,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变化,但正在变革的农业又出现了一些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态恶化、农产品交替买难卖难、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这些问题单靠一家一户的农民去解决很难办到或办不好。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和龙型经济,对农户进行必要的市场引导和有效的组织,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所谓市场农业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科技农业。我国经过二十年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千家万户在解决了温饱之后,迅速转向发展商品生产,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的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指导从事商品生产的农民按照国家和市场的需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就成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论农工商一体化●郑重农工商一体化是农民冲破旧的经济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商品生产的组织创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实践表明,它可成为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桥梁。从长远看,并有利于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一、农工商一体化是农民适应市场...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浙江省温岭市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精心打造特色优势农业品牌,促进了农业经营效益和农民经济收入的显著提高,也扩大了农民消费,开拓了农村市场,拉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增长。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入社农户1269户,带动22755户农户进市场。2002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推销当地农产品26多万吨,销售收入13851万元,帮助农户增收1750万元,户均增收1100多元;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5368510万元,比上年增长8…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成都市农村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四专一条龙"的专业经济群体."四专一条龙"即专业户、专业基地、专业协会、专业市场和生产、科研、加工、销售系列化服务一条龙.目前,全市农村已形成了75个"四专一条龙"体系,包括48.6万户专业户(占全市农户的27%),116个专业基地(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1,121个专业协会(会员6.4万人)和82个专业市场(成交额5亿元以上).它的出现和发展,开拓了一条适合成都特色、突破农业徘徊,建设城郊型经济的新路子,是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一种有效形式.它的发展顺应农村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农村商品生产专业化、区域化的需要.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农村商品生产迅猛发展,尤其是专业户的涌现,专业村的崛起,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规模,这种外延扩张型的商品生产和以农户提高经营水平,讲求经济效益的内涵挖掘型融为一体,开拓了农村商品生产的新格局。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市场信息闭塞,盲目生产,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严重存在,农民深受其害,无疑拙伤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因而,建立农村商品经济信息网,为农民发展商品生产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商品信息,已提到议事日程,这是保护农民商品生产的积极性,保证农业生产力持续增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吴松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机制引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就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农业、农村、农民引向市场,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地发...  相似文献   

13.
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是我国改革、开放、商品生产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倡适度规模经营,对农村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一) 规模经营是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放宽而逐步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与农民强烈要求致富的愿望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强国富民,发展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在根本上实现着产品经济模式向商品经济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农户,由于受自身经济能力和经营水平的限制,在诸如科技、物资、资金、水电、信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家一户和几家几户难以解决的问题,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成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问题,一是农户分散经营与市场经济规模生产的要求不适应;二是农业技术推广、标准、监测体系建设与提高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适应;三是农村城镇化水平与劳动力分流的需求不适应;四是粗放经营与对农产品的优质要求不适应;五是农产品生产与农业市场化的要求不适应;六是产业结构与区域化种植的要求不适应;七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与产业化的需求不适应;八是土地使用与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要求不适应。近期内增加农民收入,一应以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方面有新突破;二应在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方面有新突破;三应在增加投入、强化服务方面有新突破;四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有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一、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商品生产,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农村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突现出来:一是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如何衔接的矛盾突出,存在着产销脱节的问题。二是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农民缺乏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7.
阎石 《农业经济》1995,(4):19-21
一、适应农村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农业信息工作实践的需要,创立和完善农业信息学 (一)农村改革与发展对农业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 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级政府决策者对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市场和农村市场也更为关注。 当前,千家万户的农民已经面向市场。农民的生产经营行为同市场息息相关,而市场对于农民来说又是陌生的甚至是茫然的。农民迫切需要认识市场,了解市场,直到把握市场,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全面系统地指出了深化供销社改革的总体思路、方向、目标、任务和重点,是指导各级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全面贯彻《决定》,放手支持供销社的改革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支持农业、农村、农民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销社发展离不开农民,"三农"兴旺也离不开供销社,这是个硬道理。一、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增强支持供销社改革发展的使命感《决定》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问题"。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推进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是党和政府极为重视、非常关心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了许多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农村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一家一户的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安徽农业和农村这一块来讲,现在我最担心的是干部的工作不适应,农民的素质不适应。我本人就有一种危机感,深感对市场经济的知识知之甚少,经验更是缺乏。尽管有些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很强,改革以来确实涌现了一大批企业家型和科学技术型农民,但相当多的农民,  相似文献   

20.
农业和农村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提供各种经济、技术、信息服务和联合起来进入市场。供销合作社要积极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综合性、系列化的经济技术服务,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也是供销合作社义不容辞的责任。龙头企业带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把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有效组织农民运用现代科技进行规模经营。关键就是要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专业合作社,一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