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199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对技术进步和创新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能从多个层面推动技术的进步,且加入WTO以后,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市场化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有所强化。在不同的区域中,市场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市场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强,而西部地区最弱。市场化改革对于提升地区的创新能力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实证分析表明市场化改革所释放的"制度改革红利"是推动地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产品内国际分工可以引发国际间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加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已经成为推动其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并通过经验事实与计量分析验证了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来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及对外贸易的结构性变动。文章以江苏省的出口贸易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分析论证技术进步在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许培源 《科技和产业》2008,8(9):29-34,41
贸易开放带采的技术溢出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技术溢出的效果与贸易结构相关,并且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相结合。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1980—2006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然后通过基于ECM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分析贸易结构和人力资本联合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中低技术品,高技术品进口的技术溢出效果更明显,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于人力资本的结构和分布,人力资本水平更直接地影响技术溢出的吸收效果,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因此,调整贸易结构和增加教育投资是强化贸易开放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的两个必然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对外贸易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起着关键作用,而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对产业结构、生产水平及比较优势的影响作用于出口商品结构。由此建立以技术水平为自变量、以出口商品结构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通过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调整的显著影响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的提升。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一定的政策导向以进一步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间工业产业内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技术二元结构。东部地区具有全面的技术优势并且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中部地区技术赶超效应比较明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除个别行业外,中东部技术差异呈现出缩小趋势,在高技术行业中部地区与东部差距仍然较大。西部地区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所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明显慢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技术追赶效应较弱,有将近一半的行业技术与东部地区拉大,二元结构特征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9.
进口贸易对技术进步影响:基于浙江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本地研发资本投入和通过贸易溢出的国外研发资本投入对浙江省技术进步的影响测度.实证分析表明:从长期看,通过进口贸易传导机制,贸易伙伴国的先进技术、R&D成果对于浙江省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本地研发投入比外国研发投入对浙江省技术进步的影响更为突出.但在短期内,本地和国外研发资本投入不能促进浙江省技术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服务贸易进口的技术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保庆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4):32-35
文章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TFP)分解为技术进步(TP)和技术效率(TE),按照要素密集度把服务贸易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三类,研究了三种要素密集型的服务贸易进口分别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对TFP、TP和TE均无显著影响,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对TFP有显著影响,但对TP和TE没有显著影响,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对TFP、TP和TE均有显著影响。最后,文章在此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中国的制造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集,对产品内国际分工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这种新型国际分工模式是否产生了技术升级效应。研究发现,产品内国际分工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共同促进了生产率增长,但出口的贡献更大。分工的技术升级效应在近几年才开始显现且主要来源于零部件贸易。中间品出口通过熟练劳动力偏向的劳动要素配置效应以及其他途径间接推动技术进步,而中间品进口对技术升级的作用则更多地依赖投入引导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加强与核心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承接来自产品内国际分工网络的技术扩散,正日渐成为中国企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全球生产网络内部的技术扩散机制,并通过基于中国1980-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产品内国际分工网络内部存在的技术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将制造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产品内国际分工迅速发展.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低成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是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基础,而劳动力的素质与效率、制造业发展水平、国内经济状况与对外开放程度等宏观经济环境方面的因素对吸引和承接发达国家的跨国外包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全球化进程中的生产非一体化、贸易一体化和投资一体化等三个维度出发,利用中国行业面板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和测度了中国经济的全球化指数。并且利用中国经济的开放事实进行了拟合检验。  相似文献   

15.
传统制造外包和现代服务外包对技术分布和技术转移的影响不同,发展以信息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应当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选择之一.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可以用"四化"概括:以信息化带动服务业和制造业;以外包化实现创新"融合"和合作共赢;以园区化引领服务集群和产业升级;以一体化推动产业整合和自主创新.就制度安排而言,关键是要处理好发挥比较优势和创造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论文在要素价格扭曲的理论框架下测度了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并实证分析其对出口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劳动、能源、资本三种要素价格扭曲的变化在数值上都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第二,从要素整体价格扭曲的出口效应来看,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具有正向效应。第三,从三种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的影响来看,劳动力价格扭曲对国有企业出口具有正向效应,且该正向效应高于外商投资企业;资本价格扭曲对国有企业出口不具有统计意义的显著影响,而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具有正向效应;能源价格扭曲对国有企业出口具有负向效应,而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则具有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17.
夏秋 《南方经济》2020,39(3):53-72
采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法,在产品内分工视角下实证考察制造业服务化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1)服务化对出口市场扩展边际、产品种类扩展边际、价格边际有倒U型作用,对数量边际有抑制作用。(2)服务化对扩展边际、价格边际的倒U型作用和对数量边际的抑制作用在OECD与非OECD国家同时存在。(3)按技术复杂度划分服务部门后发现,低端服务化和高端服务化对扩展边际的影响较为一致,但低端服务化对价格边际的影响不显著,且对数量边际的抑制作用大于高端服务化。(4)产品内分工加强了服务化对价格边际的积极影响,弱化了服务化对数量边际的不利作用,但对服务化与扩展边际关系的影响不显著。深入产品内分工体系,循序渐进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有助于提升高端出口能力,对优化出口结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谢建国  张宁 《世界经济研究》2020,(1):12-24,M0002
文章利用1998~2007年的中美制造业四位数行业数据,对中美技术差距对进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美之间的贸易确实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中国正加速对美国的技术追赶;回归结果同时显示,随着中国技术水平逐渐逼近美国,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具有天花板效应,以贸易来促进国内技术进步的难度在加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相比较出口而言,随着中美两国技术水平的接近,进口溢出引致的技术进步会更快遭遇递减局面。文章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国内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中美技术差距的缩小,传统的以贸易促进步策略越来越难以奏效,此时加大科技投入,激励并促进中国国内的自主研发是提高国内技术水平与技术进步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对外开放与我国的收入不平等——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采用我国1991~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就收入不平等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进出口的增加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均导致了我国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提高。以往的研究并没有将进口和出口的影响区分开来,本文分别分析了进口和出口对各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发现进口能够显著提高各地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而出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收入不平等。文章最后就对外开放对我国收入不平等产生影响的可能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