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致远的《汉宫秋》与陈与郊的《昭君出塞》属于不同时期同题材的作品,且都是杂剧,剧目较短,本文通过对两出戏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等的不同进行比较分析,以体现不同时期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作家创作思想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基于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词翻译“三美论”原则,结合有关昭君题材诗词英译的实例分析,发现“三美论”视域下的昭君题材诗词英译均注重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而且译者在英译昭君题材诗词时还特别注重塑造昭君的形象美。“三美论”原则不仅能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提供理论参考和美学标准,也能指导和帮助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作为华语歌坛的重要歌唱组合五月天,他们的歌曲在近些年来受到了无数听众和歌迷的喜爱。细细品读五月天歌曲中的歌词,会发现他们或歌咏青春往事,或追忆似水年华,或赞颂生命顽强不息,人们总会在他们的歌词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品读到自己的故事。同时,五月天的歌词也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清新、决绝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4.
以辽河为题材的歌曲,其创作动因、构思谋划及作品风格,能够反映出词曲作者对于辽河文化的历史、当下及未来的思考,并以其独有的审美体验感动听者,对于传播、弘扬并构建新时代辽河文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深入解读改革开放30年优秀辽河题材歌曲作品,提出歌曲中展现黑土地上的独特景观与辽河儿女的精神品格,以及辽河歌曲在时代进程中审美风格的生成与流变。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指出,只有深入挖掘辽河地域的风土人情,充分把握辽河儿女的精神气质,扎根地方特色,吸纳新鲜养分,方能创作出百姓喜欢又无愧时代的歌咏辽河文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朱湘作为新月派的重要诗人,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的济慈",他给诗坛上留下了优美和谐的《采莲曲》、《昭君出塞》等优秀诗篇,在诗歌"三美"方面努力钻研进取,给新诗留下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成果。  相似文献   

6.
6月28日下午,校园操场上,列队整齐着红、黄色服装的学生组成一面巨大的党旗方阵。两侧数十个拉着欢庆巨幅标语的彩球随风欢快跳动。我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暨"党在我心中"歌咏汇演在这里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7.
文学鉴赏对于作品的分析和理解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外国著作来说,如果译者要对该作品进行翻译,就必须对作品本身的文学进行鉴赏。《飘》是一部在世界上非常著名的作品,目前已经被翻译成不同的版本,汉译本有两本,本文通过这两本汉译本的对比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作者所处的生活背景和理解上的不同,因此所翻译的作品也存在很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八犬传》是日本江户时期著名长篇小说。三部作品的主题思想都宣扬忠义观,但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作品其忠义观的内容、表现也又所不同,在此把它们稍作比较。  相似文献   

9.
古筝移植作品是古筝音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早期就已经开始,一直贯穿着整个二十世纪,这些移植作品由于创作年代、创作手法、创作理念、创作地域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全面梳理这些移植作品对古筝音乐艺术发展中的得与失,对于进一步探寻古筝作品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古筝音乐未来的发展和创新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现代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独特的传播方式:面对普通受众的歌咏、吟诵、讲唱、演唱与面对特定受众的传授讲习等口头传播方式以及以抄录、铭刻、题壁(板)、印刷等诸多形式为主的书面传播方式,研究不同的传播方式的演进对于文学的传播速度、范围、效果的直接影响,及其对不同文学样式、体裁、特点、风格生成与发展的制导作用,并就文学传播方式演进的隐性动因--经济动因做一探讨,以期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更为全面地审视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与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前夕,学院开展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知识竞赛”、“我与祖国共奋进”班集体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知识竞赛”从5月31日至6月15日进行,历时半个月。通过竞赛,回顾党的光荣历史、重温党的基本知识。竞赛结束时,对优胜者颁发了奖励。“我与祖国共奋进”班集体歌咏比赛经过各系选拔,全院共推选出16个班参加决赛。各系团总支、学生会分别组织了啦啦队为参赛班集体加油助威。经过激烈角逐,决出8个优胜班集体。李劲松院长、丁念国副院长及各系党总支书记、政治辅导员莅临决赛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服装大国,每年进出口服装额达到几千亿元,但是关于服装作品的法律保护却并不完善。在我国,服装作品的保护手段主要是《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三种方法各有优劣,对于不同经营方式的企业应当选择不同种类的保护手段。国家也应当借鉴其他国家法律结合于我国国情,完善服装作品的保护手段。  相似文献   

13.
西方近代文学作品倾向以感伤的笔触表现死亡,而西方现代文学作品倾向以更荒谬的手法表现死亡,两种不同的倾向代表着当时不同的社会背景及精神取向,而后者更体现人类精神上的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14.
2020年11月新修订的《著作权法》中规定了视听作品的类型和著作权的权属规则。视听作品作为一种新的法定作品类型,与合作作品、演绎作品具有相似之处,但也应当与相关作品进行区分。我国关于视听作品著作权的权属规则兼采英美版权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权属模式,力求强化对视听作品的保护力度。虽然我国对电影、电视剧作品和其他视听作品采用了不同的著作权权属规则,但是在规则的适用上仍有探讨的余地,且对于电影、电视剧作品中制作者与各单独作品作者之间的著作权权利归属、作者的救济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仍有改进的空间,以更好地保障作者的权益,促进视听作品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5.
新闻作品剽窃行为有损于公平竞争原则,尽管目前新闻作品剽窃行为并不普遍,但已产生了不良影响。对于新闻作品剽窃,人们多从《著作权法》上去寻求法律保护,但从对同行业务构成不公平竞争看,它同时也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适用不同的法律,处罚结果会有所不同,正确适用法律对新闻作品剽窃的规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和小野小町分别是中日两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文学家。在李清照和小野小町的作品中,涉及花的作品都占有很高的比例,并且均有以花喻人、借花抒情的特点。但在花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作品风格上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对以"花"为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并结合作者的经历及创作背景,加深对二人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对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欣赏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民歌改编成钢琴作品是我国音乐艺术的一大特色,也是对民歌的一种传承和创新,对我国钢琴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论文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歌改编钢琴作品风格,深入探讨了欣赏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体会和思想感悟。  相似文献   

18.
不同区域的音乐都呈现出不同的区域性特点,在挪威的音乐中,融入较多的民间歌曲和舞曲性,作品多结合当地的民族创作题材,以及与其地理位置相关的事物形象,音乐以挪威民族乐派作曲家格里格的作品为代表,以他的作品《培尔·金培》组曲为例,多处描绘不同的水的形象,体现出挪威音乐较强故事性,并且展现出挪威音乐的民族歌舞性,通过各种创作手法展现出挪威音乐特有的民族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的巨大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长久以来一直被学者和评论家们所关注。大家对此作品的不同见解和解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含混。在《红字》中,作者在文本设计上多处使用了含混手法,从而赋予作品多重意义和主题,也赋予作品经久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李娃传》和《李师师外传》是唐宋传奇中描写妓女的题材,两位女主人公的言行都凸显了侠义风范,为后世所景仰。又因其两部作品中人物性格不同,创作年代不同,所受的社会思潮不同,侠义精神的境界也产生了差异。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侠义精神得到了升华——从"细民之侠"到带有国家民族大义色彩的"儒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