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庆军 《经济论坛》2002,(24):17-20
为了改善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和存在质量以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减少内部人控制,强化对内部董事及经理层的约束和监督,保护中小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上市公司的信任度,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22日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独立董事制度的运作提出了具体的规范与政策支持。这一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建立,并且成为人们广泛讨论的话题和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就我国上市公司引入…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向前  陈文梅 《经济师》2001,(7):133-134
随着近期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对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关注程度的加深,在我国上市公司和正酝酿上市的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呼声日渐高涨。目前,我国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在实践中,独立董事的引入为上市公司治理的发展和规范运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影响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的很多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深化。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仅指沪、深A股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力求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有益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霞 《现代财经》2002,22(11):19-21
起源于欧美的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推行,体现了目前我国期待通过独立董事的独立身份与有价值的见解为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做出贡献。然而该制度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仍存在种种障碍,需要进一步完善,对独立董事的资格认证、选聘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的信息支持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本在分析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定位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应以解决上市公司大股东“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为目标,进而分析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改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谈谈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锡鉴  黄彤彤 《经济师》2004,(2):126-127
我国在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但是目前我国关于如何激励约束独立董事还没有一套合理可行的方法。就这个问题 ,文章综述了理论界的不同观点 ,并作了简要的分析 ,然后从证监会和上市公司两个角度提出了对我国独立董事进行激励约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的社会性是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基础。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高度集中,“一股独大”现象突出的状况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对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控制内部人控制,保护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适应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的趋势,已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尚存在诸多缺陷。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独立董事制度的法规,成立独立董事协会、建立独立董事与中小股东信息沟通制度,完善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建立独立董事问责制度和责任保险制度等,使独立董事制度更加完善,从而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使其具备独立行使职责的能力,切实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所谓独立董事,是指具有完全独立意志,代表公司全体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的公司董事成员。  相似文献   

9.
刘洋 《当代经济》2002,(11):54-55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本质 去年8月,中国证监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部关于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的规范性文件。它的出台是我国上市公司在强化制约机制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的意义、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已达1000多家,这些公司在发行上市过程中均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规范运作。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及特殊的股权结构,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还很不完善,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所有者缺位导致对经营者的监督流于形式。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和监督作用,对健全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功能,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将在国内A股公司推行独立往往董事制度,对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将有强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营绩效的相关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研究者得到董事会与经营业绩关系的结论是不同的。本文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不同的研究者所采取的样本不同,或者是他们所研究的董事会因为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不同,所以董事会对经营业绩所产生的影响也就不一样。本文通过采用平行数据方法对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改善董事会与经营业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效能状况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以深沪两市722家上市公司1998年和1999年年度报告以及上市公告等相关公告的数据为依据,实证分析了这些上市公司的工生事会组成、激励机制,认为目前的股权结构和股东大会、监事会的设置已严重影响董事会效用的发挥,外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也影响了董事会效用的发挥,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博弈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模型分析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的博弈,指出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基本问题是独立董事在行使监督职能的时候,有可能被上市公司解雇。根据这种情况,文章提出通过法律、大股东、外部接管市场和独立董事激励等手段约束经营者的行为和激发独立董事监督的动力,并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林  陈伟忠 《经济与管理》2004,18(12):53-55
本文通过分析独立董事产生的动因、功能及独立董事在中国的现状 ,结合国际惯例解析了证监会颁布的《指导意见》 ,最后以辨证的视角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治理评价是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的关键内容.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构筑了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及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控股股东性质、行业因素会对董事会治理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民营企业具有显著的治理优势;第二,公司治理绩效与董事会治理水平之间呈现一种倒U曲线关系.实证结果验证了Rediker与Seth关于董事会治理机制间替代效应的观点.该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当前董事会治理缺乏外部治理机制、大股东治理弱化、内部董事间的相互监督和经理人持股的激励效应都不强的情况下,董事会治理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民间战略投资者,完善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霞  韩嫄 《当代财经》2007,(6):115-120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而董事会治理的重心在于风险防范.本文研究主要观点如下:一是董事会治理风险包括董事会自身建设风险、董事会治理行为风险、董事会治理对象风险等三个维度;二是对董事会治理风险的测度是识别风险、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三是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企业应关注董事会治理风险监测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加强董事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曜 《财经研究》2002,28(4):27-32
本文比较了主要国家的监事会制度,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监督权力旁落的现实。在比较了现有的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作用之后,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监事会功能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与其收益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利的发放来源于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因而股利支付水平与公司收益之间必然存在一种紧密的联系。本文利用200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股利分配政策与上市公司的收益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与其收益确实存在着相关关系,收益水平越高,相应的股利支付水平也越高。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行业综合对比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泽智 《财经研究》2001,27(8):59-64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随时间秩一笔勾销 而变化,但是它必宁可表现为三种状态,即改善、不变和恶化,本文将上市公司按行业进行分类,并在对这些公司1999年经营业绩进行综合测评的基础上,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法对经营业绩进行行业3动态对比分析,并对各行业上市公司1999年上半年行精巧 经营景气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板公司上市前后绩效变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略  邓作强 《技术经济》2009,28(12):88-92
本文以2004—2005年在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的5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三个指标出发,研究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的业绩变化是否具有显著性,并对引起业绩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上市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位于中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表现优于位于东部地区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其上市后业绩的下滑更明显;流通股比例对中小企业板公司上市前后的业绩影响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