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商》2015,(26)
基于新媒体的变迁,微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直接推动了以微博这一新兴媒介为载体的网络问政的发展。微博问政兴起至今,在推动公民参与、政治沟通方面彰显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微信等其他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微博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转移。微博问政是否会随着微博用户的减少而走向衰落?本文试从这一问题着手,通过对微博问政现状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了微博问政的价值与局限,进而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促进微博问政长效、理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微博凭借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便捷性,迅速成为新宠.微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以及微博问政的兴起,为民意表达和公民网络问政提供了一种新工具,构建了一个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政民互动的新平台,在惩治腐败、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微博问政也存在“片面性”“虚假性”“攻击性”“情绪化”“形式化”等问题.因此,加强对我国微博问政的研究,解决我国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规范微博问政之策就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安倩颖 《现代商业》2011,(36):176-177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问政成为政治生活的一种有效手段。微博作为近两年网络为政的新兴平台,其简单、方便、快捷等特点,以及在处理突发事件的传播力上,都彰显了其优势。本研究以微博问政为题,通过对微博问政中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微博在网络问政方面所取得的效果,以及对微博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萌  刘邦凡 《电子商务》2014,(11):52-5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公众政治参与意识的觉醒,利用"微博问政"成为党政机关和公众进行交流沟通的一个新的平台。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的相关文章进行检索,从纵向综述了"微博问政"的发展历程,即经历了萌芽使时期、初步发展时期以及快速发展时期,并将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并且从横向上综述了"微博问政"的研究内容,并对国内"微博问政"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刘家昌 《商》2013,(19):129-129,115
本文以《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等相关的政务微博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微博问政的发展状况,积极探索微博问政之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微博问政作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延伸和全新方式,既可以成为一种建设性力量,拓宽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有利于政府、公众的互动和政府的科学决策;也可以成为一种破坏性力量,带来现实危害和潜在风险。面对种类繁多的微博问政,有必要充分认识其有利于提政府治理国家的积极作用,通过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和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提升网民素质,约束传媒行业等方面努力探索引领微博问政的良好方式和科学路径,同时也应该关注微博问政可能带来的风险,抢占政治传播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制高点,加强防范,将微博问政的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网络问政     
胡泳 《商务周刊》2010,(17):94-94
在2010年"两会"期间,"网络问政"一词见诸报端的频率颇高,甚至还出现了新词"微博问政"——据报道有40位代表、委员开通人民微博,20位人大代表和27位政协委员开通新浪微博。"微博问政"还被总结出四个特征:代表委员履行职责的新途径、新闻媒体传播新闻的新形态、公民参政议政的新平台、新闻记者采访互动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政务微博以其即时、快速、使用方便的特点,在政务公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务微博的功效,提升政务微博问政能力,应认真解决当前政务微博运用中存在着的缺乏规范化管理、社会影响力不足、对事件的跟进不够、问政效果较弱等问题,对政务微博的功能准确定位,并实施集群化整合,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加强与政府网站的有机结合,开展政府和部门微博应用绩效评估,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全媒体应用能力,增强政府、公众的互动交流,营造积极向上、宣传正能量的舆论平台。  相似文献   

9.
王恺  欣明 《中国报业》2012,(11):36-38
近两年,网络的兴起和发展改变着媒体的生态环境和舆论传播格局,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建立起网络议政平台,开通政务微博,实行微博问政。  相似文献   

10.
政府转型视角下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志慧  武雪周 《中国市场》2012,(1):104-105,114
作为网络民主的扩展与延伸,政务微博这一新生事物对于进一步推进现代政府转型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长远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对政府的公共治理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考验。为此,必须立足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在政务微博的职能定位、专业性、常态化、运行策略等方面做深入思考,提高"微博问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2007年中国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饭否网开张以来,特别是2008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以来,微博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快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及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政府官员及职能部门试水微博,将其作为政务公开的新渠道、为民服务的新平台、了解民意的新方式。在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带动下,"微博问政"逐渐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工商部门作为后起的一支“微博问政”生力军,已经在新浪、腾讯等微博平台上崭露头角。为了解各地工商部门、消保委“微博问政”的基本情况、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借助新浪微博平台自带的搜索功能,以“工商、工商行政管理、消保委、315、红盾”等关键词对新浪微博平台上工商部门和消保委经实名认证的账号进行搜索(不包括个别以工商部门相关职位进行认证但微博内容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无关的个人账号),最终搜索得出的237个经过认证的相关微博账号作为调研对象。  相似文献   

13.
新传媒变革下官员微博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正日渐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官员微博搭建了国家政治、经济系统和民众间的一道桥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官员微博的考察,指出官员微博的基本内涵是问政,从社会管理视角回答了官员微博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董燃燃  周祎含 《商》2014,(3):145-14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的使用人数也越来越多。微博的兴起,保障了公众知情的行使,创新了知情权实现方式,如微博问政,微博反腐等,但它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也反映了当今政府信息公开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王道勋 《中国报业》2012,(8):188-189
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博具有碎片化、高效率、实时感、草根性及个体化等特性。无论是微博问政、"围观效应"催生公民记者还是新闻评论的多元展开,都表明了微博的强大生命力。但是微博对个人隐私的无限暴露、不良信息无约束地转播,以及信息碎片带来的快餐式读写,也展示了微博的缺陷。因此,对微博这一新媒体,应与时俱进,加强引导。  相似文献   

16.
微博时代,各级政府机构及官员纷纷开通政务微博,与网友亲切互动.但开通政务微博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政务微博风声水起,有的却逐渐销声匿迹.产生这种境况的原因即在于对政务微博这个新生事物没有很好的规范.只有使政务微博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微博问政才能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微博时代”的来临,正确进行“网络问政”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当今社会的必修课,是否善于用理性的态度倾听网络民意、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强与网民的沟通与交流,成为考量领导干部智慧与能力的一项新指标。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切实提高自己的网络问政意识和网络问政能力,学习研究熟悉网络,善于运用网络,学会用网民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开展网络交流,是现代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之一。为此,成华区委党校组成课题组,采用问卷、参观走访和座谈交流等方法,真实了解基层干部的网络问政现状,系统分析领导干部对“微博时代”所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思考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有外地媒体人在微博上说,武汉电视问政,最难的是武汉媒体人。他有个比喻未必恰当:“生活在别人的屋檐下,要对屋主指手画脚。”他后面的看法我深以为是:问政本地远比异地监督要难,更需要拿捏好分寸、把握好尺度。3年电视问政,充分证实武汉媒体人相当有专业水准和实力。  相似文献   

19.
微博问政     
《成功营销》2011,(10):15-15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开通了政务微博.截止2011年7月30日.通过新浪实名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5900个.遍布34个省级行政区划。政务微博成为官民互动的新载体,“微博问政“使有效沟通成为可能,对政府管理产生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渗入,“微博问政”以及“政务微博”将成为政府管理公共事务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政府正确地认识网络微博环境下的危机,将政府危机公关与网络微博二者相结合,有效地开展针对网络微博的危机公关,已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首先在介绍网络微博和危机公关的概念以及政府危机公关原则的基础上,概述了微博时代对政府危机公关提出的挑战,并根据其挑战从制度层面上提出了各种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