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我国经济增长一度出现波动,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及时作用下,实现了增长和调整两不误的双重目标。今年我国经济仍将处于较快增长区间,在此阶段,如何有效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又充分利用市场调控机制又一次考验政府的“决断力”。  相似文献   

2.
2009年,我国要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金融平稳运行所面临的困难较多,而通货膨胀压力较2008年明显减轻,甚至存在通货紧缩的可能。经济增长过快下滑和金融风险上升将成为金融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金融调控的目标应由“保增长、控通胀”转变为“保增长、防通缩、控风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对扭转经济增长下滑趋势、促进经济增长恢复上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个别时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效力不显著的问题。实践表明,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充分发挥政策效力的关键,因时制宜地选择政策调控目标是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政策效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进入2004年,国家实行的遏制投资过快增长的一系列政策逐渐发挥作用,到5月份,投资增速回落到基本正常的水平并带动工业生产稳中趋降。如果我国继续维持目前的调控力度,由投资拉动的本轮经济扩张有可能在今年中基本结束,经济发展进入稳定增长期。考虑到经济调控政策的滞后性和前瞻性,今后一段时间,宏观调控宜保持一段政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经济》2008,(5):10-11
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说明,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完全正确、非常成功的。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经济工作,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且指出当前“流动性过剩矛盾尚未缓解”。我觉得,要顺利完成“双防”任务,有许多工作要做,而最核心的问题是必须从资金源头上实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6.
2008年由于受到2007年密集宏观调控政策的滞后作用以及世界经济趋缓等因素的影响,GDP增速可能略有回落,但仍将保持11%左右的高增长,本轮经济扩张性增长周期不会结束。消费需求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积极、最有效、最不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也是结构调整和政策鼓励的着眼点,因此——[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从2002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以一批新的高增长产业的出现和持续强劲增长为标志,我国经济正在走出近些年的增长平台,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周期。本首先讨论产业增长新的格局,在此基础上,对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特征、出现原由及下一步的政策取向等作一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
陈悦 《中国经贸》2013,(2):12-12
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直接目的是追求物价稳定、就业充分以及社会经济持续增长,通过具体分析1978—2008年的相关经济增长数据可以得知我国表现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呈现的是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两个现象的正向增长并不会直接带动我国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首先就应当转变当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发展完善,就业机会充分、物价水平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中国经济运行由升转降的一年。这种变化既因为受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也因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同时也是数年来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综合体现。可以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转折性变化,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因此只要政策调整适度,  相似文献   

10.
第一季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 受出口需求疲弱及中央政府调控政策影响,内地实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从2011年第四季的8.9%放缓至2012年第一季的8.1%,意味内地经济正逐渐软着陆。  相似文献   

11.
任洪源 《天津经济》2008,(12):22-24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从虚拟经济迅速扩展到实体经济。在全球经济环境恶化、国内结构性政策调整和经济内在周期的三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增长也出现放缓迹象。但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地方政府积极措施连续果断出手调控下,天津产业发展将在较短时期内完成窄幅波动,重新走上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祝宝良 《浙江经济》2009,(11):13-14
在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和库存剧烈调整基本结束后,我国经济增长有望继续好转,最困难的时期基本过去,但经济内生的增长动力非常脆弱,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困难较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关注经济环境与调控政策等共同冲击对区域房价的影响,强调重大事件与我国房地产市场变动的内在关系;试图从同期相关视角出发,构建区域房价的共同因子模型,并利用2002第一季度至2012第四季度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房价受经济环境与调控政策两个因子影响;(2)相对于其它经济事件,次贷危机对我国各地区房价的影响最大,相对于其它时期的房价调控政策,2003年-2008年的调控政策更为有效;(3)各地区对共同冲击的反映是异质的。从而,政府在制订房价调控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市场反应,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协调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对我国1953年到2004年的资本、劳动、产业结构变动等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计量分析了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得到许多重要结论:(1)在我国,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整体上是最高的,也相对稳定。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且波动较大,特别是随时间的推移,劳动投入的贡献率仍有下降趋势。同时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和超过了50%,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仍为外延型的;从长期来看,两者的贡献率之和有下降趋势。(2)产业结构的转变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从1991年开始,产业结构变动贡献率已经超过劳动投入贡献率。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有上升趋势:且二者之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逐渐上升,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肖林 《上海改革》1996,(4):10-12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头一年,也是中央明确提出实行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起步年。把握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并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控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今年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上海经济增长态势、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涉外税收三大政策调整的影响等若干问题作一初步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典型的“投资驱动”和“出口导向”特征。这种发展模式在带来经济上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必须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文章对现行扩内需政策的效果进行了简要评价,并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11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收支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6年,财政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调控政策,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推进改革,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段小兵 《发展》2005,(1):31-33
在经历了长达五年之久的扩张性调控政策之后,我国宏观经济终于在2003年下半年摆脱经济紧缩的阴影,进入增长周期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6月份,GDP增幅9.7%,中国经济增长在高位运行,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上半年,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很大一部分是针对投资行业中的过热行业。在这些过热行业中采用了一些行政的措施,也是有效的。这次个别行业投资过热,实际上是一些地方政府带动起来的,有的专家认为这是地方政府的换届效应,在利用市场手段调控不见效的情况下,采取行政手段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大调整之后的2009年即将过去,离2010年只剩下一个月时间。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之年。总体来看,明年发展环境总体上会好于今年,经济增长的压力减小,政策调控的取向和重点将由遏制经济急剧下滑。转变为保持稳定增长和推进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