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公平与效率理论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公平优先阶段体现为国家干预学派、新古典综合派以及福利经济学派等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效率优先阶段以西方经济自由主义各学派提倡自由市场机制为代表;最后是以阿瑟·奥肯为代表的公平效率交替阶段。  相似文献   

2.
公平与效率问题恰似一个幽灵,长期困惑着经济学家。西方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我国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否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请看“研究与探讨”栏目《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一文。  相似文献   

3.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被认为是经济学的难解之题,有人称之为经济学的哥德巴赫猜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为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一条科学思路,是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 1.牺牲效率的"公平"可行吗? 社会主义无疑是实现社会公平几个大字,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的。当资本主义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  相似文献   

4.
产业经济学作为从微观经济学分化发展出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其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70年代;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这数十年的发展进程中,产业经济学形成了许多学派.主要代表有: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产业组织理论学派以及新制度学派.现今,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在新的研究工具和技术的推动下,产业经济学更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本体论的角度,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国民和社会的福利,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福利或生活水平问题。相应地,实现这一目的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在既定的资源情况下如何最大化使用问题,即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增加财富或资源的问题,即古典经济学关心的国民财富如何增长的问题。显然,由于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需求是不同的,从而实现福利增进的途径是不同的,这导致了经济学主流取向的演变;另外,研究人类福利的经济学必然涉及到社会公平和使用效率之间关系的问题,因而现代主流经济学将其研究内容内缩于稀缺性资源配置这单一层面就显得非常片面。  相似文献   

6.
福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增进社会福利的西方经济学分支,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子系统,对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探寻社会救助制度的福利经济学思想来源和精神基础,使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可以从福利经济学各代表人物的思想中汲取营养,取得更好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7.
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对主流经济学价值观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大厦的建构基石,主流经济学的价值标准皆源于此,一切以效率为导向,以竞争为手段。效率导向的经济政策会导致如下后果:将效率最大化等同于福利最大化,经济增长等同于福利的增长;过分强调竞争的作用,忽视竞争的社会成本;出现经济的整合与社会的分裂。主流经济学所提倡的价值标准实质上是以经济人的需求为中心,造成对物质需求的不断膨胀。而人本主义经济理论认为,价值标准与需要有关,而且人的需要与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价值前提。  相似文献   

8.
曾莉 《理论观察》2006,(3):25-27
公共政策应首先解决公平问题,然后才能以公平的方式适当解决效率问题。公共政策理念上必须立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操作层面上应将公平理念贯穿于公共政策的各环节,即以公平价值为依据制定公共政策,遵循公平原则执行公共政策,立足公平导向科学评估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9.
齐砺杰 《特区经济》2007,(12):17-21
新破产法草案曾经试图赋予企业职工劳动债权先于担保债权受偿的特别优先权,一场要人本还是要市场经济秩序的讨论因此展开。一般的看法认为劳动债权特别优先只是单纯涉及分配正义,而与提高分配效率无关,因此只是经济学上要公平还是要效率这个古老争论的延续。本文以法理经济学为进路,介绍了近20年西方担保法和破产法领域的一些主要成果和共识,提出:破产清偿顺序因其在促进公司治理方面的潜力而具有提高分配效率的特殊意义。同时充分阐释了劳动债权特别优先在中国背景下的历史合理性及实践意义:即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的一种历史性回归。新法用老人新人的办法折衷了这场争论,但更进一步"的理论阐示在理论和现实层面都仍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西汉盐铁会议期间的"义利之辩"首开中国农商争论的先河,以贤良文学为代表的儒家倡导"崇本抑末"论,奠定了封建帝国重农抑商思想的理论基础.法国"重农学派"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对二者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重农思想所产生的特定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高排放(高消耗)低产出"是社会公平正义在经济学领域出现偏颇的映照。文章引入福利经济学领域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发现我国行业碳排放量与能源利用效率差距很大,基尼系数分别为0.59、0.49;并利用分位数回归探索行业碳排放行为存在不公平的关键因素在于要素禀赋结构不合理,行业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是碳排放行为不公平的根源;进一步测算行业碳排放量存在拐点,当且仅当单位能耗低于1.6-1.7万吨标准煤/亿元;1/3左右的行业能源效率需进一步改进,主要集中在能源采选业、以能源加工为主的冶炼业和以能源使用或转变为主的发电、制水、制气和化工等重工业领域。最后提出促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实现能源分配公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效率与公平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效率与公平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理论与实践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而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关于效率与公平的政策提法发生了一些变化。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了“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第一次明确强调“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十五大报告指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报告继续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且强调,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注重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3.
任重道 《北方经济》2007,(8):21-21,20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著名代表,哈耶克称他为与伏尔泰、孟德斯鸿、托克维尔和穆勒不相伯仲的伟大思想家。米塞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国家干预主义,这种立场使他的学说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年代受到人们的冷淡。但是,随着过度的国家干预所造成的社会问题逐渐暴露,米塞斯的学说在西方社会又重新受到重视,在70年代开始的所谓“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危机”中,新奥地利经济学派主要是从米塞斯(以及哈耶克哪里发掘“挽救和重建”经济学的思想源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西方早期经济理论发展的历程.分析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及存在的不足.认为任何学术理论都要经历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经济学理论也不例外,正是它们为后来更加完善的理论奠定了基础.我们有必要了解各个阶段不同学派的核心思想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徐聪 《新西部(上)》2013,(10):167+166
文章阐述了西方早期经济理论发展的历程。分析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及存在的不足。认为任何学术理论都要经历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经济学理论也不例外,正是它们为后来更加完善的理论奠定了基础。我们有必要了解各个阶段不同学派的核心思想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每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严重地面临着公平、效率何者优先的问题。 二战后,各独立国都开始了为争取发展而奋斗的历程。虽然十七世纪中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  相似文献   

17.
罗伯特·卢卡斯与理性预期学派述评朱鲍华,林勇一、卢卡斯的生平与著作瑞典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将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卢卡斯(Robet·lucas)确是众望所归。以他为代表开创的理性预期学说被称之为当代经济学中的一次“...  相似文献   

18.
徐瑞仙 《开发研究》2015,(1):173-176
当前,在我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存在着重技术轻理念的研究倾向、重经济学轻伦理学的学科倾向、重效率至上轻公平优先的价值倾向、重经济制约轻文化模板的模式倾向、重移植轻建构的范式倾向。这些理论倾向,制约着公平可持续社会保障的制度定型。从长远来看,社会保障是承载着增进社会福祉、实现社会公平、促进人性向善的制度安排,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应该有更加超越的伦理坐标、价值理念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资借鉴的主流派政策主张●张孝远兰州铁道学院兰州,730070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包括:现代凯恩斯主义中的新古典综合派,瑞典学派,熊彼特理论体系,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等。这些主流派之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其目的是为...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特点是:以公平与效率作为研究的核心,理论内容扩大并系统化,对西方社会保障模式的演变产生了导向作用。其理论成就表现在:以税收作为再分配的工具来实现社会保障,为国家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把社会保障作为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为社会保障法制化提供了思想指导。研究其演变、特点和成就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