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在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振兴乡村、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存在权属确认不明晰、使用权流转范围小、政策体系建设不完善等诸多问题。结合福建晋江市、浙江义乌市、广东南海区、湖北宜城市、重庆大足区、青海湟源县等全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县的做法及存在不足,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安排,应逐步建立相对应的法规体系,具体应用上应明确集体所有权权利、增强资格权人权益可操作性、加强放活使用权的制度设计与融资制度安排、改革探索上可延长试点期限与扩大试点范围、不同区域实行差异化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2.
3.
4.
胡振华  夏禹  宋高慧  吴韶华 《新经济》2022,(10):117-121
由于闲置宅基地的严重浪费现象,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不足与保护耕地压力冲突的矛盾,盘活农村宅基地的使用,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农村宅基地退出势在必行。本文以实地调研浙江省德清县419户农户的问卷为数据来源,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进行农村宅基地退出决策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黄雷 《经济师》2015,(5):33-35
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北京市集体林权改革和林地流转的现状和特点,分别用描述性分析和统计学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农户参与林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林农参与林地流转的意愿的主要因素:家庭林地和农地面积、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户家庭的林业收入、对林地流转的认识程度、林地流转的容易程度及对森林资产评估的满意程度;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提高北京市农户林地流转意愿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河南省824户农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职业类别、信贷政策的了解情况、社会保障是否完善等变量,对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最后,提出了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宅基地的合理流转、有效配置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供需矛盾,保障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合理用地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山东省481户的调查数据,运用Probit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宅基地自由流转的意愿主要受性别、年龄、家庭人口数、房屋建筑面积、村庄对外交通便利程度、是否发生过耕地流转、是否接触过宅基地流转、是否认可宅基地流转提高幸福指数八个因素的影响,该结论对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推进新农村建设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民向市民转型,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本文以调查取得的数据为依据,以农户转市民的意愿及农户转市民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为重点,对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下农户转市民和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伴随经济发展,农村居民点已难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也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昌吉市六工镇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影响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宅基地的合理流转被认为是解决当前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渠道.本文利用长沙市宁乡县101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探讨农户宅基地流转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农户仅占40.6%.农户家庭年收入、收入主要来源、在外是否购置房产、宅基地流转能否提高幸福指数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为了促进农村宅基地健康有序流转,政府应尊重农户自身意愿,拓宽农户就业渠道,合理分配流转后利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抽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分析方法,从福利角度研究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与宅基地功能、农户家庭属性特征、农户心理特征等的关系,探寻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当前农户流转宅基地的意愿比例为18.97%;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依次为户主受教育程度、庭院经营性收入、家庭归属感、宅基地区位条件和家庭非农收入比例;其中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非农收入比例的影响方向为正,其他因素的作用方向为负.基于此,提出了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应对策:开展对宅基地福利水平的评估,给予流转农户足额福利补偿;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及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新安置点的选址与规划,使宅基地流转后农户福利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渐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是解决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不高、耕地保护制度运转效率低下的重要途径。补偿机制的构建必须切实考虑不同特征耕地保护主体的意愿,才能达到预期实施效果,而粮食主产区农户是保护耕地最重要的微观主体之一。以粮食主产区357份实地调查问卷为基础,以农户利益补偿需求意愿为因变量,性别、年龄等个体特征变量和家庭总人数、农业人口数等其他特征变量为自变量,在多重共线性诊断的基础上,建立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农户耕地保护利益补偿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人口数、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人数、耕地种植面积、农业收入比重、耕地保护意愿和耕地破碎度对利益补偿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补偿政策的制定,应重点满足耕地保护意愿强烈、农业人口较多、耕地种植面积较大、对农业依赖性较强的家庭,同时结合农户的实际意愿,选择合理的补偿方式和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13.
14.
为探寻土地流转的新模式,从农户的基本特征、农户对农业园区建设预期评价、农户土地转让的条件与顾虑三个层面分析浙江农业园建设背景下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影响较大的因素有承包经营权调整的心理预期、农业园建成后产量及农村社会风气预期、非农收入、担心失去土地等;影响大的因素包括户主年龄、园区讲信用、担心失去来源、政策不稳定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保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加大农业园建设的宣传,增加农民对农业园的认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1990年至今五轮世界价值观调查中国部分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中国居民税收道德的有序Probit模型,并分别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半非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受人口统计学因素、 社会—经济学因素以及个体观感因素的影响.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且不同时期、 不同地区居民税收道德的下滑幅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提高税收道德和税收遵从水平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迁移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库的成人调查问卷2004和2006年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婚姻状况、健康、娱乐偏好等变量对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有比较显著的影响,而当前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此外,家庭负担并不是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并且已婚女性劳动力倾向于和丈夫共同迁移,以上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农村的空巢老人问题。最后,促进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其中大学及大专学校教育最有效,其次是职业和技术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7.
夏玉莲  曾福生 《技术经济》2012,31(11):56-62
利用2005—201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地流转、"三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了考虑空间因素的计量模型,验证了农地流转的经济效应及其空间溢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农地流转通过影响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间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且跨期内存在空间效应、本期内没有空间效应;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农地流转强度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农地流转对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空间效应,在粮食主产区的农地流转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直接和间接拉动效应,而粮食主销区农地流转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8.
在对江苏省溧水、靖江、洪泽三地水稻种植户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水稻种植户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为户主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拥有一门手艺、家庭劳动力构成、家庭收入结构等因素能显著影响农户的外包行为。又比较了各因素对示范户与非示范户影响大小的差异,发现示范户受到各因素影响敏感程度明显低于非示范户,这可能是由于示范户种植惯性大于非示范户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省际土地财政收入①增长的影响因素,分别利用动态效应模型和阈值效应模型进行了估计,探究各因素在空间和时间发生变化时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各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阈值效应下对土地财政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土地财政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前期的增长会形成惯性而影响后期的增长;一个地区财政压力较大、事权和财权不平衡程度加深、房价上涨会导致该地区土地财政收入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这些影响又会有所不同。因此,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