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欠交增值税款和待抵扣增值税的情况,确保企业及时上交增值税,避免出现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的增值税抵减以后月份待抵扣的增值税的现象,企业对于增值税,在会计核算上需要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核算增值税的期末留抵数,其期末余额为借方余额,该账户采用多栏式:借方栏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等专栏;贷方栏设置“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核算增值税期末欠交数或多交数,该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可以为借方余额,也可以为贷方余额,  相似文献   

2.
所得税会计对所得税会计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分为应付税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采用应付税法处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是没有区别的,递延税款科目“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的贷方数与所得税的借方数相等,都等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与税率的乘积。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对永久性差异的处理方法与采用应付税法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对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探讨钮因干税影响会计法是由于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年度不同,产生时间性差异,导致按税前会计利润计算的所得税额与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所得税额产生差额,其差异额在会计核算方法上以“递延税款”科目处理,具体包括递延法和负债...  相似文献   

4.
企业因发生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以及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而涉及前期损益调整的,应通过编制会计调整分录,核算该事项对前期净损益的影响。需要将前期损益调整事项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差额,计算所得税费用并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在会计处理中,前期损益调整事项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差额比较容易确定,但是其所得税会计处理却比较复杂,有时不需要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有时需要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有时所得税会计处理需要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有时所得税会计处理需要通过“递延税款”科目核算。下面笔者对此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全国会计专业考试1999年“会计”教材中取消了“递延资产”科目,增设“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虽然新增加的两个科目从核算内容上与原“递延资产”科目的核算内容无很大差别,只是从形式上把它们分别核算,但它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笔者谈几点认识。一、“递延资产”科目的变更在预料之中“递延资产”科目是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后设立的科目,它旨在核算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而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资…  相似文献   

6.
企业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采用“应付税款法”时本期的税款费用等于应付所得税,由于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不反映在账户上只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加以说明,所以在“应付税款法”下不涉及递延税款的计算问题。“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分配到以后各期,即将本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采取跨期分摊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所得税被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发生的一种费用,并应同有关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同一期间内,以实现收入与费…  相似文献   

7.
由于会计和税法对收益和纳税所得计算的目的不同,对会计要素和计量的方法不同,同一企业在同一期间的经营成果,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之间往往存在差额。在所得税会计中,核算这种差额的方法有应付税款法、递延税款法、债务法等。债务法克服了递延法的不足。在税法或税率变动之时,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以及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的调整数,均是按现行所得税税率或税法计算确定的,因而其更能反映企业将来与纳税有关的现金流量,能使资产负债表上的递延税款数额更富有资产或负债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讲解了递减税款贷项的产生过程,接着分析了递延税款在会计报表中的反应和债务法下所得税的核算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关于接受实物捐赠产生的递延税款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讲解了递减税款贷项的产生过程,接着分析了递延税款在会计报表中的反应和债务法下所得税的核算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关于接受实物捐赠产生的递延税款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财务状况变动表本年净利润调整的研究财政部会计司马靖昊大家都知道,在现行行业会计制度中,财务状况变动表本年净利润项目下都设置了一些调整项目,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减其他负债转销)”、“固定资产盘亏(减盘盈)”、“...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在阐述"递延收益"科目时指出:"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本科目可按政府补助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递延收益"科目是专门核算"政府补助"内容的。但在实际工作中,"递延收益"科目的核算内容可以扩展到"接受捐赠"、"售后租回"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下的增值税递延核算方法初探陈秀良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对销售实现的入帐时间工业企业的新老制度处理方法不一。原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做法是:要等到收讫货款后才作为销售实现,产品已经发出但月末尚未收到货款的,在“发出商品”科目核算其实际成...  相似文献   

13.
关于增值税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还应在明细账内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等9个专栏。“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核算比较简单,月度终了,应将本月应交未交增值税从“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出。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如果本月多交了增值税,应将多交的增值税也从“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出,  相似文献   

14.
一、原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的企业首次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账务处理原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进行比较,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采用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相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特点(一)核算方法和账户设置旧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作为所得税处理方法,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企业既可采用递延法。也可选用债务法。从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角度讲,如果企业在计算应缴所得税额后,按应缴所  相似文献   

16.
张倩 《商业会计》2012,(21):28-29
在会计实务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列示于资产负债表内资产下的非流动资产中,但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又与会计准则规定的资产含义大有区别。本文以具体实务操作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设置的动因,得出从配比原则来思考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设置是比较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会由于抵销未实现而产生内部销售损益,从而导致合并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被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根据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存在暂时性差异。因而,在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同时在利润表中调整所得税费用。本文设置"合并递延所得税资产"、"合并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对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核算,并通过实例对相关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会计处理方法探析 对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企业会计制度>下的"递延税款"科目和"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但却并未给出新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部分的科目介绍中规定:"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鉴于此,笔者认为企业接受资产捐赠时,可借记资产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科目.  相似文献   

19.
由于会计和税法对收益和纳税所得计算的目的不同, 对会计要素和计量的方法不同,同一企业在同一期间的经营成果,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之间往往存在差额。在所得税会计中, 核算这种差额的方法有应付税款法、递延税款法、债务法等。债务法克服了递延法的不足。在税法或税率变动之时, 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以及  相似文献   

20.
按新准则“所得税”会计的一般账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中“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有较大的变动。笔者结合对新准则的学习和理解,谈谈对所得税会计一般账务处理的几点变化。一、新准则最显著的变化是取消应付税款法新准则对所得税的处理基本上基于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负债法(即确认递延税款并在税率变化时重新计算递延税款),此外,对“时间性差异”也改为“暂时性差异”。要掌握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必须要充分理解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