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哲伟  张小开 《经济师》2023,(11):137-141
建设美丽乡村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对阳泉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代表元素、特色优势、文化基础进行深入思考,从乡村规划、传统文化挖掘、艺术墙绘系统设计、田园风光价值利用、老旧房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新转型、示范村打造培育七个方面明确了相应的提升策略,提出“产业—生态—宜居—文化—保障”乡村建设“五大路径”,为打造美丽生活、美丽经济、美丽生态“三美”融合的阳泉美丽乡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当前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状况,认为解决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供的强大支撑,科技创新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五个美提供强大动力源泉,而且渗透于该系统的各个层面,使之协调有序,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劲的驱动机制是推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网络治理和系统论的学术资源,尝试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系统模型,对其形成机理和主体驱动力特点进行分析。在宏观层面,政府、农民、资本和社会力量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要充分地互动协同和有效整合,以形成强大、可持续的合力。在中微观层面,要促进驱动要素层次的协调优化;不仅要注重发挥法律与公共政策、资金与利益的驱动作用,更要重视和增强科技与人才、文化与教育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动力。  相似文献   

4.
“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协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分析美丽乡村的内涵、发展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建立美丽乡村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方法,从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支撑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构建了美丽乡村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研究。近年来,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中山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中山市在乡村文化建设上也存在着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乡村文化建设趋于同质化、乡村文化建设主动性有待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此,中山市必须立足本地实际,探索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发展,中国乡村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趋势。以江苏南通光卫村为例,从自然环境、居住环境、生活状态、社区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乡村建设现状分析,以期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以及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下,各级组织以各种形式纷纷响应加入人居环境治理的队伍中,号召农户树立保护生态的意识。同心协力从多方入手,坚决打赢人居环境治理阻击战。因此,要从农民自身入手,与时代接轨,运用现代科技推进人居环境治理,探索一条符合绿色生态、清新整洁的现代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建立生态宜居农村,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兼顾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9.
孙坤 《大陆桥视野》2022,(2):129-131
乡村文化振兴对于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认真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疆南疆地区通过加强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开展惠民活动、选树先进模范等方式积极探索"文化润疆"在基层实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福建省出台实施《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等文件,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和重点任务,并指导推进三明市大田县等4个国家级、20个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制定工作计划,发挥优势资源,打造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示范样板。为此,编辑部与采访嘉宾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并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马名杰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11.
做好四篇文章 建设美丽乡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丽乡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既秉承以往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又具有自身丰富的内涵,对促进我国城乡融合,传承乡村文明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本文将围绕生态、主体、文明、创建等四个角度,来阐释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应当关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基层党组织是党引领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引擎,既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根本价值导向、重要组织保障,也为其注入榜样模范力量。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中文化氛围不浓、整体规划能力不足、宣传引导效果不佳等问题亟须关注。基层党组织要立足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持续推进“党建+”深度融合,引领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中对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和应处理的矛盾分析,强调要正确认识畜牧业经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牧业经济转型的想法和建议,有序有度有法地推进种养结合型畜牧业经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发展,实现美丽乡村人、动物和环境的和谐统一,长效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6,(5)
美丽乡村建设是贵州后发赶超的农村版实践,然而在当前其必将置之于城镇化的现实背景下考虑。文章分析了城镇化对贵州美丽乡村建设的综合效应,剖析效应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丽乡村建设的定位、误区及推进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系统性、全局性重大战略工程。应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维度综合定位美丽乡村建设,扭转和克服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的规划误区、模式误区和试点误区。坚持系统性思维和顶层设计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农村社会建设的整体框架。统筹兼顾试点先行与全面推进的逻辑关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转换。理顺政府与农民的行为边界,走内生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9,(2)
贵州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迅速,如何充分利用贵州茶文化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相结合展现贵州地方特色,展示贵州民族风情,让广大游客接触并了解贵州的特有文化、特色农产品等是贵州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着重考虑的关键点。打造形态各异的美丽乡村避免趋同化,重复性建设,才能够真正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贵州,来欣赏贵州的青山绿水,来品尝贵州的茗茶,体验贵州农村慢生活,帮助贵州农民走出贫困,帮助贵州特产走向全国,推动贵州农业经济朝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正确方向稳步迈进。  相似文献   

17.
本项目从金融角度出发,以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为研究范围,重点分析白洋淀美丽乡村集中连片区建设优势做法,总结其已取得经验成果.从拓宽金融资本参与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获利渠道、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构建多元化融资平台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以期综合提升金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绩效,探索构建金融支持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科学可行的框架.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面临着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及增加农民收入的紧迫问题,湖州市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良好范例。调查发现,尽管该市新农村建设在许多方面可圈可点,但安徽省借鉴其经验并加以实践,应当从产业支撑、富民为先、环境和谐、机制创新、项目切入和科学管理六个方面着力为宜。  相似文献   

19.
20.
乡村文化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在乡村文化建设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同时与新时代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对比,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主体动力不足、产业发展缓慢以及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为此,必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增强主体文化意识,培养文化建设人才;引入数字媒介手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健全乡村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以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