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运用DSGE模型对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新兴产业产出和总产出,但不同政策工具效果并不相同,价格型的再贷款利率政策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增进社会福利的效果最好。与传统总量货币政策相比,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社会福利的改进有限,仍存在着对传统产业的挤出效应、对总量政策的替代效应及对经济结构的扭曲效应等负面作用。文章认为,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并积极研究其有序退出,发挥好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作用和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这对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20,(2)
近年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在我国取得快速发展,央行通过实施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调控信贷资源流向,为经济薄弱环节注入流动性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以及特定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关配套监管措施、风险对冲机制和退出机制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造成影响。文章立足当前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剖析结构性货币政策可能蕴藏的风险,并据此提出应对策略,为完善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央行新创设了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常备借贷便利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负外部性产业与为之提供针对性信贷的垄断竞争银行部门,本文对两类数量型和两类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稳定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四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于不同的外生冲击均有效,且主要通过定向影响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而起到信贷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基于改进的政策前沿曲线评判框架,本文发现,非对称地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更能兼顾经济稳定和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4.
人民银行从1999年开始发放支农再贷款,由最初的作为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大"三农"信贷投入的一项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逐步发展成为国家扶持"三农"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金融政策.但从运作实践来看,支农再贷款这一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仍需进一步增强,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动态变迁与多元化发展进程,并在学术镜鉴与政策应用总结的基础上,重点展望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未来实践方式.研究发现:第一,"大缓和"时期,货币政策更多关注"总量"问题,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基本能够满足宏观经济调控需求,"新共识"框架成为主流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第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相继暴露,货币政策的"定向"调控需求日渐明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陆续步入政策前台.第三,新形势下,货币政策当局应该在互补机制、使用频率和操作风险等方面探索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再贴现政策工具的运用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手段,它具有机动、灵活,风险小的优点,适应现阶段中央银行灵活运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的需要。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一直难以得到全面而有效的推广,再贴现政策工具的作用也不尽人意。今年以来,人总行就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以及贴现率问题数次发,这表明中央银行将注重运用再贴现这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并逐步增强其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力  相似文献   

7.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直接货币政策工具和间接货币政策工具。两种货币政策工具都有各自适应的体制背景和微观基础,并在此背景和基础之上,显示各自的优劣。本文认为为了缩短货币政策工具“双轨制”的持续时间,使货币资源配置不断优化、金融体制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必须着力于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建立真正的商业银行体系,并加快公开市场操作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经济周期影响,各国政府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经济下滑甚至是经济衰退、经济危机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各国政府积极实施货币政策,在实践中摸索出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断地进行创新以期找到效果更好的货币政策工具。近些年,全球相继爆发金融危机,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此时已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使得各国不得不加快探索新工具的步伐。此时,非常规货币政策横空出世,成为了货币政策界的“宠儿”,各国政府为了抵抗金融危机,纷纷采用,使其大放异彩。可是,对于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因为它是近些年才提出来的,不像传统的货币政策有着成熟的理论基础,很多人对它还不够了解。浅析中国非常规货币工具的使用环境和它的传导机制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使得大家更好地了解非常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也发生了不小的调整。这种调整是适当的,也是必要的。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执行和调节情况看,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从发展方向、职能分工和选择搭配等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是"总量稳定、结构优化"。本文深入分析了结构优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与不足,并结合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的新变化,深入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的对策。为更好地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宏观调控目标,有选择地采取一些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重点兼顾某些结构调控目标,在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下,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支农再贷款作为央行窗口指导作用和货币政策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信用社向良性循环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笔者发现部分基层工作者在支农再贷款的认识上有误区,导致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误区主要是把支农再贷款误认为委托贷款。再贷款是中央银行通过向金融机构贷款来实施其货币政策的一种手段,委托贷款是被委托单位受地方政府、企业主管部门或有关单位的委托,对指定的地区、单位、项目和指定的用途发放贷款的业务。再贷款是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委托贷款纯属委托性质。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规…  相似文献   

12.
卞志村  赵亮  丁慧 《经济研究》2019,54(9):56-72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正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型,货币政策的变动会影响到财政乘数。本文在新凯恩斯框架下构建DSGE模型,建立权重可调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考察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渐进转型过程中政府投资、政府消费、投资补贴、消费税、资本收益税和劳动税等六类结构性财政工具调控效果的变动情况。研究表明,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会显著影响财政乘数,且财政乘数随转型进程非线性变动,其机理在于货币政策转型会影响财政冲击对私人资本的挤出效应强度。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需要构建高效协同的宏观调控框架,财政政策应密切关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进程,以保证调控力度恰当、效果合意;对财政工具的选择应更加重视结构性减税与投资补贴,以改善民生福祉、激发经济活力;财政调控应有增有减,以维持预算平衡、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完善与创新杨凌云我国中央银行如何完善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并根据经济体制的变革不断培育和创新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从而顺利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复杂的问题。笔者不揣冒昧,对此做一点粗浅的探讨。一、西方国家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相似文献   

14.
央行政策目标和历史经验表明,若今年全年CPI上涨幅度在3%左右,则央行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影响现行赁币政策操作体系稳定性的外部因素是美元和美元利息走势。美元回升和美元加息有利于抑制输入型通货膨胀。名义利率不变时,物价走高所导致的实际贷款利率下降诱导企业产生贷款和投资冲动,实际利率对经济系统的这一调节作用使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具有一种偏离稳态的内生离心力。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的内部政策走向是总量和结构并重的政策组合。总量适度控制基础上的强化结构优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选择性货币政策、再贷款和再贴现、差别化准备金率。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的外部政策走向表现为外汇占款冲销工具的政策组合,即在首选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后,法定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再贴现、发行外币融资券为第二工具。美元加息对现行操作体系走向产生外部效用,有利于人民币加息和保持汇率汇制改革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邱世星 《经济视角》2006,(10):54-5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远战略,需要金融部门长期、持续的信贷资金支持和金融配套服务。然而,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履职到位至关重要。农村信用社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找准定位,建立支农的长效机制,将支农服务深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领域,最终形成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政府满意的“三赢”格局。———加大农信社信贷窗口服务指导。一是进一步用活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并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手段,更好地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制定符合新农村建设的信贷管理办法,促使辖区内…  相似文献   

16.
张磊 《经济师》2009,(3):201-202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起到了最基础的作用。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由于公开市场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着重时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发展消费信贷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消费信贷对于改善货币供应质量、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实施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同时,就业压力趋缓;国际收支顺差收窄,外汇占款下降;货币供给同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联系显著弱化。传统货币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过程中表现捉襟见肘,而持续的工具创新为新常态下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应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强化政策利率变动对融资成本的影响;拓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以货币精准投放替代全面宽松;善用"窗口指导",完善公开市场操作常态化机制,提升货币政策实施透明度。  相似文献   

19.
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目的是实现充分就业,维持产品价格平稳不变,经济持续均衡增加和国际收支平衡,维护金融平稳发展.文章基于货币政策和公司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了扩张的货币政策对企业的筹资、投资、运营和管理风险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并从筹资、投资、运营和管理风险等方面提出企业应对扩张的货币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是由货币数量政策和货币价格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组成的、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系统。本文以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属性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构成的分析为基础,联系金融调控的实际,阐明了在利率和汇率未完全市场化前,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无法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最后建议加大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货币数量政策和利率、汇率政策协调一致加以考虑,并改革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