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中国经济止滑提速的新时期,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发展经济的一些启示,并给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世界经济持续衰退。也正逢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一周年之际,世界各国仍处于艰难的困境之中。在此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深入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剖析如何改善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经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的经济安全也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把安全战略与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健康地发展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依托金融危机后QFII在中国市场持续快速扩容的现实背景,分别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全面分析了QFII扩容与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QFII持续扩容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而直接原因则是在经济结构已经失衡的背景下汇率制度改革所引发的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而与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的表现无关。因此,为了真正利用QFII来建设我国资本市场,完成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的过渡,最为根本的出路是尽快完成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进入转型的关键期。随着原有规模效率模式赖以发挥作用的各种比较优势的转变,中国开始步入以城市化和经济结构服务化为主要特征的二次经济转型。如何在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减少外部冲击,顺利实现二次转型并再次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是政府决策部门以及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中国经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一,使能源发展和经济增长良性循环,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中国对煤炭的需求居高不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样的能源结构显示出不合理性,为了应对能源供应、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中国应该在未来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使其优质化、合理化.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应充分考虑能源的影响作用.我国现在处于高速的经济发展阶段,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都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在这样的增长力度下,能源结构调整应做出充分适应,以保持增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此外,中国宏观制度变迁也成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中国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出  相似文献   

8.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8-2009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年,中国经济景气进入到本次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在将核心CPI指数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以下的同时实现略低于10%的实际GDP增长速度。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在长期中性的需求管理原则指导下,建立以促进国内投资需求为核心的政策体系,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持续的快速经济增长、廉价而又有一定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潜在市场的强大吸引下,在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比较完善的工业基础的支持下,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经济运行的逐步国际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情况下,国际资本纷纷登陆中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的重要市场。  相似文献   

10.
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不稳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在政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政策的引导下,中国企业成为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在保持持续高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城乡差距的日益扩大,传统农业结构和现代工业结构并存的二元经济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党中央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中国二元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人力资本的流失与中国二元经济的关系,重点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流失对二元经济的影响以及二元经济加剧了人力资本流失这一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储蓄大于投资与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少强  焦武 《财经科学》2007,82(9):105-111
本文通过对1985-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及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中国长期存在的储蓄持续大于投资是中国国际收支长期保持双顺差而失衡的根本原因.这实际上是在国际分工深化,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折射出中国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针对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对中国经济产生的负向冲击,本文提出了多项应对策略及可行的政策搭配方案.  相似文献   

13.
蒲艳萍  陈仲常 《经济师》2003,(8):34-34,36
1 997年以来 ,中国经济出现了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的通货紧缩 ,但经济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文章在对西方关于经济周期与经济衰退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对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中国的通货紧缩表现为经济增长率的持续走低及实际增长率小于趋势增长率 ,中国的通货紧缩是一种增长型的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14.
詹其柽 《发展研究》2007,(2):133-133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一直在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年获得了奇迹般的增长,并且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健康、高速的增长。但这种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只有在中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条件下才能变成现实,如果不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增长将难以持续。  相似文献   

16.
<正> 15年改革开放引导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脱离了传统的经济剧烈波动的发展轨道,保持了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长轨迹。但是,这种新的增长格局正在明显地受到日渐突出的通货膨胀的干扰,每2—3年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中国经济就被迫进行经济紧缩。在经济紧缩政策实施后,通货膨胀仍会保持相当高的水平。1994年中国宏观经济在未出现明显的以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特征的经济过热情况下,又出现了出人预料的高通货膨胀问题,这提醒我们应当注意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继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两次经济增长高峰之后,目前进入第三个经济高速成长时期。我们原本以为,持续了20年的GDP近10%的年增长时期已经过去,但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和中国逐步壮大的消费市场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GDP较高增长周期。在这一轮经济增长的背后,各类深层次矛盾也进一步发展,尤其以“投资和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最为突出,表现为投资规模过大,消费总量不足,出现了投资与消费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在全球位势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持续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1979—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平均增速,也一直高于国际组织最乐观的预期。世界银行1997年发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经济同步复苏、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新经济持续向好、市场预期不断改善等因素的作用下,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在触底企稳的基础上出现反弹,宏观景气、微观绩效、结构调整以及新动能培育都出现持续改善的局面,整体经济呈现“稳中求进,进中向好”的超预期复苏的态势,中国宏观经济调整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2017年中国经济企稳总体上是政策性、恢复性的,市场力量和趋势性力量还没有企稳,中国宏观经济还没有步入到持续反弹的新周期轨道之中。当前中国经济以下三大特征将是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要点:一是经济企稳但难以快速反弹;二是风险有所缓和但警报并没有解除;三是结构虽有所优化但面临政策退出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经济面临大调整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持续减速的中长周期。经济减速虽有周期性因素,但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结构问题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从供给视角看,原先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必然是创新;从需求角度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日渐疲软,亟待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经济粗放的增长方式,才能使经济得以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