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买九牛赠一毛 购物派送的兴起给不少消费者带来了惊喜。然而,不少消费者在经历过购物派送后,却产生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买一套价值数百元的西装,商家赠给的却是几元钱的领带夹;花3千多元去买一台冰箱,商家赠给的仅是20多元钱的电源插座……购物派送大多买大送小,买九牛送一毛。消费者钟某看到一商家推出买一赠一活动,承诺凡购买一  相似文献   

2.
买九牛赠一毛 购物派送的兴起给不少消费者带来了惊喜。然而,不少消费者在经历过购物派送后,却产生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买一套价值数百元的西装,商家赠给的却是几元钱的领带夹;花3千多元去买一台冰箱,商家赠给的仅是20多元钱的电源插座……购物派送大多买大送小,买九牛送一毛。消费者钟某看到一商家推出买一赠一活动,承诺凡购买一组音响,赠送价值150元的话筒一对。为了得到这免费赠送的话筒,他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了一组音响。谁知在几天后,他发现另一家商场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  相似文献   

3.
盛苏 《上海质量》2006,(5):56-56
每逢一些特殊的日子,商家总会采取各种促销方式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买一赠一”更是惯用的一种促销方式。但是在消费者开开心心接受赠品的时候,赠品的质量却让不少消费者担心,更有不少消费者曾遭遇赠品过了保质期或质量低劣等问题。今年上海“12365”就遇到过类似的投诉。  相似文献   

4.
如今的都市人真幸运,买空调赠微波炉,买西服赠衬衫,吃洋餐赠玩具,去游乐场,也会得到一张欢迎再光临的赠票……。消费赠品现象随处可遇,然而,殊不知,消费者不自觉地踏入商家设计的促销圈套,时常假冒伪劣充斥赠品行列,以及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种种消费者权益受侵现象,的确令广大消费者苦涩难言。伪劣赠品,消费者痛心一位消费者曾购买彩电获某地产的果菜料理机一台,但用了没几次就不灵了。赠品的质量到底有没有保障呢?它会不会成为伪劣商品倾销的温床呢?据悉,一些商家对赠品质量的回答却令人担忧,有的说赠品不同于买品,它是无偿赠送,不能享…  相似文献   

5.
如今当消费者真幸运 ,买空调赠微波炉 ,买西服赠衬衫 ,吃洋餐赠玩具 ,去游乐场 ,也会得到一张再次光临的赠票……消费赠品现象随处可遇。然而 ,殊不知 ,其中有些正是商家设计的促销圈套 ,假冒伪劣充斥赠品行列 ,以及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种种消费权益受侵害现象 ,令人苦不堪言。赠品藏伪劣一位消费者曾购买彩电获某地产的果菜料理机一台 ,但用了没几次就不灵了。赠品的质量到底有没有保障呢 ?它会不会成为伪劣商品销售的温床呢 ?一些商家对赠品质量的回答却令人担忧 ,有的说赠品不同于买品 ,它是无偿赠送 ,不能享受与买品同等待遇 ;有的说…  相似文献   

6.
“买一赠一”、“有奖销售”、“销售大酬宾”、“祝您中大奖”等宣传广告和营销活动比比皆是,人们耳熟能详,屡见不鲜;然而不少消费者受到了特殊的“礼遇”之后,非但没有丝毫的实惠和喜悦可言,反而常常有一种怅然若失、上当受骗的感觉。所谓“买一赠一”,赠“一”却并非是买“一”,两者决不是同日而语,等量齐观,而且可有是假冒  相似文献   

7.
消费警示     
《大众标准化》2016,(8):68-70
零团费快乐旅游?陷阱!
  “亏本大甩卖”、“买一赠一”,生活中往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促销信息。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花样百出的促销活动中,很多是假低价真陷阱,不法商家采取各种花样,以低价为幌子诱使消费者上当。
  当前旅游市场火爆,以优惠的价格享受同样出行乐趣的“低价游”、“低价机票”对消费者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一些商家使用不规范的营销方式,打着“零团费”、“负团费”、“超值低价团”的口号进行非法合作与竞争,消费者在报团时缴纳的费用很低,到了旅游景点却被强行拉去进行极其高昂的购物消费,最终让“低价游”变成了“消费陷阱”。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最常见的促销方式有如下几类:一是折扣销售;二是购物赠物,即买赠方式,包括“买一赠一”、“买一赠多”、“买多赠一”、“买多赠多”四种;三是购物返现;四是购物赠券;五是有奖销售;六是积分返利;七是会员折扣;八是限时优惠购物等。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前两种促销方式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买赠方式又可分为同品买赠和异品买赠...  相似文献   

9.
“双十一”从一个简单的“光棍节”渐渐演变成被企业“刷数据,创业绩”的好日子,其宣传力度越来越大,促销时间也越来越早。究其原因,还是企业通过炒作并利用了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大家都在抢,不买白不买”。商家提前起哄,市场提前煽风,消费者提前掏腰包,企业提前去库存,所谓“双赢”由此提前而来。  相似文献   

10.
两节前夕,中消协发布今年第10号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谨防商家“打折” 陷阱。 假打折,先抬价后降价,所标原价严重不实。如一家商场销售的全棉空调被,标价为“原价400元,现价160元”,经查原价就是160元。 购物返券,如买 100元送 20元 B券,使用B券必须再加同等金额现金,这是人为设置附加条件,误导消费者进行循环滚动式购买。 假赠送,假抽奖。“买一赠一”、“买一送几”大都是美丽的谎言。有的名为赠送实为搭售,有的奖品或赠品是积压商品或劣质“三无”产品。 假甩卖,有些商场一年四季都挂着“清仓大甩卖…  相似文献   

11.
武汉消费者徐先生因自己购买的菜籽油成分未标含量,遂将商家告上法庭,诉求获法院支持,法院判令商家10倍赔偿消费者。该案也成为武汉市首例支持消费者“知假买假”的案例。  相似文献   

12.
最近 ,传媒不断报道自称“刁民”的“打假英雄”王海“运气不佳” ,在其“知假买假”后 ,由于与商家协商双倍返还不成 ,于是 ,鸣冤叫屈诉至法院 ,请求法院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 ,判令商家双倍返还其损失。而法院审理后 ,均判决驳回王海要求商家双倍赔偿的请求 ,仅判令商家返还购物款。对此 ,社会议论纷纷 ,消费者很多不理解 ,也有一些传媒载文指责法院判决不公 ,认为法院的判决变相纵容和支持商家售假。其实 ,人民法院对于王海们“知假买假”的所谓“打假行为”不予支持 ,判决驳回其“双倍返还”的请求是完全正确的。首先 ,我国《…  相似文献   

13.
真诚相待消费者 曹光明  文献标识码:D   现在到商场购物,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买前,商家满脸堆笑地把消费者捧为“上帝”,千方百计让你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直到交易成功;买后,同样的商家却给你换了另外一副面孔,不要说无忧消费,哪怕是商品明摆着的质量上的缺陷甚至冒牌货,他们依然会找出各种理由与消费者支吾搪塞,对消费者的正当要求不理不采。此时,顾客早已没有了“上帝”的感觉,对商家来说,钱已赚到手,哪还管什么信誉不信誉。  相似文献   

14.
赠品有诈怎么办?赠品出现质量问题也实行“三包”吗?赠品如何具体适用法律?……这是近来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买一赠一”作为一种推销方式对于吸引顾客,刺激消费,提高产品和经营者的知名度,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毕竟不同于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的竞争,它是基于利诱的方式来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正当的“买一赠一”可能导致不正当的吸引顾客,损害公平竞争。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买一赠一”越来越成为经营者普遍采用的推销方式。一、赠品有诈怎么办?“买一赠一”这种促销行为最大的…  相似文献   

15.
正"亏本大甩卖"、"买一赠一",生活中往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促销信息。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花样百出的促销活动中,很多是假低价真陷阱,不法商家采取各种花样,以低价为幌子诱使消费者上当。当前旅游市场火爆,以优惠的价格享受同样出行乐趣的"低价游"、"低价机票"对消费者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一些商家使用不规范的营销方式,打着"零团费"、"负团费"、"超值低价团"的口号进行非法合作与竞争,  相似文献   

16.
时下,各大商家掀起了“打折”狂潮,个个赚得盆满钵满。然而记者经过一番调查,却在商家打折的背后发现诸多“打折陷阱”。白等一宿买彩电前不久,某市一商家为招徕更多顾客,打出50元买彩电的广告。第二天,早上8点半钟,当记者来到该商场门口时,发现已有近50人在那里排队等候买50元一台的彩电。到了9点钟时,商家开门,令人没想到的是只有前两位有彩电可买,其余的全算白凑热闹。排在第三位的小伙子十分生气地告诉记者,为了买所谓50元一台的彩电,他整整一宿没休息。他认为商家在广告上没有说明“售50元彩电只限2台”,是在误导消费者。记者在该商场…  相似文献   

17.
投诉信箱     
前几天,某商场推出“买一赠一”活动,承诺凡购买音响、家电,赠送名牌话筒一只。消费者田某前往购买,果真获赠话筒。但返回家后发现,话筒既无商标、合格证,也无生产厂名、厂址标识,且有严重  相似文献   

18.
张女士周末购物时发现某超市散发的宣传单宣称该超市内某品牌的洗发露正在搞“买一赠一”的活动。于是,张女士便前往该超市购买洗发露,事后结账时被告知赠品为一把钥匙扣,张女士顿觉上当,去找超市负责人理论,并要求退货。该超市负责人却以宣传单上标注的“本次活动本超市享有最终解释权”为由拒绝了张女士。那么,超市这种保留最终解释权的做法是否合理?兰州市安宁区十里店法律事务所的周宝生律师认为,该超市对此次活动进行宣传时,没有明确向消费者说明“买一赠一”中的赠品到底是什么商品,让消费者误解为赠品与其所买商品是同一种…  相似文献   

19.
时下,消费者在逛商店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反季商品热销的场面。一些名牌服装4~6折,更有甚者打到了3~4折。反季商品由于价格便宜,很受部分消费者的欢迎。但是,有不少消费者购物只注重价格,而不考虑商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的消费者看见别人买,自己也跟着“抢”,把商家的“库存”变为自家的“箱底”。但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部分商家常以“打折反季商品不退不换”为借口,不提供信誉卡、发票等购物凭证;更有一些商家利用反季销售,倾销“问题”商品。而消费者购买反季商品后一般不会马上使用,只能等到适合季节再用,有的商品在消费…  相似文献   

20.
笔者的一位女同事环保意识特强,前几日她去一家大卖场购买无磷洗衣粉,结果发现无磷洗衣粉不光品种单调,而且偏居货架一不起眼的角落,乏人问津。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磷洗衣粉却不光“家庭兴旺”,商家还搭台大搞买一赠一的商业促销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