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队伍建设》2006,(2):12-15
中国工商银行可以说是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商业银行了。说熟悉,是因为它就在身边:近1/10的中国人,也就是1亿多人,是它的客户:近1/3的中国职工,也就是6400多万人,由它代发工资,中国工商银行提供的个人金融服务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中国工商银行还在居民储蓄、个人贷款、电子银行、个人中间业务、信用卡等众多零售金融服务领域占据国内最大的市场份额,奠定了其在国内零售金融业务领域中领跑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24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测算出来的估值数据显示,最近5年累计流人中国的热钱总量约为1.75万亿美元,其规模超过同一时期的国家外汇储备。大量热钱的持续快速流入,必然带来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失灵、投机风气高涨和全面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经济金融问题,这实际上已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得到初步验证。因此,热钱已成为一把悬在当前中国经济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似文献   

3.
《科学投资》2007,(4):79-79
说什么东西有了泡沫,就是说它不值那么多钱。那它到底应该值多少钱呢?你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是该考虑劳动量还是考虑稀缺性和时间?  相似文献   

4.
加息的误区     
我以为现在盛行的“加息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热钱涌入”的观点是一个误区。 没有数据证明中国的紧缩政策会导致热钱涌入。中国明确的热钱厢入只有2007年四季度到2008年上半年那一段。那是由于2007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升值来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这等于向全球资金发出了“快向中国搬钱”的邀请函。  相似文献   

5.
进入2008年以来,关于热钱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且愈演愈烈,围绕的主题无非是"热钱到底有多少"、"热钱流入途径有哪些"、"热钱都到哪去了",学术界对此各执己见,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有关"热钱"在股市兴风作浪的传言屡屡不绝.尤其是2010年10月份A股市场的"井喷",更被认为是"热钱"所为.不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近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显示,虽然有少数"热钱"进入股市,但是影响我国股市发展的因素较多,跨境资金流动主导境内股市运行的观点缺乏数据支持."热钱"炒股并不普遍.  相似文献   

7.
目前还无详实资料证明乾隆年间广西宝桂局是否存在有部颁样钱.在华光普著的《中国古钱目录》下卷1173页列有一品宝桂局"乾隆通宝"注明样钱.但到底是颁样或呈样,交待得不清楚.但这种版别的流通钱可以很容易找到.  相似文献   

8.
最聪明的钱     
最聪明的钱+最聪明的人,这是高端投资人对私募基金最娱乐化的定义。当然,按照钱的投资禀赋和风格特征分类,除了最聪明的钱以外,还有快钱、慢钱、热钱、笨钱、冷钱之说。  相似文献   

9.
热钱,这个在11年前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翻云覆雨的词汇,如今正被越来越多中国经济界人士所论及,被视为悬在2008年中国经济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来无影,去无踪"的"热钱",近期在越南又兴风作浪,导致该国出现恶性通胀、货币大幅贬值等问题,进一步引发了多国政府和民众的警惕和忧虑.  相似文献   

10.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近期在新加坡举行的《中国的增长率是否真实与能够持续?》讲座上说,中国过去5年的经济增长是真实的。 中国在1998年至2002年之间,消费年均增长6.8%,投资年均增长11.6%,这两者是GDP的主要成分,因此能够维持年均增长7.8%。 林毅夫承认中国当前有经济过热的问题。他说,2003年头9个月中国的投资增长31%,这是因为热钱涌入,加上中  相似文献   

11.
税务会计师这个职业对于我来说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有关涉税的事项是日常财务工作的组成部分,如每个月的纳税计算、纳税申报、税款交纳等等;说它陌生是因为具体到税务会计这个职业细分的概念。在我所从事的企业中还未有设置专职税务会计这样一个岗位。通过这段时间参加"税务会计师"的培训学习,认识到企业设置税务会计岗位的必要性。下面就笔者所工作过的公司有关税务管理情况来谈谈对税务会计师的认识和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策 《时代金融》2011,(29):63-64,67
<正>中国民间资本数量庞大,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入了金融领域,民间借贷、民间金融租赁、私募基金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而地下银行、地下钱庄的流动性基本处于隐蔽和不可控的状态。将这些钱由地下引导到正规渠道,参与到国家总体金融体系之中,对积极利用过剩民间资本、化解境外热钱对国内资本市场、普通商品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冲击,调控流动性和物价都有正面的意义。我们认为,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在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因为城市金融机构基本饱和且竞争日益激烈,二是因为农村金融目前有政策面和市场面的双重支持,投资前景良好。云南作为一个边疆民族省  相似文献   

13.
热钱是“Hot Money”的直译,又称“游资”,通常指出于套利目的的短期性资金。 我们所说的境外热钱是指我国大陆以外,包括国际和港澳台地区的热钱。2008年,境外热钱在我国流动出现了新的趋势,对我国房地产和股市造成一定影响。而热钱的频繁进出会扰乱一国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威胁金融稳定,尤其容易在股市、楼市酿成泡沫。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了《加快应急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在2020年形成应急产业的体系,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并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是我国首次对应急产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应急产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所谓应急产业,是一个人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产业:说它熟悉,是因为这一产业堪称庞大,涉及到的都是装备、材料、医药、轻工等十多个人们熟悉的领域;说它陌生,则因为它属于新兴产业的阵营。  相似文献   

15.
从热钱概念争议看外汇总量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热钱无疑是热点问题,探讨争论颇多,对热钱的理解和定义不同,研究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可能大相径庭。热钱问题很大程度只是一个概念问题当前国内外对热钱并无统一的定义,学术界一般认为短期跨境套利资金即为热钱。但这一概念过于理论和宽泛,不太具有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的操作意义,特别是对于三个关键词短期、套利和跨境的界定。首先,多长算短期,这一问题相对容易解决,直接援引一个统计定义就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热钱"已成为人们不再陌生的词汇。热钱也称为短期国际游资,是一种在短时期内以钱生钱,为追求高回报而在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热钱"在短期内集中大量流入,将会引发通货膨胀压力和资产价格泡沫,压迫实际汇率升值、加大货币政策操作及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压力。  相似文献   

17.
蔡重直  王巍 《银行家》2005,(4):98-104
从技术上分析,中国的银行已在整体上破产蔡重直:西方媒体或者是两方经济学家在谈到中国经济问题时经常讲:国有企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就业问题,是悬在中国政府头上的三把利剑。这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处理不好,部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灾难。研究一下世界的银行破产史,可以说基本上是由于不良资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呆坏账"造成的。所谓技术性分析及其基础,就是会计学分析和一般的国际银行界标准。银行业务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贷出的钱几乎全部是存款人的钱,所以,银行资本金哪怕微小的侵蚀,  相似文献   

18.
余一平 《理财》2007,(1):7-7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确如此,每年都有不同“问题富豪”落马,而每年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原罪”。那么,到底什么是原罪呢?原罪(Originalsin)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即人祖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违背上帝的意志的“罪  相似文献   

19.
浅析"热钱"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央行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学胜 《海南金融》2006,(12):62-63
随着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的看好以及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大量投机性资本蜂拥而至,造成所谓的“热钱”效应。本文对“热钱”进行定义与衡量,分析国际“热钱”看好我国的原因,并根据“热钱”过多进入对我国经济所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得出中国人民银行应对“热钱”冲击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热钱",又称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是诱发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热钱"产生的原因不一,长期资本在一定情况下能否转化为短期资本,甚至成为"热钱",关键在于经济和金融环境是否会导致资金从投资走向投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