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振环 《发展》2003,(7):68-70
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甘肃省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宣传力度、新品种开发力度及其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其发展水平与旅游业发达地区比较,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在拉大。本文通过甘肃省旅游资源及旅游业经营现状的分析,提出今后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甘肃旅游业发展总体评价1.景点品位高。甘肃目前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4个国家级、2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3处国家级、2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由于其极具特色的地理位置、自然…  相似文献   

2.
扬州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我国具有两千多年持续历史的通史式的城市。虽历经战争的破坏,但扬州市的地面、地下仍保留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市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7处,历史文化保护区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其中,何园、个园和扬州城遗址(隋——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明寺及鉴真纪念堂、天宁寺、重宁寺、史可法祠墓等11处文物古迹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对现代扬州的馈赠,也是现代扬州走向未来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3.
开放与创新开启旅游梦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岛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与文化资源,海岛地质、海洋生物、天景天象等自然景观发育良好,史前文化、地质文化、妈祖文化、渔家文化、神仙文化等海洋文化博大精深,这两大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稀缺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为此,长岛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惟一海岛型国家地质公园和省级海豹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城市绿化已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单单是生态的概念,而是关乎我们的城市建设模式,和城市文化密切相关。城市绿化是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绿化是城市实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苏州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近20多年来,苏州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把城市绿化工作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建…  相似文献   

5.
<正>旺苍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以鼓城山—七里峡景区、旺苍大峡谷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以米仓山大峡谷、汉王山—鹿亭温泉景区、嘉川恐龙化石群为代表的地质科考旅游资源,以"红军城"、"木门军事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以川北民风民俗、民居民歌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四大类。米仓山鼓城山——七里峡景区鼓城山—七里峡景区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地处旺苍县东北部鼓城乡东北的东、西鼓城山,兀立于苍山之巅。景区由鼓城山、七里峡、白龙宫、铁佛寺、小龙潭、米仓古道等高品位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构成。  相似文献   

6.
感受黄山     
黄山市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前身是徽州地区,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黄山市,现辖3区4县和黄山风景区。目前,黄山境内现有世界遗产地2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保护街区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省、市自然、人文景观中,  相似文献   

7.
四川旅游     
四川地大物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处、省级19处。共有风景名胜资源119个片区、546个景点、分布在148个县。文物古迹保仔完好,有文物保护单位143处,其中属全国重点文  相似文献   

8.
(一) 黄山市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前身是徽州地区,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黄山市,现辖3区4县和黄山风景区.目前,黄山境内现有世界遗产地2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保护街区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省、市自然、人文景观中,  相似文献   

9.
上海拓展长江三角洲旅游圈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旅游业最活跃的地带之一,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两翼,凭借两江(长江、钱塘江)、一河(大运河)、五条铁路干线(沪宁、沪杭、杭甬以及即将建成的新长、宁启线)和四通八达的公路,将15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处国家级度假区以及数十个大型主题公园连接起来,形成我国最大的旅游经济区.  相似文献   

10.
大伾山位于豫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西临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南傍黄河故道,距鹤壁市区25公里,198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区内山城相依,城水相连,古刹林立,风光壮美。享有“禹贡名山”之美名。  相似文献   

11.
曲阜是国务院首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省级尼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各1个,拥有184处各级重点文保单位和10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三孔”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荣膺国家首批5A级景区。近年来,曲阜市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振兴机遇,大力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着力构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2.
承德,旧称"热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甲类开放城市。1994年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使承德步入了世界文化名城的行列。如何建设好旅游名城,我认为与加强城市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3.
大峰山齐长城旅游风景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首批国家AA级旅游风 景区、省级森林公园。横亘于山东省境内的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从大峰山 峰顶通过。作为齐鲁古老文化的象征、世界文化遗产瑰宝的齐长城的源头就发源于大  相似文献   

14.
干松章 《港口经济》2012,(12):31-31
在我国邮轮经济发展中,舟山是新来者。不过,舟山发展邮轮经济有着非常大的潜力。首先,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舟山紧邻上海,可以作为上海邮轮母港的补充。在交通方面,舟山目前已经与长三角地区的多个城市形成了3小时旅游经济圈;其次,舟山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舟山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佛教文化和独特的海洋、海岛文化,有众多美丽的沙滩、岛礁以及美味的海鲜。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是否一定会污染环境?保护环境是否一定会阻碍发展?这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已成为摆在现代市长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四川省都江堰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生态特色和优势,将城市定位于“生态文化旅游名城”,确立“立足生态特色,发展生态经济,构建市域生态经济系统,建设具有最佳人居环境和最佳创业环境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的总体发展思路,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青城山·都江堰双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市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市行  相似文献   

16.
盘活甘肃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三北  魏梓秋 《开发研究》2005,(2):51-52,55
甘肃有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富矿。如何发掘其文化精华,将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同时提高原有产品的文化品位,是甘肃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甘肃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可以极大提升甘肃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甘肃旅游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1982年建立以来,先后荣获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际绿色名录、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著名火山之乡、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圣水节(药泉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殊荣,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新昌风景秀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300多处,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境内拥有大佛寺、穿岩十九峰、沃洲湖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是古代"唐诗之路"、"佛教之旅"的精华所在,也是山水诗、山水画的发祥地,被誉为"东南眉目".近几年,新昌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利用山、石、水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大佛寺名胜区为龙头,成功地开辟了一批富有特色、品位较高的特色新景观.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全国仅有的7家“世界王牌旅游区”之一,却因为一座小水电站的建设,旅游资源20多年难以得到充分开发。当地政府给出的解释是:搞旅游富的是老百姓,建电站富的是财政。  相似文献   

20.
王蕴 《开发研究》1991,(5):60-61
<正> 地处我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是中西文化经贸交往的要道。历史上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在甘肃省境内长达1600公里,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经贸交往、发展甘肃经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甘肃旅游资源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以石窟寺为主的古代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