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明和创新。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明中,技术一直都领先于世界,四大发明更是举世闻名,可为什么工业革命又没有在中国发生?这是名的李约瑟难题。从诺贝尔奖的获得以及SCI,EI索引或专利的申请等等方面,都表明中国近现代的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公布了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技术成就指数(TAI),在72个参加评估的国家(地区)中,技术成就指数平均为0.743;而中国的技术成就指数为0.299,排序为第45位,居世界中等偏下水平。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制度催生了工业革命 在最近一些年里,许多历史学家特别关注于这种问题的研究。即为什么不是中国、而是欧洲出现现代资本主义浪潮或工业革命?为什么在工业革命以前只出现零星的技术发明,而在工业革命之后,技术发明才以浪潮般的速度和规模不断涌现? 现代史理论的主流学说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解释基本上是基于科学发现(如牛顿力学的出现)、技术创新、发明浪潮、教育和资本积累……但这种理论事实上经不起推敲,因为这些变化与其说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因还不如说就是增长本身。另外,一个致命的批评是:在14世纪中叶,当时居于世界…  相似文献   

3.
汪严磊 《科技和产业》2022,22(7):172-178
在创新经济盛行的当下,企业开始大规模应用新型技术和发明进行传统业务的突破。然而对于一项技术或发明在特定企业内部的适用性评价标准方法却是业内乃至全球商业技术领域的空白。为此,德勤中国创新部门基于一次具体的客户需求,开发了底层逻辑普适于广泛技术、评价视角满足企业个性特征的企业技术适用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孕育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的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他所定义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相结合为基础,以"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的应用为代表的一个崭新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之蓝图一般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晚期的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初期,以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  相似文献   

5.
<正>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缪同春是中国发明协会会员、中国能源研究会会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能源动力学会理事。缪同春拥有百件新能源技术领域的专利。缪同春参加工农业生产实践多年,专利创意新、质量好,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6.
锇是铂系金属,分布非常分散,价格昂贵。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发明了一种含锇废料的精炼技术,该技术已经获得专利。  相似文献   

7.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别于传统减材制造技术的先进数字化制造方式,被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支撑技术。不久前,省知识产权局委托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开展了3D打印产业知识产权评议研究。该研究报告从全球、中国、浙江专利状况三个层面,对3D打印技术专利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3D打印产业状况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本刊摘编了该报告的部分内容,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专利文献检索与企业经营决策樊鹏专利文献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情报源,它包括专利说明书、专利申请、发明的证书、实用新型说明书等,它把世界上各种发明按专业类别和时间顺序排列起来,提供给各种人员使用。专利文献优于其它科技文献的最重要一点,是它集技术、法律和经济三...  相似文献   

9.
目前世界上各主要专利实体均已承认了商业方法软件的专利性,关注的重点已转为商业方法发明是否具有创造性。美国对于商业方法发明采用了创造性“分部”审查标准,只要商业方法部分或技术部分其中之一非显而易见即符合创造性要求。欧盟要求发明的技术部分必须实现“技术贡献”。日本则采用了创造性“整体”审查标准,要求发明整体非显而易见。我国对于商业方法发明的创造性表述方式及其审查标准不尽合理,实践运行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我国商业方法发明的“创造性”要求应采用国际通行的“非显而易见性”表述方式,并借鉴组合发明的本质特征和日本的有益经验,采用创造性“整体”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10.
浙江专利技术创新及专利技术市场需求日趋活跃。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利的创造、保护、管理、运用与产业化等都离不开专利中介机构的支撑性服务。要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建立健全专利中介服务体系,进一步激活技术市场,加速专利技术的创造、运用、转移与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赵洋 《中国报道》2015,(1):30-33
过去的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创造了极丰富的物质环境,但也让人牺牲了很多"之所以为人"的乐趣,流水线上的工人甚至成为机械化的劳动力。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一段早期历程。当时,工业生产完成了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时期。那是一次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生产与科技的革命。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因此人们也把那段时期称作"机器时代"。  相似文献   

12.
世界自工业革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20世纪。人类科技发明的总量占到有史以来人类科技发明总量的90%。科技发明推动了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前进,极大地改善了世人的生活质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事情总是有两面的.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众多好处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3D打印之于社会制造正如PC机之于互联网。互联网借助PC机让社会具有很强的信息分享及传播的能力,而以3D打印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制造将赋予社会新的创造和制造能力。社会制造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社会媒体与3D打印技术,通过"众包"等形式,鼓励社会民众充分参与产品的全生命制造过程,实现创意化、个性化、实时化生产的制造和消费。换言之,社会制造允许任何消费者将自己的创意直接转化为产品,创新和创造将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真  相似文献   

14.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3(6):106-106
蒋子刚,揉动力学理论和揉动技术创始人,无线电通信专家,发明家,现任北京巨匠动力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力学系,是毕德显院士的研究生,大学期间开始搞发明创造。长期在军工厂和军队参与国防重点项目建设,成绩卓著,两次获突出贡献奖励。37年来,以诚实的创造和难言的艰辛,完成发明200多项。多次获中国和美、英、法、德等国专利及国内外大奖,是2个国家级重点项目主持人和21世纪中国第一号PCT专利申请人。主要发明有:"快速位同步环"、"AUTOWAY","高势比、内减摩、向心增压离心泵"、"揉动式流体机械"等,其中不少是理论和技术双原创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战略——基于生命周期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这是由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从各国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创造了这些国家或地区生产总值的50%,国际贸易的约50%,对外直接投资的约40%,创造90%以上的就业机会以及50%以上的技术发明等。可以说,世界的财富50%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是世界科技创新的促进器,中小企业托起了世界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风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颠覆性创新和战略意义给世界政治和各国外交带来了深远影响,催生了技术外交。它注重全球高新技术企业等新兴技术主体的专业和引领作用,具有目标的政治性、任务的全球性和议题的广泛性等特点,致力于根据技术实力、能力和潜力对关乎利益、安全和关系等问题的走向产生影响,并在创新外交理念、改革组织机构、制定外交战略和搭建对话平台等方面开展了阶段性实践,回应了新工业革命对外交变革的要求。但近年来,各国战略竞争在高新技术主战场升级,技术外交也面临美国“技术联盟”的压制和封锁、对话中的话语与立场压力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全球技术治理缺乏合法性等困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命运相依,注重各国及各类国际行为主体为人类的共同发展做出贡献,重新强调了国际合作的人本逻辑,引领中国走出了既满足本国需要又可供各国参考的技术外交路径。从长远来看,这也是突破技术外交困局的根本出路,进一步具象了技术外交的发展前景,对推动人类开展合作、应对共同挑战及实现共同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冯锦满是一位立足传统中医不断进行创新的探索者,他发明"聚能理疗保健仪器",在实践中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为表彰鼓励他的创新业绩,香港政府特拨专利款10万元以资鼓励。2006年他获得第十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奖和台北国际发明暨技术交流展发明竞赛银牌奖;同年7月5号获中国大陆批准专利。2007年,他荣获第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  相似文献   

18.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五次浪潮,分男4是水力机械化、冶金技术的革命性进化,铁路、蒸汽动力和机械化,电力、重工业和钢铁,石油、自动化和大规模生产。信息和通讯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专利代理人与技术转移专利代理人(Patent Agent)专门从事专利申请和维护事务,必须拥有理工科学位。其与专利律师的区别仅在于专利代理人不能出面处理专利诉讼事务。专利代理人是一个职业资格,获取该资格需要通过专门的职业资格考试。例如,美国专利和商标局设立了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Examination for Registration to Practice in Patent Cases Before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我国1992年设立了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专利代理人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撰写专利申请书和进行专利维护。专利代理人执业范围与技术转移专利代理人是技术转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专利代理人分为机构内部的(in-house)专利代理人和机构外部的专利代理人,前者作为机构员工,直接向所在机构提供专利申请服务,后者作为中介服务机构的专利代理人,接受全社会机构委托,向全社会提供专利申请和维护服务。以技术转移的主体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20.
罗恺  袁晓东 《科技和产业》2020,20(11):16-23
人工智能发展十分迅速,企业在芯片、无人驾驶、金融、通信领域等投入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基于专利互引视角分析创新生态系统内人工智能企业技术外溢和竞合态势。构建了直接引用系数、技术感应度、技术影响力系数等技术溢出指标,以百度等10家企业2010-2018年的人工智能专利数据为样本进行技术溢出研究,分析了百度公司的直接引用系数,各企业间的技术影响力系数和技术感应度系数,分析了企业技术溢出效应企业和竞合态势。研究表明,百度、华为集中了大量的人工智能专利,在人工智能产业中技术感应力较高,对其技术需求较大,技术溢出效应十分明显,腾讯、中兴技术影响力较大,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据此,提出人工智能企业协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