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静 《活力》2011,(8):155-155
2010年,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开辟“我在现场”栏目,很多当地出租车司机,甚至一些专业媒体记者成为该栏目“特约记者”。这些“特约记者”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极大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他们可以视为“公民记者”,他们所报道的是“公民新闻”。本文拟对“公民新闻”和“公民记者”的概念、“公民记者”与职业记者、新闻报料人之间的异同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平 《活力》2011,(10):98-98
关于公民新闻的具体定义,中外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立丹教授关于此的定义是全面而准确的: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是指来自普通公民的非专业新闻报道。他们或是现场的目击证人,通过现代科技,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直接传送给大众媒体:或者自己创办小众媒介,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新闻生产与传播。  相似文献   

3.
白雪松 《活力》2011,(7):195-195
媒体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就像衣服与我们身体的关系.华丽或休闲的衣衫不再只是遮体御寒之用.而成了我们个人的一部分.媒体总是在穿针引线间发挥着它对现代社会的建构作用。这样,培育和强化大众的现代公民意识。就成了现代社会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报道在发挥导向作用时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这就要求新闻传播者自身首先是一个有着全面而稳固的现代公民意识的人。为此,需要研究新闻传播者的现代公民意识。本文着重论述新闻传播者的理性的规范意识、普遍的人类意识和现代的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4.
陈莹  张金鸣 《活力》2011,(13):70-70
公民记者,又叫“民间记者”,为主流媒体以外的人,或自身为主流媒体的记者,但以独立身份发声的人,所做出的报导和评论。信息全球化,网络普及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公民记者在新闻事件传播中涌现,且作用不容小觑,互联网见证了公民意识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公民新闻的表现形式为网站、播客、维客等,主要特征为人人都是记者的传播理念和情感交流的“补偿式”传播模式.通过对公民新闻的表现形式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以及“第五媒体”的崛起,由新技术率先导演的传播变革空前地改变着新闻传播的形态。不论从技术还是内容角度而言,微博新闻(以下简称“微新闻”)可谓公民新闻的新生形态,是(包括非专业新闻传播者在内的)社会个体通过大众媒介发布特殊时空中经历或掌握的新闻性信息的一种形式。区区140字内的微新闻颠覆了传统新闻采集、编撰、传播的陈规,为社会大众开启了公民新闻多维度传播、交互式反馈、跨时空跟踪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公民新闻也称为"参与式新闻",是每个人在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随着互联网的普遍使用,公众可以快速接收并传播信息,公民新闻勃然兴起。人们开始通过博客、微博和公民网等形式积极参与信息的传播。然而,在公众享受更多的话语权和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导致信息海量聚集且良莠不齐。如今,公民新闻兴起的繁华现象已经展现在大众的视线之中,但其背后的不足和弊端却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兴媒体社会深度和社会广度的不断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各方面受新兴媒体的影响愈发深刻,且呈现出与新兴媒体相类似的双面性。全面理解和认识新兴媒体本身特点及其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对提高现阶段公民政治参与水平,增强政治参与科学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华雨 《上海质量》2003,(9):39-40
有媒体披露,对于问卷调查中的一个单项选择题:你为什么在中国办企业?A.当受尊敬的企业公民;B.利润最大化.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多半毫不犹豫地选A,而大多数本土企业家却不假思索地选B,并反问:什么是企业公民?  相似文献   

10.
《企业科协》2007,(9):5-7
一、关于公民科学素质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简称《科学素质纲要》)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是对科学素质内涵作出的定性表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丛一 《质量管理》2008,(3):39-40
2007有两件值得特别关注的事,一件是厦门PX(二甲苯)项目的迁建,一件是北京地铁5号线在天通苑加站。两桩事共同记录着21世纪之初,中国公民力量的执著成长。这是难得的开端,是格外值得珍视的开端。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培养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公民身份这一特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公民意识是公民对公民身份及其内在价值的了解和认定,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认识和对公民与国家、公民与其他公民之间关系的认识和认同,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和对这些权利义务实现方式的理解。公民意识的培养和确立必将直接促进中国朝着稳健、理性、民主、开放、有序的现代化方向发展。本文集中探讨了公民意识培养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产市场》2007,(1):68-70
2006年11月15日,国内很多人被一则来自韩国的人事变动新闻撩拨着。前一天,韩国建设交通部(下称建设部)长官秋秉直.青瓦台宣传首席秘书官李百万、青瓦台经济辅佐官丁文秀,为对日前发生的房地产政策问题负责,提出了辞呈。  相似文献   

14.
1月23日,中国龙年大年初一,瑞士苏黎世。全球第三大叉车企业——德国永恒力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来自全球的近百位媒体记者揭开了公司2012年全新开始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国企与民企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Organ及其同事首次明确提出了“组织公民行为(OCB)”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有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和姿态,既非正式角色所强调的,也不是劳动报酬合同所引起的,而是由一系列非正式合作行为所构成,它能从整体上有效地提高组织效能。由于组织公民行为超越了正式角色的要求,管理者一般不易察觉员工是否实施了这类行为,也不易凭奖惩制度使员工实施这类行为。”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自编的企业群体公民行为问卷,以工作小组(或团队)为单位选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对来自69个有效小组75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群体公民行为是一个四维度结构;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感是群体公民行为与个体组织公民行为及个体任务绩效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7.
喻中山 《活力》2011,(18):110-110
广播电视记者编辑(导)首先需要具备新闻工作者基本的专业素质,既具备新闻敏感和社会能力,掌握采访、写作新闻报道的技巧,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等。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广电媒体的传播规律和节目技巧。作为一名合格的广电记者、编辑(导)还应该具备以下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8.
IBM冲锋在前,我们伺机在后 2005年春,本刊记者有幸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一家期刊媒体记者,应邀参加了“IBM亚太区媒体创新之旅”,与来自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的记者一道前往美国纽约IBM公司总部,亲身了解和体验IBM的最新创新成果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第一天,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信息高速公路。很多年之后,当我在亚信开始互联网的时候,准会想起1991年听阿尔·戈尔演讲“信息高速公路”的那个遥远的上午。  相似文献   

20.
张小枚 《活力》2011,(18):101-101
每年的记者节,对记者和新闻媒体来说,都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平日里,人们关注新闻,这一天新闻关注记者。除了鲜花和掌声,最值得关注的当是:这一年新闻如何推动进步——这是全社会对新闻事业的期待.也是记者良知和媒体责任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