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颖江  杨军 《活力》2011,(2):115-115
众所周知,经济报道,特别是重大主题的经济报道,一直是各级地方党报的重要报道内容。一方面我们要写出生动鲜活、富有说服力、影响力的作品,使经济报道变得厚重起来,成为有权威性、指导性、可读性、接近性的新闻作品.另一方面我们要摆脱沿袭已久的呆板模式和堆干巴的数字和概念。让经济新闻活起来,使读者对经济新闻产生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
敖艳华  王爱军 《活力》2005,(7):220-220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会议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的问题。会议报道“三脱离”的原因很多,众说不一,以笔者之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会议报道采写在某些方面背离了新闻规律。具体分析,起码背离了如下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3.
来玉良 《活力》2011,(11):201-201
经济新闻报道策划与组织的原则除了要遵循一般新闻策划与组织的原则外.还应该注意政策性原则、贴近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一、围绕一些重大经济政策策划报道 为了使经济能够实现持续、健康、平稳较快增长.国家或地方政府经常会出台一些调控政策。经济新闻报道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广大读者了解这些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本身的深层含义、政策出台后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对人们生活产生哪些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闻报道的多维视角在于从社会新闻角度入手来写活经济新闻,从民生角度来报道经济新闻,以及从市场角度、文化角度和哲学角度来报道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5.
孙秀霞  任丽凤 《活力》2005,(5):232-232
现在,一些做经济新闻的记者都感到,经济报道是越来越难写了,读者的目光很难在你的稿子上停留。群众反映,一些经济报道没有真正做到“三贴近”,甚至产生“外行看不懂,内行不要看”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状况呢?  相似文献   

6.
李宗英 《活力》2005,(8):72-72
经济,经济学上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趋于成熟,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商家、个人经济上都渴求从媒体上获得经济信息上的帮助,为国民经济、为企业再生产、为经营、为家庭理财做出长效有利无害的决策。经济新闻的社会作用越来越突出,经济新闻被人们越来越关注、重视。而经济新闻价值的体现,却在经济新闻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潘博 《活力》2011,(7):128-128
“你怎么全塞在袜子里边?”“哎呦,你别那么说!”“肯定是假的。”“你要不要吧?说那么多话!”“哎呀.你袖子里面、袜子里面全捅着呀?”“工商来了给我全没收了.我不就赔钱了吗?”“那就是因为你是假的嘛。真的人家没收你干吗?”“你拿回去填了不是国家的钱嘛。”……以上是录音新闻《挖墙脚的人》中暗访倒卖假发票的票贩子的一段实况录音。每当有人提起这篇获得1993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报道时,这段精彩的对话就如同活生生的画面一般清晰地浮现在笔者眼前。  相似文献   

8.
所谓“主题新闻”,是相对于动态新闻而言的。动态新闻是按既定事实或既成事实采访材料,就事实写事实发生的过程,是镜子式地“反映”事实,其主要功用是传递信息。而主题新闻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指导,运用传播学关于“主动设置议题”的理念,由新闻媒体主动地依据时代的主流、事实的本质和受众的根本需求,突出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某个方面或综合性的重大主题,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对事实作明显的思想过滤,提炼出明确的主题思想,精心策划和制作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王伟 《活力》2011,(8):246-246
随着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媒体的经济报道尤为重要。那么,始终处于经济报道劣势的生活服务类周报如何适应新时代的挑战至关重要。贴近读者、贴近群众。使得一个时期以来生活类报纸在与其他报纸的竞争中后来居上,独领风骚。短、新、快、活,成为生活类周报新闻的特点与优势。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成了生活类周报的劣势。对可读性、服务性的狭隘理解和追捧,使得这类报纸往往只关注于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和生活服务类新闻等。而对关注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并能及时反映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动向,满足滨者思想需求的报道往往不够。  相似文献   

10.
李颖江  杨军 《活力》2011,(5):187-187
作为是党和政府喉舌的媒体。经济新闻自然是报道的中心和重点。但是,从读者阅读心理上看。经济新闻,不如社会新闻好看。造成这种认知偏差,主要是经济新闻过硬、没看头,新闻性弱,政策、法规、制度.这些东西吸引不了读者的目光。固然,经济新闻有它的特殊性,报道本身专业性太强。可能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索如何让经济新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1.
魏红影 《活力》2014,(7):102-10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生活早已经不是政府经济部门的专利。上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下到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经济活动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经济报道不再只是很多人狭义理解的,仅仅是财经记者的专利,农业、工业等众多领域的记者,报道内容都与经济密不可分。过去谈到经济报道,往往让人想到的是一串串枯燥的数字和专业术语,“数字加成就”的报道范式,犹如食之无味的“鸡肋”,晦涩难懂,很难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那么记者如何才能做好经济报道呢?  相似文献   

12.
孔冠男  于海彦 《活力》2010,(4):203-203
一、较强的专业性经济新闻报道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报道。在对经济领域发生的情况进行报道时.往往要涉及一些业务性问题。而经济述评等深度报道.不仅要求介绍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须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因为在许多经济观察的背后,往往是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问题和经济理论问题。比如,经济评论《回答紧缩银根是否过度了》就涉及金融学、经济学以及国家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的知识.如果记者缺乏这些知识.就无法构筑这样一篇谈金融操作、市场状况及其发展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叶勇 《活力》2011,(7):168-168
在新闻界中.众所周知财经新闻的舆论监督与社会经济活动和受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引起市场的波动。影响受众消费心理.因此。舆论监督的报道在讲究真实性的同时。还要适时适度和掌握一定技巧。这样,既能保证监督的效果.又能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张敏 《活力》2013,(1):51-51
著名新闻人王小丫说过,“经济”它很通俗,也很感性,感性得和漂亮、舒服这样的词一样。的确,经济生活丰富多彩,经济不仅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经济报道也应该是丰富而灵动的。所以,我们在从事经济报道的过程中.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把经济新闻做“活”,更具贴近性和可读性,增加经济新闻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5.
单志远 《活力》2014,(7):116-116
区域经济报道起着播报区域化经济状况、宣传经济发展、分析预测经济形势、监督经济环境的重要作用。黑龙江是全国农业大省、资源大省、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我省电视新闻工作者该如何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做好龙江的经济报道呢?  相似文献   

16.
郭亚洲 《活力》2013,(9):39-39
新闻的鲜度和速度一直被认为是广播新闻的最大优势.而新闻连线报道更是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记者的口述把新闻信息通过电话直接传输到电台直播间播报出去,它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推向了极致。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广播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声音,同时,连线报道也比传统的录音报道灵活。在这里有一个经典案例要和大家分享,就是二战时伦敦受到轰炸,美国记者爱德华.默罗制作的现场连线报道《这里是伦敦》系列节目。  相似文献   

17.
陈子婴  许跃兵 《活力》2005,(4):199-199
作为农业企业的报纸——《农垦日报》,面对的是千千万万最基层的农民,他们整日忙碌,看报的时间最少,又最需信息技术指导,因此,在农业报道中必须抓住农户急需的新闻,以及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才能真正为农户服好务。  相似文献   

18.
4月1日,天津市《关于促进中心城区加快发展楼字经济的若干意见》(津政办发[2011]38号)下发。5月12日,天津市亿元楼字工作推动会推出了首批94个重点支持“亿元楼宇”项目。5月23日,天津举办大力发展楼字经济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前期工作,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宋南剑 《活力》2004,(4):122-122
顾名思议。经济新闻是关于经济政策,经济规律和经济生活的报道。经济新闻的写作,专业性很强,记者难写,读者又难以读懂。那么,如何能写出生动,变艰涩为通俗呢?  相似文献   

20.
李宁 《活力》2013,(10):86-86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NHK、中央电视台在重大灾难报道中取得的突破,总结三个方面解读其突破背后的背景以及实现手段,并且探讨这些突破在争取话语权、提升政府形象、扩大媒体公信力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效果,论述如何做好灾难性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