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美一路拼杀.一路洗牌。它建在哪里,哪里的电器市场平衡格局就被破坏,哪里的电器就会出现竞争性降价局面。2003年,国美进军广东深圳,一年下来,当地有300多家中小电器零售商由于抵挡不了国美持续降价的压力而关门歇业.电器的价格也比2002年低了10%~15%。目前国美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高峰时期.市场的开拓,品牌的运作,都需要国美从管理到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2.
《物流技术》2012,(4):56-58
一、项目背景国美电器于2005年开始的国美电器扩张并购战役,在成功收购哈尔滨黑天鹅电器、易好家、永乐与大中之后,以国美电器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内最大家电连锁企业而胜利收官。国美电器在不断做大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与效率,以实现国美电器雄霸家电连锁市场的战略目标。2007年,国美电器就开始启动信息化系统全面升级的选型工作,以求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度对接。2010年10月,唯智信息物流系统凭借广泛的应用案例,完善的智慧物流  相似文献   

3.
2010年国庆前夕暂时落幕的“黄、陈”国美控制权之争,可谓我国资本市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丛林争霸”。曾被国美电器收购的原永乐家电负责人陈晓,作为国美电器的负责人,对国美前任董事局主席黄光裕提起法律诉讼;而此前一天,国美电器刚刚收到黄光裕代表公司要求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的函。  相似文献   

4.
《企业管理(北京)》2004,(4):107-107
《经济参考报》报道,3月9日,国美电器向全国分公司发了一份“关于清理格力空调库存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分公司将格力空调的库存及业务清理完毕。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这种争执迅速蔓延。格力、国美的“积怨”由来已久。早在去年,格力就曾对深圳国美策划的“买威力,送格力”的促销活动表示过不满,而今年春节后由于成都国美售卖的空调降价,双方冲突开始升级,使得格力与国美的关系再度交恶。  相似文献   

5.
危险性:股民为其埋单。进攻手法:“左右手互搏”。自身风险:如何把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钱。 2004年6月,黄光裕终于修成神功: “左右手互搏”,价值仅2亿元的国美电器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变幻,一夜暴涨40 多倍,上百亿的财富汇集黄光裕名下。并购手法之精妙,让诸多资本市场的资深玩家瞠目结舌、惊叹不已。黄光裕的“命门”在哪里? 业内专家详细剖解了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三步曲”: 第一,新瓶装旧酒,重组国美电器。黄光裕先成立了一家“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自己拥有100%的股权。然后,把北京、天津,济南、广州、重庆等地共18家公司的全部股权装入“国美电器”中,由鹏润亿福持有65%股份,黄光裕直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2008,(1):34-34
2007年12月14日,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国美电器通过其附属公司出资36.5亿元以委托贷款的形式给独立第三方完成了对大中电器的全部股权收购,从而国美电器得到了大中电器的管理与经营权。此举更加确立国美在京沪的霸主地位。显然,在这场电子产品零售市场的悄然革命之中,国美已经把对手抛在了后面。  相似文献   

7.
国美电器是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被誉为中国家电零售连锁第一品牌.2010年8月,国美公司正式对公司间接持股股东及前执行董事黄光裕进行起诉,国美之争正式拉开序幕.再此期间,苏宁电器把握住了国美内部争斗这一机遇,后来居上,给国美电器在中国的市场地位造成极大损害.因此,本篇文章主要从公司内部管理层面对国美内部争夺战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其它企业的公司内部管理树立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就日前的涉嫌隐藏销售收入说,国美电器6月12日发出一份声明称,对于有些媒体报道中关于所谓大型家电零售企业可能涉嫌‘隐瞒销售收入’的猜测,国美电器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国美电器没有任何隐瞒销售收入的行为。6月11日有媒体报道,国家税务总  相似文献   

9.
国美网事     
李聪 《中国企业家》2011,(11):30-30
黑暗的屋中只有大屏幕闪亮:未来两到三年,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占国美电器集团销售额10%以上,占中国家电网购市场容量15%以上。  相似文献   

10.
《企业标准化》2010,(9):41-44
国美电器、永乐电器、大中电器、中国电子商会、中国家电市场联合调研课题组,通过对国内空调消费发展形态调查研究,现联合发布《2010年空调市场消费趋势报告》,通过对空调消费市场发  相似文献   

11.
资讯     
企业聚焦国美首次对高管股权激励总裁陈晓获2200万股7月7日,国美电器公布了员工股权激励计划,11位国美电器高管及其他近百位员工共获得了3.83亿股国美股权,约占目前国美电器总股本的3%。其中这11位高管共获得1.255亿股,而总裁  相似文献   

12.
国美电器大股东与公司总裁之争,是2010年的财经热门话题之一。自2010年8月初,国美电器以黄光裕为首的大股东与陈晓为首的管理层的矛盾彻底公开以来,围绕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就非常激烈。国美之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国美之争企业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本文试图从知识资本的角度来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因国税总局调查国美苏宁大中所属461家电器零售企业增值税存根联滞留一事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监管部近日已就此事向苏宁电器询问。国美电器在网上发布了官方声明,董秘办有关人士称将尽快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向投资者说明此事;苏宁电器昨晚也出台声  相似文献   

14.
北京国美电器是一家民营的新兴企业,没有上市融资,也没有实行郑州百文高度负债经营.对民营企业来说,获得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贷款也是不现实的.国美成功靠的就是自身连锁经营所积聚起来的巨大销售实力和资金周转速度.目前,国美电器在京、津、沪、冀等地拥有24家连锁商城,几千名员工,全面经销国内外知名家电企业的产品,年销售额近30亿元.自1998年加入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单位的信息网络以来,国美电器的产品销售每月均居全国同行业榜首.2000年5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北京市亿元及营商场销售情况统计排名中,国美电器经销的空调、彩电、影碟机、摄像机中有71个品项零售量、销售额、销售量的占有率按商场排名均居第一.国美的流水一天可以达到1000多万元,一年要销售6万台彩电,今年仅在北京市场上就销售了12万套空调.  相似文献   

15.
国美破局     
6月22日,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陈晓携手贝恩资本(Bain Capilal)董事总经理竺稼亮相,宣布引入战略投资者贝恩资本。 6月23日国美电器复牌当天。融资方案尘埃落定的刺激下,股价一路狂飙,全天大涨68.75%。 6月25日陈晓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国美复牌大涨,证明融资成功。从2008年11月24日,坊间率先传闻国美集团主席黄光裕被查,国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人民欢度春节的时候,作为中国首富的黄光裕却是马不停蹄地跑到了香港,与美国最大的民间基金——华平基金联合宣布了一个震惊中国家电连锁业的决定:华平将认购国美电器发行的1.25亿美元、2011年到期的5年期可转换债券,债券年利率为1.5%,按半年期支付,到期收益率为3.26%。华平可以有条件把债券转换为国美电器新普通股,每股初始转换价格为6.4港元。此外,华平还将支付300万美元,认购总值2500万美元、为期5年的国美新普通股认股权证。整个认购完成后,华平基金将1.25亿美元资金的代价拥有国美电器9.17%的股权。除了1.25亿美元外,记者以为,以…  相似文献   

17.
人物     
黄光裕——套现连环腿继3月30日,国美电器向黄光裕收购内地国美电器连锁店网络35%权益,黄光裕直接套现17亿元人民币之后,近日黄光裕在资本市场再次大施拳脚。有媒体透露,黄光裕已与美国花旗银行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出售国美电器股份1.3余亿股股票,再次套现1.5亿美金,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据悉,这是2004年9月底黄光裕首次套现以来,第五次出招。至此,黄前后共套现70亿。  相似文献   

18.
国美的战略盲动 近日,国美电器总裁陈晓表示:中国家电连锁业行业整合告一段落,下一步重点开拓通讯连锁领域。近来坊问又传出国美电器继成立国美通讯之后,再祭资本屠刀,收购中复通讯的消息。可见国美电器、通讯两条腿走路的战略发展雏形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9.
所向披靡的国美电器在山东遇 到了强劲的竞争对手--山东三联 商社。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 国美电器旌旗猎猎在济南安营扎 寨,大张旗鼓地进军山东市场的时 侯,三联不慌不忙,仍旧自信地高 举着"买家电,到三联"的旗帜。令 人奇怪的是,新开张的国美电器获 得了理想的销售业绩,而在它对面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上市公司国美电器(0493.HK)销售收入为427亿,降幅约7%,净利润却增长34.5%。在金融危机、创始人失去自由、不计非上市部分415间店收入及关闭189家店等一系列背景下,国美新团队的成绩可以说是不错的。国美427亿的销售额落后于苏宁的583亿元,如果将非上市部分计入的话,"国美系"的规模可能仍然占先。当然,仅此还不足以说明国美就拥有了绝对的领先优势,苏宁对其的"抢逼围"一刻也没有停止,双方的差距也并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