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大众对于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多元,与此同时,对声乐表演艺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表演者在声乐表演中主要是通过声音将角色情感表达给观众,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声乐表演艺术的特性及情感表现方式.本文通过对声乐表演艺术的特性及情感表现方式的分析研究,希望能为声乐表演的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9)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服饰是主持人传播节目理念,同时和观众互动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对节目的传播效果以及主持人的形象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美学原理,对主持人的舞台服饰美学从形式美学、社会属性、心理属性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为服饰美学信息传播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倩芸 《经济师》2012,(5):125-126
舞蹈表演艺术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它借助舞蹈者的动作把生活之美艺术地再现于舞台中。舞蹈表演艺术具有两个特征,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和形神兼备。我国高职院校舞蹈专业学生表演艺术的培养存在着如下问题:精英教育模式与大众化人才培养的冲突;课堂学习与舞台锻炼的分离。为此,高职院校要做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同时,精英教育模式与大众化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舞蹈表演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发展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一名民族师范师范学院艺术工作者,就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拙见,希望能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进一丝微薄之力,也希望中国民族声乐能朝着着更宽广阔的道路发展.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它是特定国家、民族社会集团总的精神,是一种社会精神气质。它具有广泛的影响,成为人们接受的基本人生信念或自觉的价值追求,并维系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通过分析中国以及欧洲(或欧盟)的文化传统,可以从中得出影响双方外交关系的特征与因素。  相似文献   

6.
冰上舞台表演是北方冰雪节上的主要活动之一,具有显著的北方民族特色。它将冰上竞技通过舞台的形式,经过艺术加工,呈献给观众,带给人美的享受。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冰雪节上的几次冰上舞台表演的研究,探究黑龙江冰上舞台表演的发展情况和现状,及管理体系、表演体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嘉璐 《经济研究导刊》2012,(22):304-305,313
在声乐表演当中,给观众呈现的不光是一种听觉的艺术,也是视觉的艺术。因此,要求歌唱者不仅有动人的嗓音并掌握好歌唱技巧,还要有优雅大方的舞台表演风格,要把这两者完美的统一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是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与敬仰。为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热爱,有计划性的实行的一种多元文化共同教育的途径。在我们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应该成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重要的内容。多元整合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传承、弘扬发展民族文化,它的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当代美学与西方美学的日益融合,受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影响,中国当代美学出现了多维取向、多元建构、多面融合的局面。鉴于在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过程中经验主义美学的地位与作用不容低估,从而提出重视研究经验美学的基本精神及其对我国美学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阐述分析当代俄罗斯民族崇尚阅读的心理,比较分析中国俄罗斯的阅读状况,目的在于了解俄罗斯民族文化特征,阐述俄罗斯民族崇尚阅读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以此促进中华民族的阅读文化向深层次发展;为中国社会的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艺术个性创造是二胡表演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衡量二度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二胡演奏个性的创造要以尊重原作为前提,加强共性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演奏者的个体优势,体现地域及时代特点。二胡演奏个性的培养需要加强音乐美学修养以及持续的学习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社会中,服装样式如此之多,时尚变化如此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人们被众多的时装发布会、媒体报道所包围,令人眼花缭乱是人们对服装的评价,似乎美学规则一夜之间被打破,设计师可以将看起来是垃圾的东西挂在模特身上走上T形台,消费者可以去二手市场淘出半世纪以前的服装穿在身上,招摇过市.时装对于人们来说似乎越来越难懂了,主要原因在于新艺术在对传统颠覆的同时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审美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自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新课标”)以来,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掀起了一股热潮。研究者围绕高师声乐教学的教育观念、授课方式、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这些研究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有效地推动了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开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研究也表现出一些局限或不足。为此,高师声乐教学改革需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紧密联系实际,结合教学实践需求,进行多视角、多层次、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以此推动高师声乐教育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技术美产生于机械生产中科技与美的规律相结合的条件下,随着现代工业批量化生产,它在设计艺术审美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设计产品的审美标准之一。文章阐述设计艺术中技术美的内容,探讨了设计艺术对技术美在功能、形式和材料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to what extent art education, prices and standar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attendance at professional performing arts events (theatre, classical music, opera, ballet and dance). It distinguishes the influence such variables have on whether a person participates or not, from the effect that they have on the number of times a person decides to attend. The introduction of art education and price variables is likely to reduce the omitted variable bias present in previous empirical studies and improve estimations. Art education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participation, while it is not equally associated with frequency of attendance. Prices and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are generally not correlated with participation, however there are large differences among art forms and economic resources appear to be relevant in the case of classical music. Policy makers can use information on what results can be expected from policies aimed at reducing prices or increase art education in the population in their attempt to improve attendance and increase access to the performing arts.  相似文献   

16.
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是现阶段普通高校的迫切任务,艺术教育的开展情况将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产生直接影响。音乐教育被公认为高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选取新疆普通高校集中的鸟鲁木齐地区,对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音乐素质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音乐知识贫乏、音乐素质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普通高校中推广和普及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声乐与其它的艺术形式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由于难以形象地对声乐的乐理、思想等进行表达,因此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乐知识,更好地掌握发声技巧等一直是广大声乐教师关注的重点。鉴于此,文章主要就声乐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进行研究,通过努力在声乐教学中推动因材施教,学生才能对此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更好地用声乐来表达内心的思想与情感。  相似文献   

18.
赵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1,(26):254-255
音乐艺术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要把加强音乐艺术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学校音乐艺术教育法规以及相配套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提高音乐教师素质,稳定教师队伍。教育科研部门要加强对音乐教材、教法的研究,加大教学实验的力度,推广应用科研新成果,使音乐教育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汪晖 《开放时代》2008,(2):73-87
本文是对作者的四卷本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的总结。文章对书中涉及的帝国-国家、封建-郡县、礼乐-制度等二元对立范畴、历史中的“连续性与断裂”及“时势”概念、科学世界观和民族主义知识等问题进行了细致阐释和反思。作者强调:在思想史研究中,需要将过去的思想世界从观察对象的位置上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思想的视野,用以观察和反思我们置身其间的现代世界和知识状况。  相似文献   

20.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它改变了以往纯粹书斋式研究的不足,开创了从“书斋”到“田野”的研究范式转向。以此视角来审视当前的民族器乐教育,书斋式的民族器乐教育呈现的是科学理性的僭越、音乐教学的封闭性、民族器乐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分离。而走向“田野工作”的民族器乐教育则表现为人文精神的建构、音乐教学的开放性和民族器乐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统一,这无疑是对“书斋式”民族器乐教育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