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银行重组:银行救助与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立足我国加入WTO的国际背景,就银行重组的起源及其银行购并重组在现代银行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了深刻阐述,在此基础上,就我国银行重组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会救助制度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在疫情防控中采取了具有制度建设意义的临时性措施,为人民生命安全与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同时,社会救助制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面临着救助对象增多、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服务机制不到位、救助资金可持续性低等挑战,需要填补社会救助制度短板,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社会救助制度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急机制,更好发挥兜底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与网络科技编织的现代社会图景为现代人的自我实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外在善"[1],然而置身于其中的自我能否有可能因此自然而然地获得自足呢?这是一个关涉到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何以可能的重大理论问题。在对生活于这一图景中的自我生存状态考察基础上,探究了现代人自我伦理的理论实践路径,希望对当下的公民道德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银行危机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金融安全问题更加突出,而作为金融体系主体的银行安全问题更受到各国的关注。国内外关于银行危机的研究大量涌现,包括对银行危机的概念界定,银行危机的成因、预测以及银行危机的传染性等几个方面都取得了进展,这为银行危机的研究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早期银行危机预警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破产及银行系统危机可以产生危害性很强的后果。所以,加强对银行危机的早期预警,是提高国家经济部门职能水平及经济管理水平的关键步骤。──BrendaGonzalezhermosillo在过去的20多年中,许多国家经历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并由此最严重的金融问题在新兴市场经济中引发了。始于90年代中期的一些亚洲国家银行系统(包括印尼、朝鲜、泰国)的金融问题也形成明显的地区蔓延趋势。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如墨西哥、委内瑞拉、智利和哥伦比亚80—gO年代也发生过严重的金融危机。银行危机不仅仅发生在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也发生在80年代…  相似文献   

6.
银行危机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及其对银行危机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处于危机状态的银行,为什么会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道德风险是如何影响危机处理成本的,并提出我国中小金融体系重建必须重视先从根本上克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宪法要求国家在公民因突发事件的打击而陷入困顿时承担主要救助义务,以维持其相当水准的生活。我国目前以自然灾害赈济为中心的公共危机救助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多元化危机的发生和灾民的多元化需求,我国公共危机下的社会救助制度亟待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现代金融市场中的预期的含义、性质和特征进行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了预期在金融危机形成、爆发以及扩散和蔓延过程中的作用,进而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过程中预期管理的必要性、预期管理的主体和相应的政策工具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从预期管理的角度,对美国在此次金融危机救助中采取各项政策措施的得失和启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行公共财政应急机制存在问题和原因的研究,探索以制度和体制为载体而设计的公共财政应急机制的构架。具体说,经济体制的缺位是导致公共财政应急机制不完善的最主要原因;在构建措施方面,制度层面的完善是使得公共财政应急机制从根本上趋于完备的全局性步骤,而体制建设则要遵循危机事件的分类探讨具体构建方案,作为制度建设的补充和辅助,从而形成标本兼治的公共财政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0.
货币错配与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错配是新兴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问题,它具有净外币负债和净外币资产两种表现形式.在新兴市场中,只要其银行体系存在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不管表现为哪一种形式,都会增加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而且在宏观或微观经济基本面恶化的情况下,可能引发银行危机甚至是货币危机.此外,当出现不利冲击时,银行体系中存在货币错配将会导致其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1.
叶莉  陈立文 《现代财经》2007,27(10):3-6
随着2007年WTO过渡期的结束,外资银行将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我国。外资银行的进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安全问题。为此,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宏微观效应进行评估,并运用理论模型,分析外资进入的替代效应与进入后的监管信息约束效应。面对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在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现实情况下,为避免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造成过度损害,有必要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2.
葛群 《经济研究导刊》2008,(17):195-196
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实业家郑观应(1842-1922)在其名著《盛世危言》中通过介绍西方慈善事业的发展情况,就赈贫济难社会福利提出中国应该学习移植西方慈善事业的诸多方面,并使之与中国实际社会生活情况相融合。并从对待赈贫济难的态度、“弱势群体”形成的社会原因及赈贫济难的必要性、赈贫济难的主客体、赈贫济难的管理方法和具体措施等诸多方面展开全面、具体的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金融体系视角的银行危机的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清  韩颖慧 《经济问题》2008,(10):98-101
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可简单的分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银行在金融体系中为全社会提供流动性、管理支付清算,银行的稳定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至关重要。传统的银行危机传导理论并不能有效解释近期银行危机传染事件。运用三期模型比较了不同金融体系下银行挤兑在区域间的传导条件,对发展中国家、转轨国家频繁爆发的银行危机的原因给出体系层面解释。  相似文献   

14.
"国家信誉"应从国有银行淡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银行经营是否良好、运行是否稳健主要取决于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即银行的信誉.提高和保持银行信誉的手段包括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保持银行稳定的收入流,政府对银行的支持和担保程度等.我国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未达到国际标准,信贷资产质量低,盈利逐年减少,国家的信誉担保成了国有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性要素.在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业的开放将使国家信誉担保的作用不断减弱,国家信誉担保的退出面临着系列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操作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风险调整的业绩考核的基础,操作风险内生于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之中。操作风险产生于作业环节,要准确地度量操作风险必须从作业环节入手。经济资本占用实质上是一种成本,可以借鉴作业成本法的思路来构建基于作业的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度量模型。该模型具有风险敏感性强,便于应用等优点,同时,也存在风险评估客观性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credit market imperfections, measured by the relative bargaining power of banks, on the agency costs of debt finance. The threshold of obtaining loan finance is shown to be independent of the relative bargaining power of the financier. However, lower relative bargaining power of banks leads to lower lending rates and investment return distributions with lower, but less risky returns. Thus, our analysis does not support the view, presented in a large existing literature, that there would be a trade‐off between reduced credit market imperfections and higher agency costs of debt finance.  相似文献   

17.
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业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晓燕 《经济与管理》2004,18(12):76-78
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风险的监管更加全面 ,对资本套利、资本适足率与银行的偿债能力标准等问题提出新的指标和规定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银行业产生强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银行跨国并购是世纪之交国际银行业的重要现象。本文在银行跨国并购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银行跨国并购各个阶段的风险, 分析了银行跨国并购的合理性的一面。同时指出: 只有成功地规避银行跨国并购各个阶段的风险, 银行跨国并购才能够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小银行优势":基于成本节省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加倾向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由此产生了所谓的“小银行优势”。撇开大小银行竞争优势的争论,从两者互补的市场定位角度来界定“小银行优势”存在的范围,可揭示出“小银行优势”的内涵:信息成本优势和代理成本优势;由此明确了中小金融机构发挥比较优势的市场定位选择。  相似文献   

20.
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核心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互动沟通。通过南开大学投资者关系管理评价体系对中国14家上市银行数据的研究发现,目前中国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组织设计、互动沟通及投资者关系创新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种现状,上市银行应该在不断提高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利用投资者关系这一沟通手段开展资本市场公司营销,积极推销自己的投资主题,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资本市场上赢得竞争,达到吸引投资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